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作为当代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是天下最美丽、最天真、最阳光、最单纯的“花朵”,面对这样的小学生,仅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师德素养,这样才能照亮学生勇敢、正直、高尚、勤奋、无私等人类文明的一面。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更是警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循循善诱……。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指引方向的航标灯呢?
一、教育学生“德”为先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虽然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不是班主任,但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生好奇心强,上网学习时间短,经验不足等,这都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教育难题。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不在互联网中“迷路”呢?
首先在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心,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更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小学生上网活动。“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每次指导学生上网学习的法宝: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其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厌其烦的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不要把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资料在网络中公开,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不要轻易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照片。千万不要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安排与别人进行面对面的约会。也不要轻信网上朋友的信息资料,因为一些别有用心者上网前往往用假信息资料巧妙地把自己伪装起来。网上朋友就狭隘在网上为好,贸然走出“网”,就有可能给学习、生活、安全和温馨的家园带来麻烦和不快。
最后,教育学生不要浏览网上的不良信息,更不要被坏人利用。互联网中经常会有一些虚假信息、负面报道,特别是小学生时常接触的QQ群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某某信息不转家人就会死光光之类的消息。小学生不明事理,为了家人往往一念之差就动手转发了这样的信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做一个智者,让此类信息止于自己。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时常对学生敲警钟,让学生明白学习网络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并利用网络更好地去获得信息,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对其加以整理利用,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
二、关爱学生“情”为先
面对此类的小学生,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的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坐的稳稳当当的,听得认认真真的,不偷玩游戏,不聊天,也不捣乱别的学生学习,教师就要做到眼勤、腿勤、嘴勤、手勤,要不厌其烦的穿梭在学生间,细心指导、精心点拨,热心解疑。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扎扎实实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明天才会得心应手的舒心工作。
“爱”是教育的阳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越是这样满怀深情地去指导学生、关爱学生,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亲其师,则信其道”,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地把学生吸引到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从而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努力攀登。
三、沟通班主任“恒”为先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赞赏每一位有进步的学生;要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技术教师所做的这些还要及时的与班主任沟通联系,将每个班级每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告诉班主任。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到真真切切,而不是停留在空喊口号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及时向班主任通报本班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是否主动,发言是否积极、操作是否规范,评价是否精彩,整个班级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持之以恒的坚持正面鼓励、表扬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点滴进步,班主任就会把这样的喜悦心情带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小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就会得到老师越来越多的夸奖和鼓励。
四、克服职业倦怠“勤”为先
信息技术教师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勤勤恳恳,持之以恒。《55条班规》的作者,美国传奇教师罗恩 .克拉克这样说过自己对于不够美好的现实的解决之道:“无论在怎样的社会、怎样的时代,人所拥有的是转瞬即逝的生命。即便我置身于一个充满焦虑的社会,我的生命中那些重要事务的秩序并不会发生改变。想想吧,如果生活非常不堪,作为老师,走进教室就关上门,把那个喧嚣的世界挡在门外,微笑的面对孩子们,和孩子们在小小的教室里创造出另一个世界,充满活力的、美好温暖的世界,每个孩子都应该快乐的成长,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剥夺孩子成长的快乐、学习的快乐。”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心中种下快乐、勤恳、奉献这些“鲜花”时,枯燥、懒惰、自私这些“杂草”也就越来越少;种下信仰、坚持、热爱这些“鲜花”后,倦怠、抱怨、冷漠这些杂草自然就没了生长的空间。如此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内心也就会变得更纯净、更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