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萌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在教育领域内的一次重大改革,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素质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个体特点和自身素质的培养。但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现象却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也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单一。在很多大学生中,由于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过程以教师的满堂灌输和自己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导致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下降,严重限制了其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同时,在面对激烈的升学压力下,教师的更多精力放在以升学考试科目为主的课程,课程结构的设置极不合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人文知识,知识结构的单一、人文教育的漏洞便不可避免。尽管近些年人们逐步开始重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对很多的困难,使人文教育的脚步停滞不前。
2、传统的精神文明礼仪淡化。随着市场经济的發展,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进步,但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不良文化也随之涌入中国,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对新鲜事物的抵抗力弱,在诱惑面前难以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出现了一系列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西方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进步,这些利己主义、利己思想不断侵蚀着学生们的心灵,并最终导致了某些大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准则,淡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失去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和作风。比如上课大声喧哗、搞小动作气走教师,甚至殴打教师的行为等。
3、注重物质享受,缺少审美能力。俗话说,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节,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让我们远离社会、远离烦恼。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中,人们普遍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高雅的艺术一概不懂,对传统文化精华嗤之以鼻,对真理毫不理睬,然而却对明星的八卦、穿衣打扮、炫富等低俗文化兴趣感强,在日常的生活中,只关注物质享受,忽视精神体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而是为了得到奖学金,为了将来求职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很多利益的东西被学生们看做是高尚的追求,重视物质丰富,忽视精神财富已经成为某些大学生行动指南的不争的事实。
4、心理年龄不成熟,心理素质差。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心理恐惧症、焦虑症、甚至是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历过人生挫折,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或退缩,家长和教师又没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导,导致其行为偏激,思想上出现了偏差。缺乏心理上的自我疏导与调适能力,情绪波动较大,两级性表现明显,可能因为一件事情过度兴奋,也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极度悲伤,使学生难以调节自我的心态和情绪。
二、提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1、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实施。
“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是全面的,我们不仅需要理工人才,也需要经济、管理人才,也需要文史方面的专家,学科不要分得太细,学理工的也要学点文史,甚至艺术。学文史和艺术的,也要懂得一点理工,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的[2]。”同时,改善课程的学习氛围,注重与学生的兴趣结合,改变传统的人文社科教学课程设置,运用先进的教育现代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还应提供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2、加强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他所教育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对人文知识越重视,学生才会对人文等社会学科产生兴趣和爱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品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教师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可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尽如人意反映到教学上就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讲授的内容缺少新意、传递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3]。
3、改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建设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潜力的有效形式,开展适合大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与优点,让学生体会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更体会了大学生活的美好。学校组织和建设校园文化,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共进退,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施。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知识就是力量,是战胜一切的法宝。用知识武装全体大学生,使每一位同学不做知识的瘸腿,不管是学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必须创造适宜大学生生长和进步的氛围,在提高他们的基本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他们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只有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出发点和方向,才能更加准确的了解他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白鑫刚.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2).
[2]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3]李新立.应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高等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