周令钊
周家几代人中从艺者诸多,19岁的我从平江曾带出十余位周家兄弟姊妹离乡参加抗战,从事文艺创作与宣传工作。那个时代日寇在中国横行,我跟随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国钊、孙伟、大哥周令林等加入湖南省抗敌画会,每个星期赶出一个宣传抗日的画展去乡镇街头巡回展出。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成立了政治部,周恩来同志任副部长,并成立了政治部第三廳,主持抗日宣传工作,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第三厅组建了数十个抗敌演剧队,期间我随演剧队进行宣传与艺术创作工作。那时很艰苦,既要抗争侵略者又要与国民党周旋,纸张和颜料更是珍贵之物……
玲子是我的侄孙女,她的祖父是我兄长,他是一个很有艺术天赋的人,写得一手好字,二胡拉得棒。在我们几兄弟中他也是长得最标致的,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上海体专上学时很是时髦,每次放假回来,他的行李箱是我最稀罕看的,里面西装一件件笔挺笔挺挂着。那时侯青年们休假时常结伴到岳麓山游玩,从长沙城到岳麓山要乘船过湘江,船上女孩唱歌、男孩吹口琴,常有美女向他丢手绢。
到了玲子这一代正值国泰民安,社会发展、民族兴旺。她年纪轻轻就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她也许是受家族遗传吧,自小就爱画,我的侄子也就是她的父亲,他是同辈中最大的,大家叫他“火车头”。他是雕塑家,自然就很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的熏陶和培养,玲子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艺术教育,因而她的艺术天赋与才华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挥。
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时,周末常到我家来,有时带一些作品请我看,我觉得她的画自然、朴实、舒展。还记得2006年春,她在琉璃厂的经典艺苑画廊办画展时,我欣然前去,那天玲子陪着我一张张看她的作品,我满心的欢喜和欣慰。欢喜的是,玲子的作品有她独自的艺术特质和艺术面貌;欣慰的是,我们家族里又多了一位年轻的画家。特别是在这之后的第三年,她在公开招考中脱颖而出考入湖南省画院,从此成为了一名专职画家,这让她在以后的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上有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
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通过绘画来思考人生,用画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她的作品从传统出发,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理解与领悟,而且又很有时代气息。她的画面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来关注社会、表现生活,同时善于吸收西方现代各种流派的艺术精华。如她借鉴印象派对光影的表现、抽象派的画面构成、野兽派绚丽的色彩。画面中温暖多变的阳光、流动的空气、清新的风、浪漫的色彩、飞扬的思絮打动了我。
我很欢喜家族里有这样一位安静、勤奋又执着的艺术新秀。玲子的艺术之路还很艰辛与漫长,我期待她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希望她能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