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生
最近去拜访几位师长,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过了50岁的作家、学者,都喜欢住在郊区。要么住在一套有大书房、有阁楼的房子里,要么有一个小院莳花弄草,基本与外界往来减少,与书为伴、与内心相处成为晚年生活的主流。
有一类老人,到了晚年更加努力地活出存在感,旅行、社交、跳广场舞……无时不在与时间赛跑。还有一类老人近晚则向隅而居,越来越减少外出露面的机会,同时他们开始回顾前半生,进入一种独处、内省的生活。人过三十,对老年生活都会开始有一种想象,然后在这种基础上安排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生活的进度,这和高中生想象大学生活、大学生想象白领生活、白领想象时尚杂志上的生活同理。
既然是养老,住在哪里自然是个大问题。舞蹈家林怀民就在台湾岛的淡水河边自建了一栋大房子,每天清晨睁开眼即看到淡水河,惬意无比。理所当然地,在你工作了半辈子的城市郊区买栋大房子,这是最直接也最偷懒的想法。但在房价高企的今天,也许还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空间。
自从雾霾肆虐,听说北京的诗人们走掉了一半,都去大理和丽江古城定居了。每年只春秋季在北京,享受京城最好的时节,其他时间就像候鸟一样择地而居。这种养老方式听起来不错。诗人对变老这件事有特别美好的想象: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简直像又要重新活一辈子的坦然与期待。每次见面,先过去的一拨人都会劝大家去看一看,买在那里定居。我向来把这种邀约看成一种,诗人们看得起你,请你去一起变老。
这样的生活也有担心:在当地有没有足够的朋友,做些什么俗事来消磨打发时间?后者还好说,文人都不是闲不住的,就算移居他处,各种诗会、文学节、签售朗诵也是不暇身顾。曾经向移居大理的诗人宋琳约稿,本以为青山绿水地闲居着,三天两日就可兑现交稿,结果诗人把他的时间安排一讲,得排到半年后了。
但朋友则难聚。各人的财务状况不一样,安排生活的能力也不一样,财务自由的可以择天下风光秀丽之地而居,家境困窘的可能三餐和医保都难以为继,文人身上则更加放大了这种对比。人到中年,家累所在,动辄就各奔东西了。这个时候,嵇阮之古风就愈见可贵。野夫在他的《乡关何处》中讲自己当年被迫流亡后的不尽恩遇,让人觉得那个传说中的江湖义气在文人圈中也是存在的。自古“文人相轻”,但那些结下生死交的知交情谊,却足实让人动容。对野夫而言,所谓“乡关”,是随那些挚友散居在四处的。
现代社会,攒钱不难,攒朋友却着实不易,找到可以一起同老的朋友更难。八十年代知名的批评家李陀也有过这样的感慨,他们那一代,插队下乡,参加各种运动以及被运动,虽然历时世之艰难挫折,却有幸结下了一些终生不绝的知交、一帮心性相通的老友。后来他编辑成书为《七十年代》,末页上记着:八十年代开花,九十年代结果,什么都酝酿于七十年代。那个代际,以及那个代际形成的友情,他们在内心里是引以为傲的。一直到现在,他们还互通书信,时不时飞越整个太平洋来高谈阔论,急得脸红脖子粗而不恼不愠,实在难得。养老不能够靠儿女,这种超越了家庭的小幸福趣味,实在是老来生活的一大精神依靠。
所以,从物质上来说,养老最重要的,一是有个带小院的房子,加一条大狗;二是一架大浪淘沙的藏书和一个可容半身的书桌。年轻时可以像古人一样,雪夜思友,及至而返。待到年老,能从容回顾心里那些丰富的记忆,是一种更难得的幸福。
有两句话可为佐证。一次是见作家白先勇,一生的伴侣中年即逝,问他在加州那个非中文语境中,独自怎么度过?他沉吟了一会儿说:如果你曾体验过美好,那么靠那份记忆就可以活得很好。还有一句是写出《十支水莲》的诗人王小妮说的,她和评论家徐敬亚定居深圳,在那个故交零落没有冬天的城市,会不会寂寞?王小妮说:如果你的内心够强大,那朋友的远近并没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