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文化过滤

2014-04-29 23:56:03彭志新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读者翻译

摘 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仅将字面含义译出,必须挖掘出原文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译文将其传递给读者。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和读者接受出发,分析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文化过滤,并指出动态的创造性翻译对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文化传递;文化过滤;譯者;读者,创造性翻译

作者简介:彭志新(1989-),男,吉林伊通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方向在读研究生。学号:12502010。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

一、前言

如今的翻译是一场多边对话——原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多边对话。而原作者和读者又处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当中,所以将翻译研究纳入到文化视域下是相当必要的,也是未来翻译研究的一条通途。在文化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浅层含义上,要认真地研究两种文化的内容以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语义的层面提升到思想文化交流的层面。因此,笔者在此篇文章中会以对原译文改译的形式说明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和文化过滤,以及二者与译者主体发挥和读者接受的关系。

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文化传递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翻译之前,译者不仅要领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其写作背景,还要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掌握原文的结构、语言风格和功能目的。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转码和输出的过程中,译者还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不同,以及两种语言所处文化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负责的译者不仅要对得起原作者,还要对得起读者。译者要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文化内涵,更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译者的天分与才能,这样才能较好地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而为译文增光添彩。请看下例:

例一:他们呈“品”字型坐了下来。

译文:They sat down to form a design like a Chinese character “Pin”.

改 译:They sat down with one facing another.

原译文虽然原封不动地将字面意思译出,但是对于不了解中文或者是没见过汉字的外国人来说,读起来就不会产生“品”字的形象。而改译后的译文改变了表达方式,不但传递出了原文的形象特点,也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二:The girl tried to keep away from the boss,for he is like a goat.

译 文:那位女孩设法躲避那位老板,因为他像头山羊。

改 译:那位女孩设法躲避那位老板,因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不要说读者读到第一个译文,就是译者本身在翻译的时候就没有发现不妥吗?一个姑娘为什么会躲避一个长的像山羊的男人?难道是嫌他丑吗?实则不然。在《圣经》中“goat”是指极其凶恶的人,后来用指好色的男人。如果直译的话,就会造成译文认知上的混乱。所以笔者在这里将其隐藏的文化内涵用“好色之徒”这个词语表述出来。

三、读者接受与文化过滤

有很多译者一味地固守着“忠实”的阵地,将一些生涩难懂的译文,或者是带有浓重异国腔调的译文硬塞给读者,使读者的身心“备受摧残”。甚至有些翻译理论研究者或者是翻译批评者,倘或他们发现了译文与原文稍有“背离”,便挥舞着“信”的棍棒予以痛击。这样的译者和这样的研究者大有人在。笔者认为,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是整个译文的最后接受者与评判者,对译文的批评和译本的筛选具有十分充足的话语权。因此在文化翻译中,有些文化形象和内涵就要顾及到译入语读者的感受,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过滤。试看以下各例:

例三: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 man.

译 文:法国人的性格混有老虎和猿的特点。

改 译:像老虎一样凶恶,像狐狸一样狡猾,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有两个动物形象用来说明法国人的性格:第一、老虎(tiger),借虎以说明法国人的凶狠;第二、猿(ape),借猿以说明法国人的狡猾。但是在中国却没有与猿相关的性格比喻,倒是有狐狸的性格形象,认为狐狸是很狡猾的。与其将原文中的猿直译,莫不如将其形象转换,达到传神而不拘于形的目的。这样汉语读者也能很好地了解原文的含义。

例四: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译 文:As the saying goes, a man who has been bitten by a snake will be frightened by a rope ten years after.

改 译:As the saying goes, 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原译文中将原文做了直译,虽然很符合原意,在学过英语的中国读者中也能很好联想到原文,但是放在母语为英语且不懂汉语的读者群中,就不一定了。所以笔者借助了英语中原有的谚语,虽形象转变,但是含义不变,这样更能被源语是英语的读者所接受。

在此节中可以得出,翻译一定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与理解。译文在尊重原文精神实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纳入到译入语的文化范围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以及译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四、动态的创造性翻译

以上各例在微观上说明了译者主体性发挥与文化传递,读者接受与文化过滤的关系。改译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严格按部就班地披上“形似”的外衣,而是穿上了“神似”的礼服——将原文重新分析总结,抽出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将其重组编码,以适度的原则,用译入语充分地表达出来。笔者相信,这种翻译手段将是今后翻译实践的一条通途。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 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 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黄晓丽:杨宪益、戴乃迭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研究[D]. 河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读者翻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34:20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7:20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2016年2期)2015-12-30 18:07:26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2015年12期)2015-06-19 16:29:18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2015年12期)2015-06-19 16:28:3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2015年10期)2015-05-28 14:53:09
“《读者》光明行动”(24)
读者(2015年8期)2015-04-15 1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