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莹
[摘要]巴洛克时期装饰音的运用已经达到古钢琴艺术的顶峰,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很多人认为装饰音就是指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其实不然。文章将从巴洛克时期盛行的两种风格的装饰音进行讲解。
[关键词]装饰音;洛可可;巴洛克
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音乐中,存在着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风格并存的情况。在装饰音运用的类型、特点、演奏等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装饰音的运用上,洛可可风格显然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洛可可风格兴起于巴洛克晚期的法国,受建筑中装饰艺术的影响,它并没有完全延续巴洛克风格,而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独立的风格。
洛可可风格音乐清新、精致、乐思短小,注重微小细节的把握。装饰音在乐曲中的运用非常频繁,作品由几个细小的乐思所构成,旋律在发展中一般是采用级进或是近距离小音程跳进,整部作品就像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洛可可风格的音乐在调性上摒弃了以往复杂对位的复调音乐为主体的音乐发展手法及单一主题的结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旋律声部单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为辅助和陪衬的主调织体音乐。音乐创作的思维也由以往的注重横向旋律线条发展转为纵向的和声性思维,追求短小、精致、动机经常重复出现的效果。这些“微型动机”不断地重复将旋律分割得极其精致,形成洛可可风格特点。
在从库普兰的这首作品开头的片断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主题都是由不断重复动机的音群所组成。开始的四个音是主题的动机,它短小精致,紧接着动机重复,加深了动机的印象。后面一句是动机的发展。第四小节后半部在写法上同前一句相同。整个段落是由两个各为四小节对称的乐句组成的,段落上体现了一种对称的和谐。在这八小节中,动机原型出现了四次,在动机原型上进行展开出现两次,如此频繁短小动机的出现,决定了音乐虽然在表现音乐气势、境界方面有所局限,但在情绪上比较轻松、活泼。
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看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实例:
在这个音乐片断中,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它与上例库普兰音乐的不同。它的句子是十分悠长、不断延续的。在声部的对位进行中,可以看出原本已经很连贯的单旋律中由于四分音符的运用使乐句还有短暂的停顿,而低声部晚一拍的进入,与高声部在四分音符的位置形成了一种补充,在听觉上极大地弱化了四分音符所带来的停顿感,使音乐整体上形成一种连绵不断向前运动的形式。
从这两个片断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可以表达内心情感的长线条的音乐语言,洛可可风格的音乐展现出来的大多是一种轻松、无忧无虑的气息。
在装饰音的运用上,两种风格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洛可可风格的装饰音与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洛可可风格强调一种精致的美,装饰音是必不可少的。洛可可风格对于装饰音的运用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极致。它已经成为作品整体性风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装饰性的作用。
在上例片断中,每一小节都会有装饰音的出现,甚至连续出现两到三次,可见装饰音在洛可可风格的音乐中使用的频繁程度。
这就说明,在洛可可风格中,装饰音不仅是作为一种装饰手法出现,而是特定风格的体现,成为作品艺术审美趣味的保证。如果把作品中所有的装饰音全部去掉,旋律会立刻失去它特有的艺术效果,并且完全失去了它本身的风格特征。
对比洛可可风格和巴赫的作品片断从谱面上就能直观看出巴赫作品所使用的装饰音远远没有洛可可风格作品使用的频繁,并且我们把上例第一小节的装饰音忽略会发现它丝毫没有影响作品的情绪、风格,只是起到了为旋律点缀装饰的作用。由此可见,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中装饰音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第二,装饰音的演奏形式。巴洛克风格装饰音的演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即兴演奏和通奏低音的盛行,演奏家们经常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理解来加入和演奏装饰音,有时即使作曲家表明装饰音但实际演奏也没有统一标准。而到洛可可时期,为了追求完美的装饰艺术,作曲家精确地记录下每种装饰音的实际演奏形式,并要求演奏者要严格按照作曲家的记谱进行演奏。这样就使得装饰音的演奏开始规范化、统一化。
总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具有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两种不同的形式,而这两者中装饰音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形式,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读者认识并了解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浅层次地掌握区分和识别两种不同风格装饰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