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琴
[摘 要] 本文主要对造成玛纳斯县中低产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帮助改善低产田,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该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低产田 障碍因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64-02
目前,中低产田严重阻碍了玛纳斯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受水土资源限制,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改良中低产田,能有效提高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一、主要障碍因子
改造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主要是部分耕地干旱缺水盐碱重、土壤瘠薄、板结、漏水、漏肥等因素。
1. 农业结构不合理,致使土壤肥力下降
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9.52g/kg,碱解氮57.67mg/kg,小于60 mg/kg的面积占总土地的63.1%;速效磷小于10 mg/kg的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8.6%。因此要调整农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2. 地面坡度大,土地不平整,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类型主要有白板土和红板土,地面坡度大多在1.7%左右,土地坑洼使浇水时极易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3. 土壤板结 我县土壤大面积板结,高达55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一大半,耕层容重达1.65g/m3,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渗水和作物出苗。
4. 土层薄、漏水、漏肥
土层薄的土壤保墒和保水、保肥性能差,常引起土壤干旱和缺水缺肥,戈壁红板土和戈壁白板土就是这类土壤。
5. 重用轻养,地力下降
由于人多地少,极易造成土地分配不均,加剧了耕地轮作的困难,土壤缺乏休养生息的机会,再加上一味的追求土地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对土地投入量少,导致地力下降。
二、培肥改良措施
改造中低产田的重点是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和培肥地力,因此要治理盐碱地和培肥地力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行以改土为中心,土、肥、水综合治理的方针。
要充分运用和推广现有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走大农业、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型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积极做好综合开发的可行性调查和规划设计工作。本着节约资金,重点突破,配套发展的原则,发挥改造中低产田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
1.1 挖沟排水,完善排水系统:排水工程是改善盐碱盐地主要方法,健全干、支、斗、农多级排水渠系,从而保证灌水与排水的平衡。
1.2 加强灌溉管理,用水效率最大化,做到按作物种类、地形情况、土壤条件,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水。以细流沟灌或小畦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措施代替大水漫灌。
1.3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长期采用精细耕作的方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对作物的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自然的排水排碱,达成全面治理的目的。
2. 培肥土壤,提高农田有机质含量,使得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2.1 种植绿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熟化
定位检测的结果表明:连续两年种植小麦,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增加0.1%。由此说明种植绿肥草木栖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不重视绿肥的种植,也是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2 秸秆还田对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实践证明,秸秆还田大有裨益:a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对大麦、玉米、棉花秸秆还田的试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303%;b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c节约了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降低了氮肥的投入量和物化成本投入费用;d节本增效。
2.3 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实行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质肥料的投入。
农家肥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肥源之一,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经多年调查由于农民施用了有机肥大大提高了低产田肥力。小麦从之前的亩产250公斤提高到了现在的亩产375公斤。经过几年的改良,土壤逐步转化为灰板土,保水、保肥能力明显增强,土壤中的养份也增加了。
2.4 加强耕作制度,促进土壤风化,实行秋耕冬灌
有机肥和灌冻水配合使用,使土壤能够进行充分的风化,使得土壤充分熟化,对疏松土壤,改良结构豆邮很大帮助,有利于第二年开春的出苗和作物生长。
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大土块经过半个月伏耕后,紧实度由开始的27.5公斤滑落到16公斤,土壤容重由最初的1.53克/立方厘米下滑至1.20克/立方厘米,有助于疏松耕层土壤,加强渗水性能和透气,经过伏耕晒垡的地块对增加土壤的速效养分有一定作用。
2.5 增加投入,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生产效益
2.5.1 进行配方施肥,优化测土施肥
施化肥能为土壤提供有效养分,同时满足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从而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配方施肥不仅可以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而且也是增加作物产量,改良中低产田的重要手段。
2.5.2 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使用
农业生产实践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各有其优劣,二者如果可以配合使用,能够取长补短,达到最好的效果。由41个定位监测点看,几年来只有11个点施用农家肥,而其它30个点从未施用过有机肥。经过11个点测定分析,一般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的占多数,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的占73%,全氮增加的占46%。碱解氮上升的占46%,速效磷上升的占64%,表现都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有机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物质。如果不施有机肥或者施用甚少都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损失或降低。故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培肥地力的重要肥源。
2.5.3 氮磷配合,增加土壤速效养分
由30个定位监测点测定,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后,大多数土壤养分含量都会增加。碱解氮增加的占57%,下降的占43%,速效磷增加的占77%,下降的占23%。如果氮磷配合使用,能有效改善土壤中理化性质,土壤速效养分得到补充,增加较快。看来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是不可替代的,在提高作物产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6 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培肥地力的必要措施
土壤微量元素的分析与比较表明,由于长期种植棉花和玉米,盲目施肥并没有根据土壤的微量元素丰缺进行,大大降低了土壤中硼、锌的含量,眼中的会影响到各种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中低产田改良中,应注重硼、锌等微肥的使用量,使之达到增产的目的。
三、结论
改造中低产田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配方肥料,充分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因地制宜制定综合措施,有机肥是培肥地力的条件关键所在,以有机肥为主,以无机肥为辅才能相辅相成,合理施用化肥,这样才能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化肥的最大效益。使农业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改善中低产田,才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赵志刚. 中低产田障碍因子分析与对策[J]. 农村科技,2008,09:19-20.
[2]夏建国,魏朝富,朱钟麟,胡艳. 中国中低产田土改造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5,04:212-21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