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在24岁所著,引发了一股强劲的“维特热”。《了不起的盖茨比》已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菲茨杰拉也被冠之为“桂冠诗人”等。本文从平行研究的角度对照两部作品,挖掘二者的同与异,观照主人公悲剧命运背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写作缘由;男主人公;时代悲剧
作者简介:姚延霞(1988-),女,汉族,山东滨州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歌德的早期作品。这部以第一人称写的书信体小说,是“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有志青年恋爱的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给读者呈现了一幕“负心女子痴心汉”的爱情悲剧,谴责了以汤姆、黛西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展现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爵士时代”特有的梦想幻灭、纵情颓废。对两部作品,本文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中主人公的爱恋以及作品对时代精神的折射三个角度进行比较。
一、作者与作品——写作缘由
作品的内容都与作者的个人情感经验密切相关。《维特》是歌德带有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同样,《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本人大量的生活元素的沉淀。
1772年歌德参加乡村舞会时认识了夏绿蒂,对她一见钟情。但绿蒂已订婚,歌德为此绝望。不久,同学威廉·耶路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刺激了歌德,使他“找到了《维特》的情节”。于是歌德用文字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悲痛。谈到《维特》的创作,歌德说,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
1917年,也就是一戰时期,菲茨杰拉德在军营受训期间认识了南方名门淑女姬尔达·赛尔,二人坠入爱河。但当姬尔达认识到菲茨杰拉德无力让自己过上舒适奢华的生活时就拒绝了他的求爱。此事刺激到了菲茨杰拉德,他发誓要挣大钱,后来终于以一部小说名利双收,成功娶到姬尔达。婚后与姬尔达过上了放荡不羁、狂欢纵乐的日子。由于他的前两部作品尚好但评价不高,1922年菲茨杰拉德决心写一部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的作品。在写给编辑马克斯威尔·信帕金斯的信中,他写道:“我这一次要写出新的东西来——不同凡响的,优美的,质朴的,加之布局精细缜密。”他还认为,他身上有一股巨大地力量,正在写的那本书将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
正是由于两位作家的个人体验和饱满才情,才有了这两部作品。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们两位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故事内容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将这些素材演绎成小说,赋予了作品时代精神。
二、男主人公——“受难”的“第三者”
两部作品都在讲述“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故事,文中男主人公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且均以死亡结束,属于情感的“受难者”。
《维特》中的男主人公维特对绿蒂的情感是真挚而感人的。维特质问自己,“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对她的感情吞噬了一切;我竟到了如此的境地,没她我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盖茨比》中盖茨比对黛西的感情是深沉中夹杂虚幻的。他在西埃格购买豪宅,只是为了可以看到对岸黛西家的绿灯。夜晚,他可以“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朝幽暗的海面伸出双臂”,仿佛恋人在怀。
绿蒂是自然的化身,维特对她的爱是对自然的一种回归。黛西是物欲的化身,盖茨比的爱只是一种金钱追逐。此外,维特与当时的时代风气是格格不入的,对当时社会的世俗压迫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盖茨比属于“迷惘的一代”,顺应了“美国梦”,追逐金钱与享乐。维特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品格,如崇尚自由,热爱自然,追求真挚爱情等,乃至他为爱情而“殉葬”展现了情感的崇高与不可亵渎,这些使得维特具备了一定的美学品格。盖茨比身上展现出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美学品格有待考量。
三、时代悲剧——人物的精神轨迹
两部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作品主人公情感的汹涌与执著,人物的悲剧命运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映照。但通过具体分析男主人公的追求与女主人公拒绝的原因,可以发现作品产生年代的精神特质导致人物追求的不同。
《维特》中男主人公维特追求的是绿蒂的爱,是比较纯粹的,属于“情感”的范畴。这是当时青年追求情感自由、个性解放的一种反映。而且,维特的爱恋不是单恋,因为他与绿蒂“志同道合、情意相通”,如在他们一起读诗篇《春天庆典》时,情感的触动都是强烈的。而且,绿蒂有时会无意识流露对维特的感情,如在维特读诗时,她向维特俯下身来。维特的书信内容和最后的自杀体现了感伤主义的影响。《盖茨比》中男主人公盖茨比对黛西的爱局限于幻想,带有功利色彩。黛西是“美国梦”的化身,是盖茨比追求名利的动力,不是“精神伴侣”。虽然黛西对他有过一丝情意,但过于浅薄。盖茨的死,代表了“美国梦”的破碎。
《维特》中女主人公绿蒂虽然没有离开丈夫同维特结合,并不代表她不爱维特,因为她在考虑自己的处境时,“一再回到维特身上”。她拒绝维特时,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她拒绝的理由是迫于社会的压力,迫于对家庭的责任,迫于丈夫对自己的关爱,这些使得她无力转身追随维特。她的拒绝是出于“道义”层面的。《盖茨比》中黛西拒绝盖茨比,是因为她是居住在东埃格的“旧贵”,而盖茨比是居住在西埃格的“新富”,她用带有阶级歧视的眼光看待盖茨比。在她眼里,盖茨比是一个下等阶级的“暴发户”,一个有钱的卑贱者。旧贵族的优越心理和享乐主义观点让她无法真正爱上盖茨比。她与盖茨比的短暂交往,只是在寻求意识的物欲刺激,享受追捧的快乐。
男主人公的命运都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成因是不同的,维特的悲剧是“狂飙突进”运动时青年一代精神的张扬,浸染了感伤主义的痕迹。盖茨比的悲剧是“美国梦”破灭的悲剧。
18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以歌德等为代表的狂飙突进作家以“个性解放”、“情感自由”等为口号反对封建束缚,讴歌自然。青年一代身上存在着偏激、敏感、冲动的心理特质,虽不反对理性,但更注重情感,在创作中突出感觉与感情。感伤主义流行于18世纪50—70年代。当时年轻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想改变受束缚的状况,但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行动上无力,情感上病态,便“把人生当做是可厌恶的负担”。简言之,《维特》体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同时还带有感伤主义色彩。
《盖茨比》中舞会狂欢的场景既是“爵士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作家本人生活的再现。文中人们对金钱的向往与追逐,体现了“美国梦”这一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的毒害作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喧嚣的,一战造就了美国新一代的青年,他们“去欧洲参战,大开了眼界,特别欣赏法国人的潇洒而浪漫的情调”。“美国进入了一个追求物质,容易挣钱的新时代。”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个狂饮狂欢的享乐时代,即“爵士时代”。且当时“股票交易畸形发展,一个穷光蛋一夜之间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人人沉醉在“美国梦”中不能自拔,呈现出一种异化的颓废和自我迷醉的狂欢。《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追求的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幻影。
作品最后,无论是维特的自杀还是盖茨比的被杀,虽然造成悲剧的动因存在差异,但都属时代的悲剧,展现了各自时代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 (丹麦)勃兰兑斯著,张道真等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
[2](德)歌德著,刘思慕译. 歌德自传——诗与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21.617.
[3](德)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7.
[4](德)歌德著,韩耀成译.少年维特的烦恼[M] .江苏:译林出版社, 1995,8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