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客

2014-04-29 21:25
财经国家周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英法欧元区燃料

美国拓展国际贸易要有开放心态

布鲁金斯学会《贸易为何如此重要》(9月5日)

国际贸易是对比国内生产部门和国外贸易合作伙伴发展状态的一面镜子,扩大贸易的影响范围,对全球经济增长、长期发展和国际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以欧美等国为例,最终能够走出2008年的那场危机,国际贸易功不可没。

持续动荡的国际局面已开始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在中东,伊拉克、埃及和利比亚已陷入国内危机,巴以冲突持续升温;在欧洲,乌克兰危机还未尘埃落定;太平洋地区,南海争议已影响了国与国间的信任。

前不久,世贸组织再次下调美国的就业预期,将美国就业不充分的时限延长3年。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应该尽力刺激经济增长与贸易增长,而不是向国内收缩。

当前一些至关重要的贸易协定有跨太平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IPP),以及WTO框架下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综合看来,参与TPP与TIPP的国家占有全球2/3的GDP和一半的贸易总量。如果这两个谈判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极大提升国际贸易的自由度。

随着全球复苏势态的逐渐减弱,亚欧各国应采取一定措施推进谈判进程,创造出更有利的贸易环境。TPP和TIPP的参与者应更加畅所欲言,着眼于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对各参与国而言,谈判需要一个包容、开放且强有力的国内市场为支撑,谈判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最终的平衡点,尽最大可能满足各方需求。此外,还应认识到,建立伙伴关系协定并不具有针对性,对于尚未加入的国家应有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英法参与欧亚合作的三大手段

马歇尔基金会《英法两国或促欧亚合作》(9月3日)

随着美国政府宣布重心转向亚洲,欧洲各国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讨论该以何种力度加大与亚洲的合作。

欧洲各国中,英法两国与亚太地区有着长久的历史关系。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及日益增长的安全因素决定了其将扮演一个极为独特的角色。

首先,欧洲关于区域组织的经验能成为加深欧亚合作的切入点。英法两国可以利用本国经验,帮助东亚进行安全问题的制度化,以确保持续的和平与稳定。

随着权力向亚洲转移,该地区对欧洲经济利益越发举足轻重,保证该地区稳定、避免任何区域冲突的发生也就越发重要。通过与英法两国海军进行联合演习,既能建立起欧亚之间联系的纽带,也能提升区域成员参与处理海上争端的信心。

然而,英法两国若想实现其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目标,就必须谨慎协调其活动,以避免摩擦竞争。

公众沟通成燃料补贴改革关键

外交关系协会《如何成功进行燃料补贴改革》(9月)

化石燃料补贴是一个全球性的灾难,一方面,补贴扭曲了市场公平,消耗了政府预算;另一方面,大额化石燃料补贴使得能源价格维持低位,间接鼓励了能源的过度消费,并造成环境污染。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燃料补贴的影响更大,除增加财政负担外,补贴还加剧了贫富差距。研究表明,尽管燃料补贴被吹捧为扶贫机制,但此项补贴主要惠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人群。

然而,世界范围内削减补贴的努力一直难以推行下去。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国民众,主观上不接受改革。部分国际组织通过调研发现,燃料补贴改革的重点是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由于缺乏对政府的信任,以及对燃料补贴的相关知识,公众往往不愿接受因补贴减少引起的能源价格上涨。

各国政府应支持在世界银行的体系下,成立一个旨在推行全球消除补贴活动(GSEC)的新机构,以部分国家为改革试点,进而推广至全球。当前该组织已积累了部分成功经验:首先,针对特定市场与当地的媒体、政府一起进行宣传,强调燃料补贴造成的不良影响。针对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可以委托一个独立第三方进行监督;其次,寻找补贴替代方案,如直接进行转移支付等,并将这一福利政策的效果广而告之;最后,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逐步减少补贴,直至补贴被彻底取代。

以居民消费拉动经济温和转型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对中国经济而言,怎样调整才算合理有序?》(9月1日)

有关中国经济软着陆或硬着陆的辩论忽略了市场的作用,相较于欧美,中国对经济的调整更多体现出可控性。中国的GDP增长率逐步下降,但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大动荡。

过去20年中,金融抑制政策影响了中国经济,一方面,由于投资结构单一,形成了高储蓄的特点;另一方面,极低的贷款利率使得借贷人能以低成本获取资金,造成早期中国投资的巨额增长。这种存贷之间“不公平”的分配方式,在经济起飞初期强化了投资的拉动作用,但在现阶段,无可避免要面对增速放缓带来的风险。

中国要面对的是增长和经济的再平衡,就必须是平衡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对当前中国而言,所谓“合理、有序”的调整应符合以下几点:第一,GDP的下降速度必须是均衡的,下降过快会引起连锁反应,下降过慢则会延长低增长的时间;第二,刺激家庭消费,使家庭消费的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实现经济转型;第三,引导国民合理就业,保持就业增长;第四,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避免陷入财务困境;第五,平衡信贷。

重塑欧元区宏观经济框架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针对2014年半年期欧元区及欧盟成员国面临的财政和宏观结构挑战作出的政策建议》(9月5日)

最近几个月欧元区长期国债收益再创新低,金融市场压力甚至已经完全消失。当前局势对欧盟和欧元区新型财政监督体系形成了挑战。

虽然欧元区计划在2014-2015年适当减缓财政整顿速度,但是预计2014年,欧元区周期性调整的结构赤字会再次发生改变。欧元区的特征之一是高税收,近期财政整顿的实质还是以提高税收的形式进行,而非削减政府支出。

但是,仅仅靠削减开支对财政和宏观结构进行整顿还远远不够。草率削减政府开支不但会阻碍短期内经济增长,还有可能影响区域的长期发展。除了削减开支,欧元区政府更应该保证财政支出的使用质量,避免用公共投资填补预算。

此外,要保证欧元区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鼓励私营企业扩张。但是在许多成员国内,私营企业由于受大额债务的影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而,政府亟须对私营企业的债务进行去杠杆化操作。

要重塑欧元区财政和宏观经济框架,可以考虑设立欧元集团主席一职,先由某国领导兼任,再逐步形成固定机制,这就要求在欧盟内部进行更为广泛的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英法欧元区燃料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借鉴英法经验,促进我国PPP模式健康发展
二甲醚燃料的发展前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奇怪的战争”——论英法联盟二战初期的战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