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梅
201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 但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回落,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数据一出,不少媒体评论人、经济学家立即表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悲观,一些较为中庸的人则用“谨慎乐观”这样的字眼,有人还把政府新启动的投资计划解读为防止经济急速下滑的新一轮刺激政策。
数据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回想2007年,中国股市在当年创下了6124点的历史性高点,而GDP、人均GDP、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在这一年创下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2008年之后这些指标转入下行。2009年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回到11%左右,但2007年的高点仍然没有被超越。深入产业层面,可以看到钢铁、煤炭、重型机械、能源、金融类企业的利润率也在2007年达到了行业顶峰。毋庸置疑,这些行业支撑了中国经济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这些行业代表的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以规模扩张、高能耗、高污染和垄断为特征。然而,这种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因此,2007年之后,经济放缓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数据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状况,当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因素不复存在,数据自然就“不尽人意”了。然而,判断基本面的好坏,还要了解现象后面的故事:那些“高大上”的行业走入了周期性低谷,开始通过转型或再研发来谋求发展;与此同时,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但尚未形成气候;国有企业在深水区的改革也刚刚开始……换句话说,经济放缓的背后是一个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创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在处在结构转型和产品研发期的企业能够产生高利润,当然也没有理由要求一个经济体一直在高位运行。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经济一放缓就想到用刺激手段,中国哪有时间和空间来完成经济转型和推进改革呢?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理的治国思想能不能得到践行,政府的信用能否经受住考验,最后還是取决于政府有多大决心深化改革。只要改革能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是向上的。
当今的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在向高级阶段迈进: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航天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也有所突破,在工业制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人才,由于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基本面条件在一个政治稳定、秩序良好的社会中,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今年四月初,不少地方政府宣布启动投资计划,顿时让社会各界变得不安,害怕中国又要进入一轮靠投资刺激的“增长陷阱”。种种猜测,一时甚嚣尘上。其实,观察各地政府的投资结构,可以发现一些明显变化,投资更多转向了环保、民生和市场环境建设方面,这其中传达出了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