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往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考古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汉代画像石的遗存脉络,其中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最为丰富。特别是河南南阳,无论是数量还是美学价值都可以称之为蔚为壮观。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和地域文化交流的背景出发来探究南阳画像石的历史成因。
【关键词】画像石;南阳;地域文化;宗教背景
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汉代的画像石无疑是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画像石是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形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得画像石具有极高的美术考古价值。在画像石中没有后来艺术的繁缛细节,没有修饰,也同时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有的只是高度夸张的形式姿态,是气势磅礴的大场面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而且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对后世的绘画和雕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以往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考古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汉代画像石的遗存脉络,其中以山东嘉祥和河南南阳最为丰富。特别是河南南阳,无论是数量还是美术研究价值都可以称之为独一无二。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基础以及地域文化交流的背景出发来探究南阳画像石的历史成因。
首先,社会经济基础,南阳处在中国南北气候带的交叉之处。所以气候温和湿润,特别适宜农业的发展。对于中国这一传统农耕文明的国度而言,南阳具备发展经济的必要基础。因此在西汉时,南阳因其所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而成为农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地区,而且由于周边的伏牛山和大别山富含铁矿,使得南阳的冶铁业在汉代发展很快。由于经济的繁荣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南阳在汉初就成为王侯的分封之地,使其成为汉代大贵族依附和寄食的地方。东汉王朝建立后,南阳又成为当时京城洛阳的陪都。因此,南阳更成为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的云集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家于南阳,南阳在东汉时有帝乡之称,大批跟随光武帝起家的王公大臣都来自南阳。中国传统的落叶归根的丧葬习俗使得这些王公大臣把墓地修筑在南阳。因此,南阳发现大量汉代贵族墓葬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当时的文化背景,汉代普遍盛行“灵魂不灭,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在整个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中国在汉代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阴阳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念,阴阳说在这个时期已经成为人们对生命共识和天地万象共存的基本认识。因此才有视死如生的哲学思考。也就是说人死后还可以感知这个世界,那么生前他所有的一切死后还可以继续享受,所以人们对死后的安排要像生前一样奢华,厚葬之风由此而起。
当整个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观都倾向于厚葬,那么作为贵族聚集之地的南阳,就自然出现大量的豪华墓穴。在这一大的历史文化影响下,那些盘踞在南阳一带的众多贵族官僚们便将坟墓建得像生前阳宅一样豪华气派。同时,由于汉代提倡以孝文化立国,加之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之下的举孝廉制度,使得就连当时一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足的中下层地主阶级和政治地位底下的商人也不惜倾其家产对其父母实行厚葬,企图以此举博得孝名,从而达到跻身仕途、升官发财的功利目的。于是南阳一带便出现了大量豪华坚固的画像石墓。画像石是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艺术形式,要寄托墓主人或者死者家属对先人的生前愿望,因此要求画像石要直接传达逝者的心理。同时由于大量画像石的需求也要求工匠要有前所未有的艺术水准。因此创作者不遗余力,倾其所能,在艺术上追求完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画像石在具体的创作中,雕刻手法的自如运用。汉画像石以石作为画面的基质,工匠利用石质本身的纹理,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运用各种刻制手法:平面阴刻、凹面阳刻、平面剔地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等手法,创作出和谐的艺术画面。无论阴阳之间,或者明与暗以及粗与细之间,还是大小、强弱、刚柔之间的对比与和谐,都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具象与抽象、人工与自然,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是绘画和雕塑的完美结合。
再者,南阳独特的地域文化位置,南阳正好地处长江流域的楚越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北方黄土文化之间,是中国传统南北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南方的浪漫主义与北方的现实主义在此地交流融合。南阳汉画像石自然地体现这一兼容并蓄文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纯粹艺术的精神。相对比同一时期山东画像石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南阳画像石的艺术气质更加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不拘细节的磅礴。
在尺幅之间显现出墓室作品特有的静谧和幽冥,在已经出土的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话传说人物与喧闹的现实人间自然的相互融合,和谐共处,但又不觉突兀。它表现出创作者对宏观和微观、神界和人界的把握程度。每一块画像石画面主题都很鲜明,布局疏朗、匀称,一石一主题,把同一内容的图像集中于一个画面,注重整体效果,取得生动的艺术效果。具有动感线条的流畅描画使得南阳汉画像石摆脱了夏、商、周三代传统的动物和植物图案的传统束缚,形成超过器物之外的形式:追求流畅的线条、强烈的动感和丰富的想象。
综上所述,南阳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结合在东汉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儒家的视死如生的文化哲学观影响下,加之楚之浪漫主义文化与黄河流域现实主义文化的交流碰撞,孕育出如此璀璨的汉画像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史鸿稳著.《中国艺术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4]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崔兰珍,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