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Flappy Bird,凭什么?
爆红的手机小游戏Flappy Bird(下坠的小鸟)应该是越南手游开发者阮哈东给整个游戏产业开了个玩笑。这款规则极度简单却又极度难玩的小游戏,在2月9日晚间,宣布将在22个小时内下线,阮哈东在推特上给出的理由仅仅是“我很抱歉,《Flappy Bird》的玩家们,22小时后我将撤下《Flappy Bird》。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在此之前,《Flappy Bird》已成了一个风靡全球的现象,连续几周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排行榜中都在首位。这也令这位29岁的越南小伙名声大噪,成了小型独立游戏开发者中的传奇人物。
阮哈东随后向媒体表示,自己只是想开发一款让人们可以娱乐几分钟的游戏,但它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太容易上瘾了,所以自己决定把这款游戏下架。他表示,自己并不想让人们一次玩上几个小时,但确实有很多玩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显然,这是一个会让很多开发者羡慕嫉妒恨的理由。
这款名字听起来像《愤怒的小鸟》,风格又有点像《超级玛丽》的小游戏,其“反人类”的罪行仅仅是由于小鸟的爬升和下坠速度都很难掌控,还不给花钱买道具,而让玩家根本没有多少通关和得高分的可能。但是,这也使得众多玩家将其当做了一场“电子竞技”,疯狂沉迷其间,以希望在他人面前疯狂展示自己游戏水准,以获得成就感。
让玩家斩获荣誉,这其实是许多游戏通用的法则,只是这款游戏规则太过简单,但难度又非常高,因此被媒体追捧,在上线半年后突然从雪藏中爆红。尽管是意外,但这个玩笑也开得忒大了,让整个游戏产业突然觉得自己精心打磨的产品,或许还没有这个一夜之间就可制造出来的游戏更高贵。至少,据坊间传闻,阮先生有时候一天靠广告费就能赚5万美元。
尽管有太多意外,但也有一个必然,那就是它真正抓住了人在游戏中的弱点—无差别竞争,仅仅靠技术和毅力来取胜。而恰恰是这个必然,用嘲笑戳中了玩家的High点和整个游戏产业的痛点。
回归本质的胜利
不能说游戏产业就没看到这一点,其实大多数游戏产品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设计的。比如,你可能刚刚还在玩的《天天爱消除》和《天天连萌》之类的游戏,它们实际上也很简单,也是靠朋友之间比拼“业绩”来刺激游戏欲望。但有所不同的是,因为利益的诱惑,一些破坏游戏乐趣的东西逐渐出现,只要花了钱就能得到各种道具。
表面上看,这些道具只起到一点辅助作用,其实不然。不少玩家或许还记得,许多年前风靡一时的《跑跑卡丁车》,花钱购买的卡丁车除了造型不尽相同外,还具备一定的性能优势。尽管这种优势可能只增加了千分之一的战斗力,很多时候还是要靠技术取胜,但仍带来了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又演化为玩家比赛花钱买道具来增强荣誉感,在他们变身成人民币玩家之时,游戏的平衡也就逐步在利益中迷失,千分之一的影响逐步开始进化到百分之一甚至更甚。最终,游戏乐趣由此消失。
不管你的游戏设计得多么复杂,有多少新颖的娱乐环境和精妙变化,但一旦花钱就能改变玩家在虚拟世界的“排名”,原本玩家期待的在虚拟世界里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也就又回归到现实世界的残酷中来。原本有的娱乐功效被金钱打破,残余的那点逃避现实的念头,也被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