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从权
[摘 要] 随着农业生产中机械的使用,农业生产逐渐走向高效化。不断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而且提高了种植的效率。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积极的落实农机化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机 政策 经济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97-01
针对如何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作为涉农的农机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和有关惠农政策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予以加强和促进。
一、创新服务模式,开辟增收渠道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贯彻,加之农村土地快速流转和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之间日益突出,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种田人口老龄化比较突出。这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是:一要有先进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技术,也就是农业生产资料;二要有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就是劳动者。只有两者兼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整合资源成立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创新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解决农村现有矛盾,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集先进的农机装备和较为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说它是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统计,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在农机局备案的已有62家。这些合作社大部分是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为主发起成立的,近年来,在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62家农机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松散、作业项目单一,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小、组织能力有限,目前还没有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真正主力军。目前,我县已有1家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2013年,燎原农机合作社荣获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并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座谈作经验交流。
二、培育新型农民,带动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以提升农民的素质为前提。为此,农机部门要千方百计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包村联户”项目,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分期培训、送科技下乡、进村和入户指导等方式,培训新型农民,尤其是村干部、党员干部、村致富能手。同时,因村、因户制宜,根据不同的种植和养殖模式,拓宽培训的领域和范围,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分类办班,培训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技术,通过培训加快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培训,争取在每村培养一位农机科技推广员、10名致富能手、一大批在农机化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科技带头人,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共建平安农机,推动和谐发展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掀起了农民朋友购机用机的一个又一个热潮,大中型农业机械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211台,联合收割机5691台,平均每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3台,联合收割机13.4台。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农机户约8000户,其中60%以上都是以前使用过小型农机,近年来逐步向大马力、先进适用性的农业机械转变,不少以前在外地务工的也返乡购买农业机械开展社会化服务创收。由于新型农机技术含量高,那些由小改大的老机手或者以前没有使用过农机的机手操作技能差、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点监督管理对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规范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农业机械安全高效地投入农业生产,发挥应有的作业效率和使用效益,在安全的前提下为机手创造更多的收入。农机部门将主动与各农机大乡镇、大村携手共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按照农业部和省主管部门“平安农机”创建的标准加强管理,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保证。
四、推动报废更新,促进良性发展
2013年,安徽省出台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对达到报废条件,自愿报废并新购农业机械的农户,除按照政策规定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以外,同时可享受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根据安徽省农机补贴更新补贴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农机局已与县商务局联合对申请的农机报废回收企业进行初审并联合上报市农机局、商务局审批,全县已认定2家农机报废回收企业。今后,农机部门要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对老旧农机达到报废条件的,积极督促农机监理部门和农机报废回收企业开展报废鉴定和回收工作,对参加报废并新购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机户优先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提高全县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步伐和农机装备水平,改善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农业机械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推动全县农业机械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