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发
[摘要]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新挑战。应判断当前的粮食安全现状和理解供需现状背后的趋势和内涵,进而确定粮食安全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梳理粮食供需现状、预测粮食缺口,建议在提高国内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关键词]粮食安全;供给能力;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93-03
1文献回顾
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宏观层面的粮食供给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粮食获取能力(钟甫宁,2004)。宏观方面田建民(2010)认为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微观方面Barrett(2002)、李瑞峰(2007)认为粮食安全是个人或家庭的粮食安全。
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方面,宏观层面学者一般构建单个指标、数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标体系来测度,典型的如龙方(2007)将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缺粮人口比、粮食价格变动率七个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算出综合系数进而测算出2000—2006年间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微观层面学者一般选用营养不良人口比重、贫困人口收入、应付不安全采取的措施及其频率等指标来表征个人或家庭获取粮食的能力,如Maxwell(1992)、Meade(2002)、Doocy(2005)。
关于粮食安全的预测方面,供需双方的平衡能够判断粮食安全。粮食需求的研究主要有总需求的构成、特点及预测方法,朱希刚等(2004)、丁声俊(2005)研究表明影響粮食需求的因素有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和结果的变化、粮食价格变动、居民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粮食供给取决于宏观政策(钟甫宁,1995)、耕地的数量和质量(Verburg,2000)、农业技术(邓大才,2010)。
2粮食供给与需求现状
2.1粮食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粮食生产总体特征就是各粮食品种总量、人均占有量、单产和播种面积呈增长态势。195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32亿吨,1978年达到3.05亿吨,2004—2012年实现粮食“九连增”,2012年总产量达到5.9亿吨,比1950年增加了近5倍。虽然人口一直在增加,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是从1949年的209千克/人提高到2011年的425千克/人,超过国际安全线。图1历年全国粮食产量(1949—2012)
2.2粮食贸易现状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大米、玉米和大豆进口国,2011年粮食总进口量达到5809万吨、金额为318.78亿美元;2011年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分别为59.8、125.8、175.4和5264万吨,而2012年猛增至231.6、368.9、520.74、5838万吨,同比增长305%、193.2%、197.08%、11.2%,中国粮食进口屡创新高。
四种粮食进口总体呈增长趋势,除了稻米微幅增长外,小麦、玉米和大豆近年来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尤其要关注的是大豆,自1996年以来18年间大豆进口增长了318倍,80%的大豆依赖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玉米的进口越来越多,以满足国内庞大的饲料需求。此外,稻米和小麦的进口量虽然占总产量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依然很大,并且进口的部分都是高质量产品。图2历年粮食进口量(1962—2012)
2.3粮食需求现状
与三十年前相比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总量、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粮食消费结构都有很大的提升。首先是粮食需求结构的变化。居民口粮消费呈下降态势,城乡居民口粮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很小,而且保持稳定下降的趋势。大米、小麦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从1990年的88千克和73千克下降到2009年的60千克和50千克,年均下降1.5千克和1.2千克(吕新业和胡非凡,2012)。但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近年来猛增,2009年饲料用粮占水稻、小麦和玉米总消费量的27.4%,工业用粮占比14.6%,我国消费者对肉奶蛋制品消费量增速较快加上近年发展生物能源,推动了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其次是对粮食的需求必将继续扩大。我国人口预计2020年将达到14.87亿(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6),加上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故中国未来粮食需求是刚性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5.73亿吨,粮食总体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左右,供需缺口大约为0.33亿吨;USDA(2011)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量为4.66亿吨、需求量为5.46亿吨、缺口0.8亿吨;吕新业等(2012)预测产需及缺口分别为6.44亿吨、6.93亿吨和0.49亿吨。
3反思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
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后,关于饥荒的记忆似乎已经远去,但是新形势下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有待于澄清,如何评价当前粮食安全的现状也是必要的,基于现实情况预测未来粮食供需也是很有意义的。
3.1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的概念首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应对粮食危机提出来的,1996年这一概念被重新表述为:只有当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而又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和食物喜好。粮食安全是个人、家庭、区域以及国家都能够满足其食物需求的能力。
具体到我国来看,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安全、流通的安全以及消费的安全,它的内涵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可供居民直接消费的人均粮食供应量;粮食生产按照市场需求稳定健康地发展;适度利用国际市场进口部分粮食调剂余缺;解决好温饱问题,让所有人都有获得食物的均等的能力。粮食安全概念的外延是宽广的:它要求在粮食生产工作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大幅度降低粮食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粮收益;要保证食物安全,生产高质量的粮食。
3.2评价粮食安全的指标
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即粮食库存消费比。FAO建议这个比例应该保持在17%~18%,大约两个月库存(其中11%~12%为周转库存、5%~6%为缓冲库存),低于17%为不安全,而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人均粮食占有量。根据30多年来数据,人均粮食占有量小于380千克时出现短缺、库存减少,超过380千克则出现过剩。经合组织(OECD)和FAO认为未来人均粮食消费量将继续提高超过400千克每人,从长远看这个指标有参考价值。
粮食自给率,即粮食产销比。与其相对应的指标是外贸依存度或粮食进出口率,中国的农业政策一直坚持95%的自给率。
粮食生产能力。是指一年内某国在正常条件下可生产的粮食数量,一国的供给能力越高,则安全性也越高。
居民营养状况。FAO认为每人每天最低摄入2100千卡的热量,即要消费每人每年220千克粮食,低于这一指标即为营养不良,如果一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超过15%就属于粮食不安全国家。
3.3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
首先是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了保障。从个人或家庭微观个体来看,不仅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且食物多元化、营养化得以改善。从区域中观层面来看,区域间粮食一体化和流通体制得到加强,有效解决粮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虽然如今粮食处于净进口,但是食物安全水平得到了保障。
狭义的粮食安全已经突破了粮食自给率95%的既定目标。包含大豆和薯类的粮食自给率2008年降至95%以下,2011年低于90%,饲料粮需求和食用植物油的刚性上涨是催生粮食自给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如今进口大豆占国内总消费量已超80%,种植成本高企和单产水平低是大豆进口压力上涨的原因,而进口的大豆基本上为转基因产品,其安全性还存在巨大争议。同时传统的大豆主产区不断消减种植面积,我国大豆对国际市场形成强烈的依赖。玉米供给逐渐由国内生产转向进口,2010年为转折年进口157万吨和316万吨的玉米干酒糟,即使国内玉米产出以2%~3%增速上涨,也改变不了年均2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巨大的隐性风险:粮食生产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耕地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农业种植成本上升、技术投资不足;需求方面突出的压力是居民对蔬菜水果、肉奶蛋制品需求强劲,这一趋势没有可逆的迹象;国际粮食价格频繁在高位波动,粮食金融化趋势明显。
我们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和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预测模型,假定未来10年我国GDP增速为8%,人口增长率为0.5%,预测我国粮食供需变化和安全水平,结果如下:
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假定现有的技术水平、政策等因素不变,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95亿吨,而粮食需求则达到6.78亿吨,粮食自给率为86.2%。粮食品种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大米能够自给,小麦自给率有小幅下降,而玉米自给率将有明显下降,产需缺口0.3亿吨。大豆供需缺口更大,进口量超过7000万吨。
综上,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较大,人口庞大,所以保障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供给;但是我国人均农业资源较少,需求强烈,所以需要适量扩大进口。由于农业经济发展较慢,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内部供给能力有潜在的风险;国际粮食贸易量有限,价格波动频繁,外部供给能力也面临风险。
4政策与展望
4.1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
应该放弃单纯的总量观念,关注粮食生产的能力和潜力;完善粮食流通机制,建立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粮食市场体系,立足市场调节,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农民增收,尤其是主产区;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心任务转向口粮安全;拓展供给渠道,扩大饲料用粮进口。
我国的粮食缺口是长期性的,粮食绝对自给是不现实的,如果刻意保持90%以上的自给率势必打破脆弱的生态平衡,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应该理性地看待粮食进口,而且我国外汇充足,购买能力有充足的保障。
4.2提升糧食生产基础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是粮食增产的唯一路径。为此要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研投入,奖励创新发明,切实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2)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电力的补贴。
(3)保护耕地数量提升质量。防止农村宅基地的过量使用,严格土地流转政策和工业化用地的审批政策。防止水污染和土壤盐碱化、酸化。
(4)完善粮食政策措施。加强支农惠农资金的审查力度,确保涉农资金准确到位。改进现行单产按亩补贴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对种粮大户、主产区农户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为农业投资提供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钟甫宁,等.粮食市场的改革与全球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田建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3-25.
[3]李瑞锋,等.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家庭食物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44-49.
[4]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朱希刚.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12-18.
[6]丁声俊.中国粮食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分析[J].农业展望,200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