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凝力,建设岷江干旱河谷绿色长廊

2014-04-29 00:44中共茂县县委茂县人民政府
中国西部 2014年6期
关键词:茂县河谷长廊

中共茂县县委茂县人民政府

抢抓机遇,整合项目

通过对县情资源禀赋,特别是对“5·12”地震破坏生态引发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再分析、再思考和再定位,茂县找到了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那就是要依托自然生态禀赋,树立大资源、大整合的理念,以岷江为纽带,把碧水、翠山和羌寨村融为一体,让羌族民风、自然风景和现代文明紧密相连,探索一条集统筹城乡、生态发展、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发展新路。

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富县”的主导思想,茂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落实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效应,积极整合长江中上游生态功能区植被恢复、灾后重建、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强县等项目资金,打出了一套具有茂县特色的生态建设组合拳。一是抓长江中上游生态功能区植被恢复政策机遇,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每年度314.89万亩的森林管护任务,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88673-亩,封山育林2167万亩,飞播造林1.9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6.15万亩;年落实资金4500余万,带动全县人均增收300元。二是抓灾后重建政策机遇,落实了29万亩林草植被恢复建设和6万亩大熊猫栖息地修复的建设任务并进行成果巩固,落实项目资金8569万。三是抓林业产业强县政策机遇,建立以花椒、核桃为主的特色干果基地8.3万亩,1.08万亩核心示范区,落实涉农项目资金502两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产业上获得2073元收入。四是抓旅游二次创业机遇,采取分片、分段、分线的管理措施,对2010至2012年度国家重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项目植被恢复工程进行提升建设和管理养护(完成凤仪镇周边山地植被恢复治理4829亩,岷江、黑水河及涪江沿岸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建设里程170公里;高半山植被恢复44万亩),每年落实项目资金1200万。以上系列生态工程涉及资金每年达8千余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过500元。经过持之以恒的建设,干旱河谷如今已显现出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景观。

因地制宜,统筹布局

茂县“以分类布局协调发展为蓝本,以点面结合整体联动为方式,以生态文明永续发展为主线,以生态旅游富农增收为目标”契合阿坝州打造全域景区,促进旅游二次创业的部署,统筹天保、退耕、灾后重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项目,重点沿国道213线、省道302线逐步辐射、延伸、打造干旱河谷绿色长廊。采取以县城为中心向沿线村寨延伸、以公路为基线向上下边坡延伸、以重点地带向边缘辐射的方式,形成“点、线、面”分片实施,整体联动。经过茂县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在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天然林区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海拔高、劳动力少、耕作条件差的地方实行高半山植被恢复工程。干旱河谷绿色长廊的打造使茂县干旱河谷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修复。

做实前期,科学谋划

本着“尊重自然,打造精品,科学为本”的工程实施理念,茂县在工程实施中实事求是调研规划。一是科学调查,根据项目开展的战略部署,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实施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查明立地条件,初步规划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点撒播实施方式。二是科学规划,在调查的基础上聘请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等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和规划,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选择树种及灌草,因地制宜规划育林措施。在高半山植被恢复工程中,明确提出选择抗逆性强、耐干旱的岷江柏、沙棘等乡土树种上山栽植,为了提高成活率,部分工程全部使用容器苗上山。三是精心编制方案,结合前期调查和规划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各环节任务量和所要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建设环节的质量和要求。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

茂县县委、县政府总揽全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流程管理,扎实推进干旱河谷绿色长廊建设。一是强化流程管控。工程从苗木、栽植、管护进行全流程控制管理。在苗木环节,从苗木采购到栽植,严把产地关、植物检疫关、运到验收关、品种质量关。在栽植环节,派技术人员蹲点包片,跟班作业。对项目建设从整地、打穴、栽植、灌水、管护等备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在管护环节,落实专门的管护人员,对栽植的树木适时进行浇灌、病虫害预防、抚育、修剪等养护措施。二是优化考核机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及考核办法。将工程建设成效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与乡镇主要领导政绩和提拔、任用挂钩,同时推行项目建设终身责任追究制。三是构建宣传机制。干旱河谷生态长廊建设是一件事关民生、人民福祉的大事,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并为之努力。县委、县政府通过构建人员培训、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视、制定“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等多渠道宣传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保护的热情。涌现出诸如牟托村、甘清村、坪头村、杨柳村等生态建设的典型。坪头村成效尤其显著,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四川省绿化示范村”荣誉称号。四是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公开标准,推行阳光操作:公开苗木质量标准,做到采购、起运、到场验收规格质量公开化,杜绝不合格苗木栽植现象;公开施工现场技术标准,做到施工方、技术人员、工程监理按技术标准进行工程施工监督;公开项目验收标准,组织专门的工作验收组,采取“GPS”与人工实测的方式对建设任务量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验收要求的,限期整改或扣减其工程量,做到“工作落到实处、钱花到明处”。

在实施干旱河谷绿色长廊项目建设中,茂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优越性,感受到生态建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得到提升,广大群众也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实惠,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未来,茂县将一如既往地建设和维护绿色长廊,以阿坝州全域景区,旅游二次创业战略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夯实茂县林业生态屏障地位,敞开展示羌族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文明的窗口,拓展县域经济特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茂县河谷长廊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恐龙河谷:奇妙狂欢城
恐龙河谷:拯救蛋宝宝
A new species of the endemic Himalayan genus Liurana(Anura,Ceratobatrachidae)from southeastern Tibet,China,with com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reproductive biology,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enus
河谷里的精灵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