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玲 邢和德 李建滨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课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分层次教学。做法有以下几例: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层
根据兴趣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时,我提前下发一个调查表,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3个实验小组进行准备。知识结构小组负责实验前知识的梳理和搜集;实验设计小组负责具体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指导;实验分析小组负责分析实验现象,找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交流,各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这一分层教学设计,每个学生各取所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沉浸在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知识的喜悦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层
生物课堂要学生联系实际,参与其中。但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类,实施分层次教学。例如在进行《DNA的结构》一节的学习中,我将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善于分析资料,总结规律;一类是动手能力较强,善于操作。把这两类学生搭配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人员安排相似。然后,六个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出现的问题,归纳正确结论。这样,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解决。通过分类搭配分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素养,提高了效率,很好的实现了高效课堂。
三、根据学习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力争较高目标。教学目标应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新课的基础上自愿选取学习的层次目标,然后按层分组,进行探究和学习。
四、习题的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准备一些不同层级的练习进行适时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教学中,我按章节准备一系列不同层次习题,印发给学生(或用定制的练习资料也可),根据学生以前的成绩制订不同的目标,A层次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重点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鼓励做好提高题。B层次的学生要求做完基础题和提高题,欢迎挑战拔高题,C层次的学生必须做完提高题和拔高题,且将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这种练习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较好学生的自身潜能,也可以使基础较差学生找到自信,变枯燥的作业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五、课外辅导分层
在实际教学辅导中,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信;B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习惯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不够合理有效;C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对A层次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对于B层次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帮助他们构建知识框架,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C层次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当然也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A层次学生应采用表扬式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次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C层次学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既能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实现他们的知识升华;又能促使“学困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增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中等生竞争意识也会增强,积极性也会得以提高,使他们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