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杨 安园园
摘 要:自2002年《蓝色大门》取得成功之后,台湾就衍生了一大批青春题材、清新气质相似的影片,如08年以来的《海角七号》《听说》《台北飘雪》,再如2011年,从台湾一直火到香港和大陆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再到去年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女朋友男朋友》和《逆光飞翔》,这些影片在电影业内的好评及电影市场上取得了醒目的成就,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台湾电影萎靡的市场现状。如今在合拍片大风愈刮愈烈,电影越来越显现不出地方特色的时候,而在台湾的岛屿上,刮起了新世纪的一股小清新风。
关键词:台湾电影;小清新;温馨;清纯
[中图分类号]: 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01
何为“小清新”,以上列举的台湾青春电影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故事简单温馨,画面唯美精致,色调温和清澈,音乐温暖舒适,仿佛能让我们重温青春的美好。所以“小清新”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气质,本文从三方面——主题、画面、音乐,通过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提炼出台湾小清新电影的几个特色。
一、关于主题
爱情
(1)清纯之爱 如《那些年》中演绎如青苹果般青涩的爱情,那种执著及痴傻的爱情观,诠释得自然生动。因为真诚简单,他们的青春如此美好,不禁让观众怀念那份久已失去的情怀。又如《听说》尽管两人没有声音上的交流,但爱情依然在这种听不见、说不出的交流下萌芽并成长,影片中男孩打扮成一棵树,或是制作爱心便当这些傻里傻气的追女孩方式,似乎比再多的情话都要好听,这些善良单纯的爱恋让人温暖。
(2)包容之爱 如《LOVE》中小霓在菜单上写下“我要做你孩子的干妈”接受男友和闺蜜的孩子,这个本不温柔不乖顺不懂得如何疼爱别人的小霓,最后还是会包容男友的一切错误;钮承泽扮演的中年富商,带上花镜读分手信时感悟到“真正的爱是放下,是祝福,是成全,是原谅”。这样一个真诚可爱的中年男人,一定会打动你那颗时而苍老、时而年少的心。所以“小清新”的爱情并不只有稚嫩青涩,也有这样包容、成熟、与时俱进的爱情,这正是有太多真实生命的投射,才会使我们有所共鸣。
友情
小清新影片所展现的爱并不局限于爱情,友情亦占了一定的篇幅。譬如《那些年》中几个男生同时暗恋着沈佳宜,但并没有破坏他们的好哥们情意,一起蹲马步受惩罚,来反抗学校的不信任和侮辱。在确定柯景腾与沈佳宜分手后,阿和才向沈佳宜正式表白,晚來一步的老曹大学门口看到阿和牵着沈佳宜的手过马路时,并没有上前只是骑着机车在台北晃了整整一夜,在他们心中友谊弥足珍贵;或是《LOVE》中的小霓 “我们今后要做一辈子好姐妹啊……”去原谅闺蜜与男友时的大度与体贴。友情不再只是哥们义气,而是朋友之间最踏实的依靠。
励志
励志的故事在小清新电影中常常出现,但它不悲壮也不苦情。《逆光飞翔》讲述了一名全盲钢琴少年与梦想成为舞者的女孩,互相鼓励勇敢追梦的历程,男主角黄裕翔是台湾第一位主修钢琴的全盲乐手,因有过人的音乐天分,对旋律过耳不忘,并在妈妈的陪伴和引导下走上音乐之路,这样的“励志”因为真实的爱、伤痛与努力,哪怕很寻常却打动人心;《听说》是为了宣传台湾听障奥运会而拍摄的,女孩为聋哑妹妹的梦想坚持,男孩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坚持。他没有因为女孩的听障而有所放弃,也没有因为女孩的冷漠而萌生退意。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向女孩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最终收获爱情。
二、关于画面
(1)唯美的自然风光 台湾山清水秀,无论表现爱情还是友情,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适合的场所。《海角七号》中展示了南部沿海小镇温暖清丽的动人风光,让原本简单的故事在迷人的风景中变得赏心悦目;
(2)特定的浪漫场所 如《那些年》中的操场,《一页台北》里的小书店,《听说》里的游泳馆、咖啡馆、蛋糕店,都是邂逅爱情的浪漫场所。
(3)清新的主角 女主角说不上漂亮但足够清新可人,男主角干净帅气也略显青涩,首先在视觉上先征服观众,假若没有这些养眼的面孔,一定会妨碍我们对那份美好的遐想。
(4)标志性的符号 机车、邮筒、单车、公共电话亭、篮球场……都是在小清新影片中不可或缺的印记。
三、关于音乐
音乐是“小清新”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印象最深的是胡夏的《那些年》,“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爱情,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 在大雨中,沈佳宜向柯景腾哭喊着“大笨蛋,笨蛋,你什么都不懂”,跟随这旋律和九把刀的歌词将你我带入到影片的每一个情节中,不禁淌下泪水,那泪水可能无关痛苦,只是祭奠我们自己也曾错过的美好青春;影片《蓝色大门》中从头至尾都是抒情的钢琴独奏,配上简单的情节和主题,是再恰当也不过;《台北飘雪》中的插曲是台湾歌手陈绮贞演唱的《旅行的意义》、《太多》以及孟庭苇的代表作《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些歌曲都为大家所熟知,但在影片中构成了重要的元素,与剧情及人物May孤独寂寥心境十分贴切。
确实,“小清新”电影无论是从商业上,还是从口碑上,都取得了成功。但小清新气质除了造就了台湾青春电影的盛行之外,同时也暴露了“小清新”效应所带来的局限性,如在立意和主题上,影片乐于描述童话般的爱情,或是一幅幅灿烂无比的青春画卷,只谈小情小爱,不再承载沉重的内涵,不再反思历史及社会问题,也不再上升到有哲学意味的人生思考,看完影片只有感动没有感悟,恐怕长久之时,“小清新”不再被大众所推崇。实际上,在电影的生产销售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小清新”更像是台湾电影产业寻求发展,寻找自我特色的一个过渡期,台湾电影人只有不断够突破那些促狭的格局,植入更多元化的因素,才能让这股“小清新风”更持久滋润着我们。
参考文献 :
[1]于丽娜 《青春物语——台湾新电影中的青春视角》;
[2]卢非议 《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台湾远流出版,1998年版;
[3]沈小风 《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 北京电影学员学报 201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