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传统的地域文化对山东的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从三个方面以儒家文化的角度评析山东汉画像石有关“礼仪”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特征。
【关键词】儒家文化;汉画像石;“礼仪”造型
先秦思想家、政治家所说的“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是指包括礼仪、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三层面在内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狭义的“礼”则只是指其中的仪式层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礼仪”。从当今社会上讲,“礼”是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礼仪”即为礼节和仪式。
仪式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不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礼起源于祭祀中的饮食活动。《说文解字》对“礼”的解释是:“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许慎认为“礼”的原意或者说最早的礼就是指那些祭神求福的行为。通常所说“五礼”中的吉礼(主要指祭祀),凶礼(主要指丧葬),确是众多礼仪中起源较早的两部分,而这两类礼仪的形成都建立在相应的原始宗教观念的基础之上。
礼有“本”和“文”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是礼的内在特质;“文”指揖让周旋的仪式和用来行礼的各种器物,乃礼的外在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都要借助一种特定的仪式和器物来表达其内涵,礼之义寓于礼之仪、器中。离开了礼仪与礼器,礼的内涵便无从表达。
礼仪在于表现,表现又离不开造型。因此“礼仪造型”又可称为“礼仪美术”。这一概念早已被著名美术史论专家巫鸿等人加以定论。再具体地说,美术是造型艺术,它应该包括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的根本特征是造型性。造型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去影响人的情感。正如像鲁迅所说:“移人性情”、“涵养人的情思”。造型艺术对社会的作用是通过人们的意识作用而实现的。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思想意识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通过人们的意识去影响实际生活。这就是说,造型艺术不能直接改造社会生活,却能影响人的思想认识,通过对人们意识的影响和改造,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现实本身。
山东是汉画像石遗存最多的地区,按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现有十多个县市发现和出土过汉画像石。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传统的地域文化对山东的汉画像石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拟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评析山东汉画像石有关“礼仪”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特征。
一、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是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者,消化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许多思想、观念和哲学体系,并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特别是保留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学思想。浓厚的重仁学、重礼制的儒家文化观念不断地浸染着山东汉画像石的礼仪造型艺术和内在的美学意蕴。
在礼仪中,丧礼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从汉武帝开始,西汉前期的薄葬风俗为之一变。西汉初年,由于受到秦末战乱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民无遮盖,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从汉高祖刘邦至景帝,都大力提倡薄葬。特别是汉文帝刘恒,起自外藩,深知民间疾苦,处处“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在此种自上而下的薄葬风气影响下,大多数墓室装饰的画像石图像表现得十分简单稚拙,而且是以简单的线来造型,手法简练,图像处理简单,并多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形象。雕刻手法也多以阴刻短直线为主,内容多表现一些建筑厅堂之类的图纹。
东汉是山东地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诸侯王封地较多,而豪人之室更多。最重要的是儒家学说为汉代厚葬风俗的出现和盛行提供了思想上和礼制上的依据。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孝”,而对死去的祖先特别是父母的厚葬,被儒家学说看做是最主要的孝行。这对汉代厚葬风潮的形成和泛滥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求仙于生时”和“灵魂不灭”这两种信念被汉代人继承并加以发展。一个人往往终其一生的精力去追求仙境,而同时又孜孜不倦地营造自己的墓葬。1973年,山东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鲁南的苍山县西部发掘了一座古墓。其中有一则238字的题记刻在侧室门洞中央和右边的立柱上。可以说,这段题记是目前所发现对汉代墓葬建筑和画像进行系统解释的唯一文字材料。
题记以墓葬设计者的口气从对静态事物的描写转为一个礼仪过程的叙述,第一幅画像刻在西壁,表现了一队车马从渭河桥通过。遵循皇室的做法,设计者决定为画像中的骑者标上官衔,官员皆为男性并骑马过桥。同时他还刻画出死者妻妾们的形象,她们恭顺地陪伴着丈夫的灵柩去往墓地,但是妇女必须乘船从桥下过河。因为男(阳)女(阴)有别,而水又代表阴性。
当丧葬车马进到东壁时,死者的导从人员减少到家庭中的近亲。此时他的妻妾已渡过象征生死界限的河流,正乘坐专供妇女乘坐的车将丈夫的灵柩运至郊外。画面描绘她们的送葬行列到达一个“亭”前面,一位官员前来迎候拜见。“亭”在汉代现实生活中是旅行者驻马歇脚的客栈,在这里则象征死者的坟墓;而迎候的官员应当是墓葬的守卫者。在其他汉墓中我们发现墓前的石人胸前铭刻“亭长”的字样,也有着同样的含义。为了强调“亭”的这一特殊含义,设计家采用了一个常见的汉画主题,将其门扉表现成半闭半启。几个人物从门后看不见的地方探出身来,每个人手扶门扉,似乎要为死者打开尚关闭的半扇门。
苍山墓前室中的这两幅画像是对葬礼的过程描述。前一幅讲的是当地官员为死者送行,后一幅说的是死者在亲属的陪伴下去往墓地。
送葬的队伍在门扉半启的亭前终止,进入了这个“亭”(坟墓)就意味着死者已得到安葬——他在地下世界的生活也将由此开始。
二、人们仍然相信死者灵魂最快乐的住所是生前生活的家园
人们相信死者灵魂最快乐的住所是生前生活的家园。所以设计家又往往把死后的世界描绘成死者原有生活的延续,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升华。按照这一思想进行延续,在艺术中,死亡者可以获得生前所不曾拥有过的一切。死者仍在地下的坟墓中享用山珍海味的盛宴,观赏五光十色的表演及盛大的出征活动,在地下家园中并重新获得种种人生的欲望。
长清孝堂山郭巨祠画像属东汉早期作品。北壁画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出行图,以二骑二马车和两行12名吹箫、击鼓、负弓箭的骑士为前导,其后荷龙卫士2人,马10骑,随之以巨大的鼓乐车和装饰华丽的大王车。下层为三座殿阁。殿阁上层多人两相对坐,下层为王侯受礼场面。东壁画像分六层,其中有蛇身人首的伏羲氏,坐车击鼓的雷神,得胜回朝的壮观场面和周公辅成王的故事,以及庖厨场景、百戏图和杂技等。西壁上下亦分六层,其中有蛇身人首的女娲氏,贯胸国人,西王母、人身兔首人、贵族出行车骑图、贵族相遇行礼图、战斗场景、献俘场面及狩猎场面。总起来看,郭巨祠的画像石所画的内容比较丰富,以现实生活为主,兼有祥瑞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山东梁山汉墓绘有一幅车马出行图,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威势,主人的车马在“前骑”的导引下,在“功曹”、“主薄”车马的前后保护下缓缓前行。前室上层还绘有飞翔的凤鸟以及题名为“伏羲”的赤帻红服花尾的神人。画面清晰,人物各具神态,显示了较高的造型艺术。车骑出行最能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当时不同等级的官吏,使用相应的车骑、服饰。
总之,在汉代前后贵族“升仙”在这个时期被看做死后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墓葬通常设计为他们死后地下的居所,用各种奢侈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来随葬,以其满足死后的安逸生活。同时用殉葬的士兵作为他们的保护神,守护着死者来世中的“幸福家园”。从何时结束了用真人真马殉葬的历史习俗,有很多专家认为,陕西骊山秦始皇陵是一座划时代的纪念碑。
三、画像石内容丰富、有趣,画面的形态刻画常常是神话与史实相结合,形成许多半神半现实的故事
山东汉画像石可谓集图画、图案、浮雕、传拓四种美于一身。大部分地区的画像石表现内容丰富、有趣,画面的形态刻画常常是神话与史实相结合,形成许多半神话半现实的故事。神农黄帝、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孔子等画像,运用生动的感性形象来褒扬仁君、弘扬仁政。荆轲刺嬴政、蔺相如完璧归赵、二桃杀三士、管仲、苏武、齐侍郎等故事题材不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也是对忠孝节义的推崇。另在画像石作品的章法安排及故事内容的情节表现上,无论是人物、植物、动物等造型的个性特征都十分生动有趣,不但有千姿百态的变化,更有运动过程的动态分解表现,这种手法,为其后造型艺术的进步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资料。
任何一种宗教文化形态的发展,都与地理性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性特征。区域性特征是人类文化所共有的主要特征之一。山东是儒家文化传播中心,因此在山东以儒家最高伦理道德为题材的画像占据了优势。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有两种方式:在某一文化区内生成的文化事象并在该文化区内传播,是文化传播的第一种方式:区内传播。一旦这种文化事象越出本文化区而传入另一个文化区,便出现文化传播的第二种方式:跨文化传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地跨文化传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传播中的文化变异。甲地文化传入乙地,势必受到乙地文化的修订、同化,从而发生变异。任何一种异域文化的介入都不可能是原版输入,都将为当地的文化所修订、同化。
《孔子见老子》是讲述的两位学术大师见面的情景,但由于地域文化和环境的不同,因而在画面的造型表现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人物造型方面尤为突出。现嵌于济宁市铁塔寺东院东屋南墙的《孔子见老子》画面描述的是:孔子和老子都戴斜顶高冠,略为躬身,行揖拜礼。老子在右,面向左。孔子在左,面向右。老子手中柱一根拐棍,孔子手上捧一雁。这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老子、孔子之间有一个推小单轮的儿童,应是项橐。项橐上方有一飞鸟。孔子身后一榜题曰“孔子也”。他身后一人头戴似“元宝顶”帽子,个子较矮,可能是颜回。他身后有一辆四维的轩车,两马驾辕,御者坐车中,车辕向左,马伫立着。马的上方有一榜题曰“孔子车”。老子身后一榜题曰“老子”。他身后一辆马拉辎车,车上一御者。车后面三人立,前一人回头朝右,后二人面向左。辎车前方一榜,无题字。此车当为老子车。此情景是描述的老子出王都,在路上迎接孔子,以表示其对后者的敬意。东汉时期孔子的肖像在山东极为流行,这位大师及其弟子的形象几乎成了当地崇拜的偶像,山东是儒家文化传播中心,山东人崇拜孔子,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就是这样一个题材的画像,而在四川新津石棺画像石刻上,却表现的大不相同。四川新津石棺上《孔子见老子》描述的是:孔子带领着弟子去王都洛阳向老子问礼,当时,老子位居高官,孔子在老子面前深深鞠躬以表达敬意,而老子则昂头袖手,直视孔子。这里老子被描写成一位教导者,孔子在老子面前只能洗耳恭听。
由此可见,四川人以崇拜老子为主要对象,崇拜老子为人清心寡欲,专心致志于修炼长生之道的境界。
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是因为有了艺术,才有了文明,进而有了文化。然而作为精神产品艺术,终究属于人类大文化圈的范畴。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认识生活,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思考意识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又通过人们的意识去影响实际生活。所以,两汉时期大部分时间,山东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不能不说是与儒家文化通过一定的历史故事画,宣传社会美德,巩固封建秩序,而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引用顾颉刚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法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
参考文献:
[1] 刘德增.解读山东人[M].济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 [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 韩伟东,刘学连.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M].临淄:临淄齐国故城博物馆,2004
[4]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5] 解维俊.走进齐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齐鲁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民间美术研究》(09BWYJ04).
【赵娅迪,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