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名篇《爸爸》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4-04-29 19:32:05陆菁菁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普拉斯女性主义爸爸

摘 要:西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阿丽尔》、《冬天的树》、《渡湖》等诗集奠定了她作为一名重要诗人的地位。《爸爸》是她的一个名篇,表现了诗人对于父亲既爱又恨的情感。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本诗,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西尔维娅.普拉斯;《爸爸》;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陆菁菁(1989-),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1

1、引言

普拉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最值得钦佩的诗人,也是战后最著名的、饱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作为自白派诗歌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具有明显的自白特征,是自白运动的一个里程碑。她一生中写过很多诗集,其中爱情、死亡、女性主义、自我以及父女关系是她不变的主题。《爸爸》是诗集《阿丽尔》中的一个名篇,写于她自杀前的三个月并被乔恩.卢森布拉特认为是普拉斯的杰作。这首诗更像是对父亲、丈夫及父权社会的攻击。诗中的父亲和丈夫的形象不仅是父亲和丈夫,更是男性。父亲被描述成一个纳粹分子,无情、残忍。 丈夫则是和她父亲一样的吸血鬼形象,诗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女性的遭遇。

2、基于女性主义理论的文本分析

作为典型的自白派诗歌,全诗包含16个诗节。诗中她不断变化着自己的角色,表达了她对于父亲、丈夫及父权社会的痛恨。父亲形象是她所处时代的典型代表。在诗中普拉斯将父亲赋予专横的纳粹者形象并在多处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和大屠杀的意象来展现女性在男权社会的遭遇和斗争。

2.1父权社会的牺牲品

诗中的父亲和丈夫两位男性形象是作者巧妙选用的父权社会的典型代表。诗歌开篇表达了父亲对于女孩的控制,女孩在父权下的不幸遭遇。“你再也不能,再也不能/这样做,黑色的鞋子/我像只脚在其中生活了30年/不敢呼吸或打喷嚏。”作者用“黑色的鞋子”来比喻父亲,把小女孩比作脚。而鞋却不适合脚,小女孩在父亲的束缚生活了近三十年,贫穷苍白,不敢呼吸,不敢打喷嚏。“黑色”意味着父亲的专横、威严在女孩心中留下的阴影和创伤。没有发言权,不能畅所欲言。男性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女性从属于男性。在整首诗中,“黑色”一词出现了五次。由此可见,男性对于女性身心产生的重要影响。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普拉斯便写了这首诗。第1诗节中,作者却重复使用了“你再也不能”,语句的反复使用表达了女孩对父亲深深地痛恨而不是爱。诗中充满了强烈的愤怒和不满。在8到10诗节中,普拉斯将父亲与纳粹分子联系起来,把自己当作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我总是害怕你,/你的德货空军,你的德国武士。/你整洁的胡须…一道裂痕深入腭部却不是在脚趾/但还是同样的魔鬼,一点也不/逊于那曾把我赤红的心。”女孩把自己比作犹太分子,父亲当作法西斯主义者。父亲不是上帝而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诗节中,“德国空军”、“德国武器”和“装甲人”等与希特勒大屠杀相关的典故,充分显示了父亲的法西斯主义形象。沃尔夫及当代文化女性主义者曾说:“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性别歧视,剥夺了妇女的权力。”(多诺万, 2002: 252~253)在法西斯主义者并存的父权社会中,女性注定成为牺牲品。“不逊于黑人/把那赤红的心撕成两半”,他们压迫、迫害女性。正是这种在她的一生中她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法西斯主义者是吸血鬼似的丈夫,是父亲的一个缩影,吸干了她的血,抛弃了她和两个孩子。“拷问台和螺旋上的”扭曲的、压榨的爱,是男性对女性压迫和屈辱。

2.2男权社会的颠覆者

作为女权主义的先驱,普拉斯的诗歌常常流露出愤怒、对自由的向往和自杀情绪,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男权社会的颠覆与反抗。她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都与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经历紧密相关。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掀起。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定义为“他者”,被剥夺了身体权和话语权。贝蒂.弗里丹发表的《女性的奥秘》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限定及对身体的控制。女性总是被当作“天使”,应该养儿育女。没有话语权,没有身份意识。女性的境况不逊于奥斯维辛辛集中营中的犹太人。通篇,普莱斯将女性形象与大屠杀紧密联系起来。数次女性对自身角色和身份产生困惑,“一具引擎/当我是犹太人般地斥退”,“我开始像犹太人一样谈吐/我想成为犹太人也不错的”。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女性丧失了自我意识。尽管如此,她们并不只是默默地忍受。在一定程度上,她们也试图去颠覆男权社会。弑父、杀父及自杀等一系列疯狂的行为都是对父权社会的颠覆。“爸爸,我要杀了你。”,“如果我杀死了一个人,就等于杀死了两个”,“在我二十岁时我尝試自杀/…用胶把我粘住。”死亡意味着终结,是女性意识的再现,也是女性的一种自我保全,同时也是对男权社会的颠覆。

3、结论

普拉斯的名篇《爸爸》,生动地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幸及遭遇。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注定要成为父权社会中的牺牲品。但是,她们并不是无动于衷逆来顺受,而是试图以生命的终结来颠覆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周艳.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名诗《爸爸》——一个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无奈反抗[J]. 外国文学研究.3(2009):99-100

猜你喜欢
普拉斯女性主义爸爸
赛普拉斯的“三头两绪”
汽车观察(2019年10期)2019-11-25 15:29:14
影像影响下的性别身份表达:普拉斯对三部女性主题影片的改写
我和爸爸
中华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29:25
爸爸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11:15:38
爸爸冷不冷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8:58:11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可怜的爸爸
阿普拉斯焊接技术及应用
电焊机(2014年2期)2014-03-21 14:27:36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