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永
[摘 要]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CAS公允价值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讨论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现有文献发现,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实现平稳有效的实施,在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CAS的制定者提供了初步的、较为显著的支持。
[关键词]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应用情况;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225-02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创新日新月异,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受到了挑战,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990年,当时的美国证监会主席Richard Breeden在议会的作证促使公允价值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的计量属性,并在美国众多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标志着公允价值在取代历史成本成为财务会计最主要计量属性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同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FAS157的主要理论进行研究,就一些关键问题形成看法,并将这些看法和FAS157一同发布,作为其《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讨论稿。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因此,IFRS13代表了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全面、持续趋同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Richard Breeden、葛家澍等著名学者阐述了公允价值具有以下优势特征:①公允价值是对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适应了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②公允价值是动态反映,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符合现代会计的决策有用观,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③公允价值坚持现行市场价值计量,使得会计计量实现对企业价值反映真实。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优势更多的是基于理论方面的愿景,在各个国家法律和商业环境千差万别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施能够真正实现这些愿景吗?
基于我国主要会计学术期刊,本文对于研究公允价值实施后的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梳理,讨论公允价值对资本市场股票估值的影响、在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及问题。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包括,第二部分讨论公允价值对于股票估值的影响,第三部分讨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是政策建议。
2 公允价值对于股票估值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朱凯和赵旭颖等(2009)研究了2005—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发现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后的盈余信息并没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准则变迁会影响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准确度预期和调整成本,从而影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实施效果。也就是说会计准则调整幅度越大,投资者越难以判断会计信息的准确度,结果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资本成本,而且会降低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王玉涛和薛健等(2010)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损益中,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具有价值相关性。
刘永泽和孙翯(2011)研究了2007—2009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投资者会关注非金融企业所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以作出投资判断,而对金融企业来说,投资者对此类信息的关注并不明显。
谭洪涛和蔡利等(2011)研究了2007—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季报中第一级次公允价值数据,显示我国股市过度反应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的过度反应程度呈现非对称性,市场上升时股市过度反应乘数是市场下降时的两倍。
徐经长和曾雪云(2013)研究了2007—2010年我国持有证券类金融资产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股东权益变动表呈报时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而当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估值有用性有赖于呈报方式。
目前,关于价值相关性是否是评价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主要标准,学术界的意见尚不统一。但是在实证研究中,如果引起了股价更为强烈的反应,则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更为有用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
3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研究显示,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实现平稳有效的应用;但同时,也有少数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级次划分和披露等方面应用不是很好。
张敏和简建辉等(2011)利用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PAcc班部分学员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中涉及的估价方法和应用了解程度不深;其中,数据的不易获得以及自身估价的复杂性,造成应用成本较高,最大的成本在于公允价值数据的获得;同时发现,72.6%的企业为了迎接公允价值的应用而采取了对会计人员培训和与评估机构加强合作等积极应对措施。
会计司课题组(2011)利用2010年沪深两市2129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发现仅有少数公司对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及确定方法不够可靠和公允。表现在:7.41%的上市公司未披露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5.88%的上市公司未明确披露股份支付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同时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分别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0.24%和不到0.01%,我国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票、债券投资较少,股价变动对公司业绩影响小。
肖艳芳(2012)利用2011年我国15家上市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发现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集中在第二级次和第三级次;同时,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级次的理解存在差异和错误,对输入数据来源、确定方式和所属级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和规范。
我国新会计准则积极但又稳健地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并未明确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假想交易为前提的估计价格,在公允价值级次划分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将公允价值输入值来源、估值技术、级次划分和披露结合起来,这些都给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带来极大困扰。
4 政策建议
根据公允价值应用与研究现状,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公允价值的定义,对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使用范围做出详细规定。②强化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要求。强化对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级次划分、管理层假设以及可能会引起财务报表重要指标发生何种变化的敏感性分析方面的披露。③建立公允价值的指导型案例库。笔者建议在修订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用指南中提供更多如何选取输入值及应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示例。
(2)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必须熟悉外部市场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建立更为系统、准确的市场信息收集系统,同时配有相关专业人员,这都需要企业投入较高的人力和物力,应用成本比较高。笔者认为,可通过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来降低企业公允价值的估值成本。目前,我国债券估值主要是参考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发布的数据,对于其他金融工具或实物资产,仍需建立相关的第三方估值机构。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公允价值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体现了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新理念和新规定,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来说,涉及较多的会计职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准则制定机构和企业应注重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公允价值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自身也要跟紧形势的发展,多关注公允价值知识的更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涛,薛健,李路.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吗?——基于金融资产的研究[R].中国会计评论,2010(4).
[2]刘永泽,孙翯.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2).
[3]谭洪涛,蔡利,蔡春.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1(7).
[4]徐经长,曾雪云.综合收益呈报方式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3(1).
[5]张敏,简建辉,张雯,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1(4).
[6]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连续四年平稳有效实施[J].会计研究,2011(10).
[7]肖艳芳.公允价值层级的国际比较及其在CAS中的应用[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