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埃博拉

2014-04-29 00:44:03陈荣
财经国家周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试验性博拉试剂

陈荣

尽管埃博拉病毒仍在西非地区肆虐,但全球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好消息正不断传来。

2014年8月21日,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宣布,两名美国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该院接受治疗约两周后,已康复出院。

此前1天,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宣布,与华大基因等研究机构共同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通过国家卫生部门专家评审,获得正式生产批文,并已于获批后正式投产。

伴随检测、药物、疫苗领域的突破,人类在埃博拉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的局面已逐渐改观。

试验性药物可能有效

埃博拉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袭击这里,疯狂地屠杀了河流沿岸55个村庄的数百名村民,埃博拉病毒的名称由此而来。

埃博拉几乎就是死神的代名词,这一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的感染致死率最高可达90%,远高于非典病毒10%的致死率,直到目前,全球市场上仍没有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2014年3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席卷而来,从西非的几内亚等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蔓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截至8月22日,埃博拉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427人。

不过,8月21日美国两名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康复,似乎让人们对治疗埃博拉患者和控制埃博拉疫情看到了曙光。

两名患者分别是33岁的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和59岁的传教士南希·赖特博尔,今年埃博拉病毒蔓延后,两人前往利比里亚救治患者,不幸感染病毒。8月初,美国政府决定将他们接回美国治疗,并给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ZMapp的新药物。

救治两名患者的埃默里大学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布鲁斯·里布纳说,这种药物含有抵抗埃博拉病毒的人工合成抗体,但在这两名患者之前,仅在小动物身上做过试验,从未用于人体。

不过里布纳也不清楚,这种试验性药物是否真的帮助了布兰特利和赖特博尔。因为,这种新药没能挽救另一位患者,75岁的西班牙天主教神父米格尔·帕哈雷斯。

事实上,在没有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新药物的情况下,此次疫情中仍有将近40%的患者幸存下来。里布纳认为,也可能是更好的医院护理水平帮助了两名美国患者康复。

“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关键是有力的支持性治疗,比如给病人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和抗凝血治疗。”他指出,西非某些地区缺乏相关基础设施和检查设备,因此当初把两位美国患者接回治疗是“正确决定”。

里布纳说,虽然还未最终确定ZMapp的疗效,但在治疗护理患者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埃博拉患者应需要何种护理的经验,这或许对世界其他地区治疗埃博拉患者有帮助。

加速药物研发和共同应对

鉴于埃博拉疫情依旧严峻的形势,世界卫生组织在8月上旬对使用试验性药物治疗埃博拉给予认可。生产ZMapp的美国马普生物公司方面说,两名美国患者的康复,更是刺激了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神经,推动各国的医学和科研工作者加紧研发对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共同应对疫情。

但目前,这类试验性药物和疫苗的供应量依然十分有限。马普生物公司反馈的信息表明,ZMapp的库存已经使用殆尽,增加产量还需要数月时间,他们正在与美国政府以及位于肯塔基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加快批量生产这种药物。

英国政府则在8月21日启动了一笔650万英镑(约合6600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有关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均可提出申请。这一项目重点鼓励的研究领域包括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临床管理、诊断、疫情防控、卫生体系和社会动员等多个方面。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定于9月4日至5日在日内瓦总部召开专家会议,来自制药、临床护理、伦理、法律等领域以及西非防疫前线的共计100多位专家将参与这次会议,重点讨论对付埃博拉的潜在疗法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加快临床试验的创新措施与增加供应试验性药物等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人士说,迅速控制这场疫情的希望渺茫,没人认为它会很快结束,国际社会还是需要做好准备,与埃博拉病毒做长期战斗。

中国:4小时内检测出病毒

虽然中国境内还未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但疫情防控工作却没有丝毫放松。

与治疗相比,面对可以迅速传染的烈性致死疾病,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于疫情控制显得异常重要。

8月20日,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获批投产,被国内医学界认为是疫情防控的一项里程碑,为中国埃博拉病毒的早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重要而关键的技术储备。

事实上,在2014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对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烈性罕见病原体研究项目早已启动。

这个项目由国家传染病专项资助,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教授杨银辉负责,联合华大基因等研究机构,为检测试剂的研制完成了前期的技术储备。

在西非地区的疫情呈现出蔓延扩大趋势后,项目组成员联合着手检测试剂盒的小试,经过20天的努力,检测试剂正式研制完成。

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检测试剂采用“复合探针”技术,类似技术曾成功用于当年非典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的研制。

经过对模拟样本的检测,以及与其他出血热症状病原体进行交叉检测,该试剂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目前能够提供类似检测的国家还很少。美国药监部门也刚在8月初特殊审批程序批准了埃博拉检测试剂。

研究人员说,使用这种试剂时,病人样本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提取核酸,或60度灭活1小时后提取核酸用于检测,通过荧光PCR技术,整个检测时间大约需要3-4个小时。

而按照专项任务要求,现在中国国内已储备了1万人份的检测试剂,一旦有需要,获批后,项目组将可以大批量生产,并全部无偿提供给疫区相关职能部门使用。

猜你喜欢
试验性博拉试剂
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48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堇青石-莫来石质陶瓷板的试验性研究
山东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28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埃博拉病毒的生态学
实验室可“降伏”埃博拉
发明与创新(2015年9期)2015-02-27 10:38:44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6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12
二次再生混合料在S102省道杭昱线的试验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