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力
微单的兴起,不仅让单反增加了像素数、添加了Wi-Fi等功能,而且也让卡片数码相机开始转战其它领域或改变应用方式,这其实已经变相地推动了数码相机画幅的整体递进。
如今,但凡讲究画质或是欲学习摄影的消费者,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大多以M4/3或APS-C画幅的微单为起点;而预算充足的则直接以全画幅的准专业单反作为入门。况且,经过近4年的发展,微单数码相机在高、中、低3档的定位更加成熟,对应的不同价位也让用户的选择更加从容。
这与2、3年前先购置卡片、再入手APS-C单反的情形截然不同,从而导致了卡片数码相机几乎无人问津,尤其是传感器画幅为1/2.3规格的众多机型。毕竟,更高的画质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主要诉求。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1/2.3规格的机型中,仅有少量的每年一更新的三防机型还存有一定市场;专业型卡片机型(1/1.7规格传感器)也还保有一定的消费群体。而市场上的主流相机仍是以微单和单反两类机型为主:M4/3和APS-C画幅低端微单的套机价格已处于2500~3000元的价位段,APS-C画幅中端套机的价格不过4000~5000元上下,而高端微单的售价也在6000~12000元以内。单反机型也是如此,受到微单的挤压后,APS-C画幅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不仅在配置和功能方面均得以提升,而且价格更具诱惑力,在3000~5500元的区间与相同画幅的中低端微单进行比拼;而中高端的机型在6000~10000元区间内与高端微单比拼;准专业级的全画幅单反机型(EOS 6D和D600)则与顶级的全画幅微单(目前是A7R和A7)进行价格战,以争取更多高端消费者。这就使得1/2.3画幅传感器的那部分产品在数码相机市场中的处境非常尴尬,但这部分的产能还是要继续被消化的,至少影像厂商们是这么想的。
其实,要消化1/2.3画幅并不那么难。无外乎改变载体、变化应用方式这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改变载体,趁着手机拍照的潮流,将1/2.3画幅的传感器引入。这样的好处有二:其一,可以提升原先1/3或1/4规格传感器的画质,索尼Z1智能手机便是最佳例证;其二,消化了1/2.3画幅传感器的产能,企业得以继续盈利。第二种方式,将搭载1/2.3画幅传感器的数码相机改变使用方式,或是用于家用高清摄像机或户外运动摄像机,佳能的Powershot N和LEGRIA mini就是极佳的范例。目前,1/1.7规格画幅的专业卡片机型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悄悄地取代了原先高端卡片机型的位置。例如,富士采用2/3規格的X10、X20和XQ1以及索尼采用1规格传感器的RX100等机型,利用画幅更大的优势取代了原先专业卡片数码相机的地位和价位。更有甚者,富士X100、X100S和尼康COOLPIX A以及索尼RX1等机型,则利用APS-C乃至全画幅,对高端“专业”卡片数码相机进行了重新定义。
至此,1/2.3规格画幅的数码相机正在逐步转变外在的呈现形式和应用模式,而1/1.7画幅正在扮演低端卡片相机的角色;APS-C画幅和全画幅的卡片机在专业卡片机型中开辟了中端和高端两种级别。整体而言,数码相机市场中的画幅尺寸正在逐步向高端迁移。今后,1/1.7规格画幅才是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