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在歌唱》中的殖民者之伤

2014-04-29 15:14:10王燕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莱辛迪克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4-157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多丽丝·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描写了殖民者在英殖民地南部非洲的生活。文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小说中殖民主义和殖民地生活给三个殖民者迪克·特纳、查理·斯莱特和托尼·马斯顿带来的身心伤害和身份危机,从而传达了莱辛对殖民主义的揭露和厌恶。

关键词:莱辛;迪克;查理;托尼;身份

作者简介:王燕(1980-),女,陕西澄城人,四川外国语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引言

《野草在歌唱》是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首部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小说的故事背景为英属殖民地南部非洲。后殖民理论家范侬在《黑皮肤,白面具》里面从多个角度论证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给殖民地黑人,也给白人殖民者造成了严重的种族创伤。在《野草在歌唱》中,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确实给白人殖民者也带来了永久的伤害和文化身份问题,殖民者总是被“我是谁?”,“我将成为谁?”这样的问题所困惑。小说中,迪克·特纳、查理·斯莱特以及托尼·马斯顿虽然都是来自宗主国英国的殖民者,都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榨和欺辱。然而,殖民地的生活也同样给这些殖民者带来了深深的身心创伤,并且导致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身份危机。因此,殖民主义不仅给殖民地黑人带来了灾难,也使白人殖民者深受其害。

一、迪克·特纳之伤

“一战后,英国政府鼓励本国民众通过移民扩张殖民地” [1] 。许多英国底层民众因而来到英属非洲殖民地,借以摆脱贫困。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迪克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迪克的双亲早已去世,他也没有任何兄弟姐妹。为了摆脱生活困境,迪克仅凭一时冲动,来到非洲做了一名农场主,“过起自食其力的生活”[2]131。然而英国白人的面孔和殖民者的身份并没有为迪克带来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正如王宁所说,“文化身份与认同并非天生不可变更” [3]。刚到非洲时,迪克的身份是农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与周围白人的日益疏远、来自农场黑人工人长期的影响以及迪克农场经营的逐步惨败,迪克与农场主的身份逐渐远离直至分裂。

首先,在迪克所在的南部非洲殖民地,白人殖民者们都遵循着白人社会的“社团精神”,迪克和妻子“显然没有体会到这种‘社团精神的必要性,他们从来都不参加当地白人的宴会、舞会或是运动会等娱乐活动”[2]2-3。迪克与白人团体的疏远以及对白人社团精神的违背是他逐渐远离了自己的白人身份。正如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所言,“身份的问题从来不是一种既定的身份”。[4]所以,当迪克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远离白人社团时,他们的白人身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且逐渐弱化。因此,虽然表面看来,迪克是白人农场主,但是其他白人农场主提及他时却“好像在谈什么怪物、歹徒或自作孽的人一样”[2]2,完全将其视为异己、他者。

其次,在迪克的白人身份逐渐弱化之时,他的身份却向其对立面,即黑人他者身份靠近。在殖民地,白人殖民者和黑人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而迪克却不像其他殖民者那样残暴,而是比较体谅自己农场的黑人工人和家里的黑人仆人。当佣人因为不满妻子的挑剔和欺压而提出辞职时,迪克地表现出“舍不得让一个黑人滚蛋”,而从小就接受殖民主义思想的玛丽怎么也不能理解“丈夫对黑人的挽留和体贴” [2]59。第二个仆人辞职时,迪克甚至向这个黑人求情,并且质问玛丽,“他(仆人)也是个人, 也得吃饭,可不是吗?[2]71”迪克的这一系列举止和殖民者的身份以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黑格尔曾经说过,“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一种主宰的关系,为了主人实现自我认同,且能确认主宰地位,奴隶必须被当做奴隶”[5]因此,迪克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说明他不像其他殖民者那样丧尽天良。但是正因为此,他却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殖民者,而只能沦为殖民者眼中的他者,莱辛笔下一个“失意的正派人”[2]131。在迪克所在的农业地区,“一户户的白人家庭彼此相距很远,他们难得有机会见面” [2]2,而迪克却不愿意捉住這仅有的机会,所以迪克的生活中几乎全部都是黑人。迪克远离白人殖民文化就意味着要混淆自我和他者的差异,也难免会受到非洲本土文化的影响。最终,迪克的言谈举止好像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土人,而迪克自己也俨然成了黑人中的自我。此时迪克作为农场主的身份完全崩溃,这也是其作为一个殖民者的最终悲剧原因之一。

二、查理·斯莱特之伤

和迪克一样,查理·斯莱特也是来自英国的白人殖民者。在殖民地,查理就“象征着特纳夫妇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环境,”[2]6他也正是迪克夫妇悲剧的促成者和见证者。他到非洲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他认为农场的黑人工人就是“下金蛋的鹅” [2]6。所以,查理会不惜一切去赚钱,为了赚钱,查理主张用犀牛皮皮鞭来经营农场,“如有必要,打死人也在所不惜”[2]6。在殖民地的二十年,查理残忍得对待非洲黑人,也是自己逐渐身份远离真正英国人的身份,这使查理同样面临着殖民创伤和身份危机。一方面,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查理摆脱了以前贫困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殖民地的生活以及殖民地两种文化的碰撞使查理失去了英国人的身份。查理的这种身份危机首先体现在他对英国人、特别是英国绅士的矛盾心理上,迪克“根本看不起那种和颜悦色、细声细气的英国人,可又极端迷恋他们的风度和教养” [2]7。这种矛盾心理进一步体现在他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培养上,查理花了很多钱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培养成绅士,“可又看不起他们那种样子,同时又把他们因为骄傲” [2]7。查理的这种身份危机还体现在他对待迪克的矛盾态度上。首先,查理和迪克有着共同的经历和相似的殖民者身份。因此,他会为迪克经营农场出谋划策,也会为迪克家里深处援助之手,但是,殖民者的身份加上迪克金钱至上的殖民原则使他时刻惦念着如何将迪克的农场占位为己有。最终,查理将迪克视为他者,他对迪克农场“私立的打算冲昏了他的头脑,他一点也不可怜迪克,丝毫也不心软,”[2]174这充分说明了殖民主义的残酷和殖民者的残暴和无情。

三、托尼·马斯顿之伤

托尼·马斯顿是一个新来的殖民者,他是个“有自制力的、受过教育的英国人[2]175,”他到南部非洲来就是为了赚大钱。可以说,他的目标就是达到查理现在的经济实力。可是,成为像查理这样的殖民者就意味着托尼同样需要经历身份的转换,也将面临进一步的身份危机。毕竟,托尼在英国受过很好的正式教育,从小就在自己的国家“学会了一些模糊的平等观念” [2]10,而殖民者所奉行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与他所受教育里的这些平等观念是矛盾的、冲突的,因此当托尼“看到土人受那样的对待,不免感到惊讶” [2]10。当然那些教育“只是理想主义者表面的进步,遇到与个人利益冲突的场合,就经不起考验了。” [2]178所以,如果沿着成功的殖民者的道理走下去,他也会和那些先来的殖民这一样,不久也就变坏了,虽然对于他这样受过教育的人来讲这样的过程是很不好受的。最后,他不会认为那是“坏”了,而最多只能算是“一些关于做人要正派、心地要善良之类的一些抽象的或含糊的概念而已” [2]10-11。托尼一开始确实是尽力去适应这种新的身份,而且也意识到在这边非洲土地上,他这样新来的白人殖民者应该如何生存,如何遵守白人的社团精神。然而,当玛丽被摩西杀死之后,别人几乎忽略了托尼的存在,而警察和查理对他这个新来的他者也存在戒备心理,对此,托尼虽然感到自己受了殖民地人民的侮辱和诘难,但是他给警察的答复还是倾向了了白人殖民者的立场上。

最终,因为在迪克农场的几个星期,托尼认识到了殖民主义和殖民者的残忍和冷酷,也意识到自己在殖民者眼中的他者身份。他知道,实现原来的梦想,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自己必须换一个人,换一种身份,也要承受殖民主义带来的身心伤害。最终托尼放弃了原来的梦想和打算,因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给他留下的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和伤害,他不想让自己的身份变成像查理一样残暴的殖民者,也不想落得像迪克一样的下场。对托尼而言,农场几个星期的生活以及发生在这里的谋杀案对他造成的影响和创伤之大,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再也不愿意待在任何农场上。最后,他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状态,坐在办公室工作,他觉得这样的工作并不差,“而他当初来到非洲,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工作” [2]22。

结束语

《野草在歌唱》中三个男性殖民者,迪克·特纳、查理·斯莱特以及托尼·马斯顿怀着梦想来到非洲,希望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狀态和文化身份。三人最后结果各异,查理成功,迪克失败,托尼受挫,但是殖民地的生活却都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也给他们的身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由此,莱辛描绘了殖民地的异化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殖民主义的批评和不满。

参考文献:

[1]张琪, 从殖民者到流亡者[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2):44.

[2]多丽丝·莱辛, 一蕾译. 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3]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2006(11):170—176.

[4]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Rouledge,1994:44.

[5] 0swell, David.Culture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 [M] London:Sage,2006:105.

猜你喜欢
野草在歌唱莱辛迪克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摩西杀害白人玛丽的动机浅析
荣格的原型理论视角下的《野草在歌唱》
青春岁月(2017年6期)2017-05-13 13:14:52
批判、颠覆与束缚
速读·中旬(2016年8期)2017-05-09 12:26:54
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