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沪港通

2014-04-29 07:24仲品
中国西部 2014年6期
关键词:交易所期货香港

仲品

酝酿多年的股票市场“沪港通”终于尘埃落定,年内,两地合格投资者便可畅行其间了。而牵涉面更广、更为复杂的期货“沪港通”,也在进一步发酵中。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4月在股东会表示,未来不排除会与深圳交易所及其他内地期货交易所商讨类似的互联互通安排。

上海期货交易所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承袭了证监会的意思,“当前,证监会要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地做好股票市场‘沪港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商品期货市场,证监会一贯高度重视两地的合作,与香港证监会等有关方面建立起了沟通协调机制。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CEPA的要求,积极研究深化内地与香港商品期货市场合作的路径和方式,推动两地期货市场共同发展。”

两地高层皆有推动期市互联互通的意愿。由此看来,期货“沪港通”的启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沪港通”商品期货的期待

说到商品期货,不得不回顾一下香港商品期货发展的历程。19T7年开始运营的香港商品交易所——香港期货交易所的前身,曾推出棉花、原糖、黄豆和黄金四种商品期货合约,但基于当时香港和国际参与者对此类期货合约需求不大,商品期货交易在1981年至1999年间陆续被终止。

2012年12月,港交所把拥有135年历史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收入囊中。

当时,不少人并不看好商品交易在香港的发展,李小加曾公开向媒体表示,“有人认为香港不适合搞商品交易,既没有市场需求,地价又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LME本身具有巨大的全球影响力、品牌效应和产品的开发能力,能作为今后商品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中心,并支撑香港这个平台的建设。

“希望用LME帮助内地商品市场国际化,同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得到我们自己的—部分,其实有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思。”李小加曾表示。

广阔的内地商品现货市场或是港交所收购LME的底气和目标。业界人士表示,港交所能顺利收购LME,主要归功于其打出的“中国牌”。

世界人士表示,中国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的头衔,中国的需求约占全球金属消费的42%,但估计和中国有关的交易仅占LME的20%~25%。中国内地市场空间很大。已归入港交所旗下的LME在维持及提升现有业务模式基础上,还计划扩大在中国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业务据点。

然而,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交割仓库“难产”后,LME至今未能在大陆拥有交割仓库,或将影响其进程。

“港交所目前要在大陆设立交割仓库很困难,因为涉及到国内商品定价权的问题。”倍特期货分析师康黎告诉本刊记者,要开启商品期货“沪港通”,首先要解决交割的问题;其次,香港要把商品期货交易的平台搭建好;此外,还有资金管控的问题、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问题需解决。“这些都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路还很长。”

李小加也曾公开对媒体表示:“目前,商品通只是一个概念,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港股票市场由引入H股发展至互联互通,用了二十年时间,期望商品市场可在五年时间内达成与股票市场相同的成就。港交所希望将来与不同的交易所在商品业务方面合作,不只限于上海的交易所。”

然而,尽管内地交割仓库迟迟未能落实,港交所却并没有停止开通商品期货的步伐。

4月22日,港交所宣布推出铜、铝、锌和动力煤期货合约,采用现金结算,并计划在年内正式上市,跨出了第一步。

“现金交割可规避实物交割的基础设施问题,先把产品上线是个姿态。但没有实物交割,一些想交收实物的贸易商可能不会参与,合约影响力要打折扣。”上海某业内人士在接受公开媒体采访时表示,“但假如互联互通落实,那么内地期交所众多品种将登陆港交所,并化竞争为双赢,对活跃内地长期封闭的商品市场意义重大。”

此外,港交所首次公开披露了香港与内地实现商品交易“互联互通”的战略步伐。

第一步是把现有的LME合同引入香港;第二步是把内地交易所现有的一些国际化合同在港交所挂牌;第三步则是把港交所的一些国际化产品实现在内地交易所挂牌;最后是将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引进去和带出来。

一方面,港交所对商品期货“沪港通”热情澎湃;另一方面,不少内地业内人士对此却兴趣寡然。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期货炒家表示,现在谈期货“沪港通”还太早,目前不太关注。“香港商品市场很小,目前还没有商品期货,而大陆的期货业在很多领域都是全球最大的,在商品期货领域,两地的体量甚为悬殊。所以,开启期货沪港通对香港金融市场利好,但对内地影响甚微。”康黎告诉记者,期货“沪港通”对内地而言,象征性意义更大,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国九条”释放期货新机遇

“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逐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加强跨境监管合作。”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称为“新国九条”)提出。

国际金融研究员、香港资深财经评论员梁海明对此解读为,这是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铺略,相信人民币在5年内可能实现自由兑换。

如此,制约商品期货“沪港通”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问题也将逐步松绑。业界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商品通”加快进程。

此外,业界人士呼吁,从“新国九条”和实际市场需求出发,在港股通的推进过程中应加入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标的来有效管理市场风险。香港与大陆未来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面将越来越宽泛。

粱海明表示,国务院的“新国九条”,鼓励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境内外交易所市场连接,这对香港意义重大。境内机构“走出去”往往先选择与国际接轨的香港,再走向欧美。只要香港发挥国际化优势,当好国内金融改革实验场角色,未来有更多境内企业前往香港,有助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新国九条”带给期货业的不仅仅是“沪港通”进程的加快,倍特期货分析师袁恒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新国九条提出的商品金融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均是重点大产品创新,具有突破性,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积极性,并且让我国风险管理市场建设向更深、更广发展;其次,‘新国九条鼓励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在对冲风险的前提下参与衍生品市场,这会扩张期货市场的参与人群,扩大市场规模,优化投资者参与结构;最后,‘新国九条支持期货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扩大业务范围,优化客户结算资金存管模式。这相当于给了期货公司一颗定心丸,让期货公司在推动多元化发展,开展创新业务研究的时候更有底气。”

此外,“新国九条”提出“实施公开透明、进退有序的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管理制度,研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交叉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积极支持民营资本进人证券期货服务业。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司控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混业经营是国际大趋势。“其实,混业经营就是让期货公司拥有了一个参与大金融市场的通行证。期货公司由此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向现货、基金、场外交易等方向发展。”袁恒之表示。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在接受公开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混业”等相关顶层设计为期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但将这一瞳憬变成现实需要一个过程,业务延展空间还需要后续细则的出台。

“机”往往是与“危”伴随而行的。某业界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混业经营将带来大一统的金融格局,给期货公司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在未来资本市场更为复杂的局面下,期货公司不能靠单纯的外延式扩张,而需要找准自身定位,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中国衍生品市场站到了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起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期货业协会兼职副会长、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军向公开媒体表示,期货公司可初步确立五大转型方向,分别是向风险管理机构转型,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向国际化转型,向金融衍生品服务商转型和向互联网金融转型。

猜你喜欢
交易所期货香港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国内尿素期货小幅上涨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香港之旅
生猪期货离我们还有多远?
展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