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杰
[摘 要] 蓝莓果实营养丰富,且有预防血管老化、强心抗癌及明目等保健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呼玛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蓝莓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31-01
呼玛县是我国最北部的边境县份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呼玛县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全年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49℃,全年平均降水460毫米,全年无霜期80—110天。素有“高寒禁区”之称。由于永冻层和季节性冻层的存在,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山湿地,天然湿地总面积105.5万公顷。湿地周边的酸性土壤湿润适中,分布大量的野生笃斯越桔、越桔、树莓、蓝靛果忍冬、水葡萄茶镳子等小浆果。野生蓝莓资源十分丰富,在60%以上的沟系内有蓝莓分布,集中分布在十二站、铁帽山、金山林场、煤矿等几处都有蓝莓的生长,我县蓝莓自然生长量较高,其产量占大兴安岭地区30%以上。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蓝莓果实营养丰富,且有预防血管老化、强心抗癌及明目等保健作用。正基于蓝莓独特保健功效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蓝莓的栽培热潮。
1. 蓝莓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为4.0-5.5的酸性土壤中。因此,建园时选择有机质含量在8%以上,pH值为4.3~4.8为最好。尤其注意灌溉用水,不能用碱性水源,最好用水库及河流地表水灌溉。土壤的pH值过高及过低,都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2、苗木栽植:栽植苗木时,选择2~3年生根系完整、枝干粗壮的大苗,可相应提高成活率。3、土肥水管理:蓝莓的根系纤细,没有根毛,分布较浅,因此对土肥水有着严格的要求。土壤疏松湿润、透气性好是蓝莓正常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蓝莓的施肥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蓝莓是典型的嫌钙植物,蓝莓对钙有迅速吸收积累的能力。在钙质土壤栽培时,对钙的迅速吸收会影响到铁的吸收而使植株失绿。②蓝莓是寡营养植物,树体对氮、磷、钾等元素需要量很低,因此施肥时切忌一次施入量过多。施入完全肥料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结合土壤及叶片分析,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一般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需氮量较小,氮、磷、钾的比例1:2:3或1:3:4。而在矿质土壤中施肥比例为1:1:1。③蓝莓对铵态氮肥的吸收比硝态氮肥的吸收要好,因此追肥提倡使用硫酸铵并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
一、野生蓝莓资源和开发利用现
近几年来,地区对蓝莓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提出了“要搞好蓝莓等10种健康食品技术开发,力争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的要求。在科技支撑和引领下,我区的蓝莓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蓝莓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 实行集约经营,促进了植株生长、保护和扩大资源。建立笃斯越桔种质资源库,制定笃斯越桔集约经营技术标准,建立笃斯越桔集约经营科技示范基地。
3. 种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对野生蓝莓的集约经营技术和蓝莓的组培快繁技术、蓝莓扦插快繁技术、蓝莓组培苗生根技术已基本掌握,
二、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野生蓝莓资源目前还基本处于粗放经营模式,产收靠天,产量受丰歉年影响波动较大,群众在果实成熟时自发地入山采收,对植株、产量影响很大。野生蓝莓集约经营研究刚刚起步,其经营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如平茬复壮后新萌枝要2~3年后方能坚固。目前引种的可栽品种只有美登,引进栽植时间较短,人工栽培还处于初始阶段,种植面积小,缺少中试环节,大面积推广栽培还要做许多工作。蓝莓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包括苗木、土壤改良、施肥和节水浇灌等,还有从种植、园地管理到采收加工都离不开科技支持。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现在对农户推广种植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已开展了蓝莓新产品研发工作,但上规模、上档次的产品比重不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处于较低水平。
三、做大做强蓝莓产业的建议
深入各乡、林场等地为蓝莓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研究、人才培训、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搞好科技试验示范。围绕野生蓝莓的抚育技术;二是通过基地建设,加快技术探索,及时为全区蓝莓高产高效种植提供关键技术指导;加大蓝莓产业科技投入。解决蓝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及农户。蓝莓生产成本较高,农户生产蓝莓需要较多资金。政府应出台政策对生产蓝莓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或补贴政策,调动农户生产蓝莓的积极性。扶持龙头企业,我县蓝莓产业发展应两条腿走路。一是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现有野生资源;二是引进适于我区条件的海内外优良人工品种和选育驯化当地优良品系进行人工种植。
我县蓝莓集约化经营应结合本地实际,相对温暖的气候和相对广阔的土地大力开展人工种植;“北用”就是利用北四局相对丰富的野生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以人工种植为补充,大力开展集约化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就是利用现有的零散的野生分布面积为基础,以恢复性补种、人工种植两种途径为手段,逐步扩大种群面积和种植面积;以保护和人工种植为主,开发利用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