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写作中的语言通俗美

2014-04-29 17:41张玉福
新闻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讯语言

张玉福

摘要:在通讯写作中,适当运用惯用语、谚语、俗语、歇后语、广告语、顺口溜,以及准确使用成语典故,能够增强通讯报道的可读性、感染力。只有用丰富的群众语言来表达,才能把通讯写得有声有色,富有“通俗美”。

关键词: 通讯 语言 通俗美

作为一名记者,当拿起笔来写通讯的时候,总想写得既有力度、深度,又有文采,总要搜肠刮肚、费尽脑汁,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写在通讯之中。以为只有这样,文章才美,才有水平。其实,“文贵质朴”,朴实的群众语言才有美感,也就是通俗美。通俗并不等于肤浅,是因为它把高深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能够打动读者,增强亲和力。那么,怎样使通讯写作语言达到“通俗美”呢?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运用惯用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482页对惯用语的解释是: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如“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等。

适当运用惯用语能够增强通讯的可读性。像把工作互相推诿说成是“踢皮球”“扯皮”,把迎奉上司说成是“拍马屁”,把工作辞退说成是“炒鱿鱼”,把官升的快说成是“坐直升飞机”,把内部不团结说成是“窝里斗”等这样的惯用语,都能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主题。

刘衡在《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中(见《中国优秀通讯选》下卷第617页),就用了许多惯用语:

我说“鸭姑娘,你小小的年纪,一年收入九千几,本事真大!”她对我说:“哪里哪里!我一只巴掌拍不响,这九千多元是我们一家子5个劳动力合起来挣的……手拿一杆金枪,脚踏一叶扁舟,当上了‘鸭司令……”妈妈告诉我:“‘鸭子虽小,浑身是宝,国计民生不可少……原来鸭子有很多地方像人:年轻的鸭子喜欢打扮,穿得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年老的鸭子灰不溜秋,老里老气;公鸭体格魁梧,毛色鲜艳;母鸭小巧玲珑,十分朴素。有蛋的鸭子像人怀了肚子、尾巴拖下来,走得慢;没蛋的一身轻松走得快。有病的鸭子不想吃、不想动,没病的东咧咧、西咧咧,嘴巴不肯歇一歇……

在以上这段文章中,作者接连使用了“一只巴掌拍不响”“当了鸭司令”“花里胡哨”“灰不溜秋”“老里老气”“怀了肚子”“东咧咧、西咧咧……”等惯用语,效果极佳,一个活泼可爱的放鸭姑娘跃然纸上。

引用俗语和谚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240页对俗语的解释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503页对谚语的解释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风后暖,雪后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俗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大多反映了人民的心愿,记录了社会生活和人生经历,言简意赅,道理深刻。如果在通讯写作中恰当引用,就会使通讯产生美感。

2014年春天,笔者曾采访过一位种粮大户,看到他正在往田地里送农家肥,我就问他是化肥效果好还是农家肥效果好。这位农民笑了笑对我说:“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我又问他种地有什么诀窍?他回答:“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我说今天的天气可不暖和啊?他看了看风向,说:“是啊,今天刮的是北风,‘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嘛。” 随后笔者又走到一位正在播种小麦的农民跟前,问有关小麦的田间管理以及注意事项,这位农民说:“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种子下地,管理上马”“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从以上采访中,笔者学到了一些农谚俗语。后来,在采访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时,他们都有本行业的俗语和谚语,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端谁的碗,属谁的管”“人要脸,树要皮”“官不打送礼的,狗不咬拉屎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等等。

在30多年的新闻写作生涯中,笔者曾多次将一些俗语和谚语应用到通讯中,增强了通讯语言的表达效果。

穿插歇后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439页对歇后语的解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点灯笼——照旧(舅)”。

别小看歇后语,这是所谓“高雅”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文章中穿插使用几条歇后语,其“通俗美”更是活灵活现。因为它包含了群众的智慧。当然,歇后语在通讯中穿插运用,也要讲究场合,不同的场合适应不同的歇后语,才能使通讯生辉。比如,形容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成绩突出的,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形容祸从口出的,可用“噘嘴骡子卖个驴钱——贱在嘴上”;形容蛮横霸道的,可用“老狗熊打立正——一手遮天”。

话说回来,歇后语如果用得不恰当了,那就有失大雅了。比如有一村民丧父,一好友前去吊唁,对孝子说:“哥们儿,别太伤心,你要节哀,千万不要坛子里放屁——想(响)不开。”这个歇后语就不该在这种场合用,弄得人们非常尴尬。

巧用顺口溜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1224页对顺口溜的解释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等,纯用口语,说起来很顺口。

如果在通讯中巧妙的运用顺口溜,更能产生美感。笔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被采访对象用顺口溜形式作答。在“吃大锅饭”的年代,群众的顺口溜是“玉茭面当干粮,鸡屁股当银行”;在形容发家致富方面,群众用的是“要想发家快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时下在形容反“四风”取得的成绩时,则是“饭局少了,肚子小了,小秘跑了,夫妻好了”。

在通讯写作时,巧用顺口溜,的确能产生“通俗美”。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文中,作者就巧用了两句顺口溜:“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这些顺口溜较强地反映了焦裕禄带领群众,靠自己的一双手同风灾、涝灾、盐碱斗争的感人事迹。

有人认为,群众的顺口溜是耍贫嘴,写通讯引用顺口溜则有伤大雅。其实,恰如其分地引用顺口溜,只能给通讯添彩。当然不能用得太多,凡事都得有个“度”,超过了“度”当然就不美了。

“客串”广告语

当下的广告语创意十足,有些广告语妇孺皆知。在写通讯时,如能巧妙地使用一些广告词,也能产生通俗美。

笔者曾采访过一个经理,他善用广告语回答你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当问起他的事业时,他说:“只要是他想干的事,那就是‘跨上轻骑,马到成功!”当笔者问到他们的夫妻感情是,他又说“农夫山泉,有点甜!”当问到他的健康状况时,他说:“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在生活中,不光是这位经理善于“客串”广告用语,好多人也常常是这样。因为现在电视已普及,一些生产厂家无时不在电视上做广告,时间长了,广告词已将群众的耳朵磨出了“茧子”,他们熟能生巧地套用或“客串”广告词来用于日常语言交际是自然的事。当然,我们在写通讯时,不妨在合适的时候也来上一两句,那么文章就显得生动活泼了。

善用成语典故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简洁而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的特点多是由典故演绎而来。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黔驴技穷”等等,大凡包括通讯在内的文章,作者都会使用成语。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则多用成语。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则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中的项羽。文中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见四面的汉军里都是楚人的歌声,疑心楚国的地方全被刘邦占领了。后来,人们也多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其实,我们搞新闻工作的人,在写通讯时还经常用到格言、警句和名句,在这里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在通讯写作的实际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通讯语言达到“通俗美”的效果,一是要“通俗”而不能“低俗”“媚俗”和“庸俗”,要大俗大雅,俗中藏雅。如“俗”不达意,则会让读者感到“俗不可耐”。二是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情境,如果一味地“俗”起来,信口开河,“俗语”连珠,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三是要“按需分配”、文为心声,只有在描写诚恳、朴实的人物时,记录他们通俗的对话,才能自然生动、亲切感人。否则,通讯写得再“俗”,也产生不了美感,只能是牛鼻子插大葱——装象(相)。

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语言。只有用丰富的群众语言来表达,才能把通讯写得有声有色,富有“通俗美”。

(作者单位:达拉特报社)

编辑:徐 峰

猜你喜欢
通讯语言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本期通讯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讯之星:王宁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通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