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
台儿庄是一座英雄之城、文化之城,大战文化、运河文化、鲁南民俗文化在这里交融交织,互动互生。座落在古运河畔、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毗邻的贺敬之文学馆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之窗。该馆全面介绍了贺敬之的人生历程,以及辉煌的文学成就,生动地表现了一位诗人,歌剧作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风范。如今的贺敬之文学馆已成为全国权威性的文学研究基地,是宣传党的文艺思想、路线方针,宣传革命文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文学创作新秀的一个良好阵地。
一、文学馆建设情况
贺敬之文学馆主体建筑为三层仿古式风格,建筑面积 1800 平方米。古朴典雅,设有展览厅、影视厅、书库、书画厅、讲习所、资料室、贵宾室等。楼体洁白无暇,楼顶为金黄色琉璃瓦,飞檐展角。四周廊庑环绕,青石栏杆上锩刻飘逸俊秀。整个建筑气势宏伟,书香四溢。正门上方以将军红大理石砌面,“贺敬之文学馆” 6 个镏金大字由全国书协副主席王学仲先生书丹。他还为该馆撰写一幅楹联:“缪斯出峄邑,千篇佳什藏梓里;壮采洵诗豪,一代强音壮山河”,诗妙书佳,堪称一流。
进入正门是序厅,厅内正面的红色大理石基座上,立着一尊贺敬之塑像,神采奕奕,目光深邃.背景是延安宝塔山、台儿庄翠屏山、黄河、大运河、钱塘江大潮浮雕,意为出生在大运河畔翠屏山下的贺敬之,向往革命奔赴延安,成长为一代文艺大师,讴歌祖国大好河山。体现了“一滴敢报江海信,百折再看高潮来”的豪情壮志。展览内容分为“唤潮放歌”,共分6个部分,即翠屏育雏、奔向延安、辉煌成就、卓越贡献、故乡情缘和明月皓空,集图片绘画、实物藏品、雕塑模型、手稿原著为一体,动静结合,布局合理。
二、文学馆对文化阵地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文学馆带动下,台儿庄区积极进行文艺精品创作,先后成立了运河文化研究会、摄影协会、舞蹈戏剧协会、音乐协会、京剧票友协会、作家协会、收藏家协会等12个协会,发展会员1000余人。创办了《运河》、《运河文化研究》、《台儿庄古城文化研究》等大型文学刊物。先后培养、引进各类文艺创作人才800余人次,推出了一批体现古城特色、旅游特色、非遗特色、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
(一)依托文化品牌,强化文艺精品创作。歌曲方面,《不想和你说再见》获山东省第十届“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李众作词、孟庆云作曲的《英雄台儿庄》已入选全国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指定曲目,并参演《唱响山东》等综艺晚会,下步将利用2013年全国少年儿童卡拉OK大赛落户古城之机进行重点推介;韩波作曲、吴承鉴作词的《美丽的台儿庄》,在台儿庄广为传唱,并在网上热播。电视专题片方面,大型民俗专题片《梦回台儿庄》,开创了我市以电视形式展示地区风土人情的先河;央视《城市一对一》栏目播出了“中国枣庄•波兰华沙专场”;央视《海峡两岸》栏目播出了走访抗战故地台儿庄专题;由著名主持人陈铎担任解说的《台儿庄纪事》已在台湾播放。影视剧方面,在配合大型电视连续剧《台儿庄》拍摄的同时,积极与广西电影集团、美国HBC国际公司对接合作拍摄影视剧事宜。
(二)繁荣旅游文化,打造特色节庆品牌。大型实景演出《乾隆巡游台儿庄》,已成为古城旅游的一个重点演艺项目。积极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合作打造抗战题材大型史诗舞台剧《英雄台儿庄》。结合非博会的举办,古城连续开展了中华演艺月、中华美食节、中国功夫节等主题节庆活动。为更好推介运河湿地等,根据季节变化,组织开展了运河渔灯节、桃花节、四季涛沟河、湿地篷客节等活动,其中,湿地篷客节入选第三届中国节庆创新品牌名录。
(三)挖掘运河遗存,推出非遗特色表演。自主创作的舞蹈《鲁南花鼓》在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获得银奖,并入选第二届非遗博览会闭幕式晚会。景点引进了南狮表演,深受游客欢迎,中央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运河大鼓、渔鼓、柳琴、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创作了鲁南风韵系列表演剧目,在古城内长期驻演,使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文化引领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经过4年多的规划建设,台儿庄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不断发扬壮大,“百庙、百馆、百艺、百业”展现出古城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空间。台儿庄被誉为运河文化活化石、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东方古水城、中国唯一的二战纪念城,因而成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首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台儿庄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古城文化产业园,现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美国HBC、上海圣博、正大环球投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文化产业项目合作事宜。依托古城文化产业园,与山东大学签约软件服务外包项目2个,总投资2000万元;运河文化学院正在立项,并与山东大学等高校洽谈合作,引进相关院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形成集教学、实践、培训、创作于一体的产业模式。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二)文化引领创造财富。2011年之前,全区酒店旅馆只有600多张床位,现在已经突破6000张,正在建设中的五星级酒店达到5家。文化旅游迅速带动了台儿庄服务业的强势崛起。今年一季度,台儿庄区三产增加值完成11.37亿元,增长17.1%,占全区GDP比重达到28.5%。文化引领文明建设,努力建设适宜人居的生态文明之城。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文化的带动下,台儿庄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其中服务业投资占比达57.9%;金融机构贷款、新增存贷比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实现了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以文化古城为龙头,带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文化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港航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抓手,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纺织、造纸、机械、建材等产业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八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很大成效。2013年,全区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外贸进出口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城乡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民生得到较大改善。确定的“36件惠民实事”得到较好落实,一方面弥补了历史欠账,另一方面增强了全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13年,全区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4%,高于全省、全市平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在文化带动下,毁于战火的台儿庄奇迹般重建,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文化正成为强有力的引擎带动538平方公里的台儿庄走上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台儿庄正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向文化自强迈进,“爱国爱乡、开放包容、诚信尚德、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正在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