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让乡村与童年更近

2014-04-29 00:44盛湘颍
农家书屋 2014年7期
关键词:养儿家长孩子

盛湘颍

“窗户的灯光照着院子,鸡鸭狗兔羊都安安静静,天天坐在我腿上,我抱着她。村子里有说话的声音、狗叫声、电视响声、蟋蟀叫声,还有烧火的烟味、做饭的香味,泥土的湿味。过两天我们就可以去西瓜地买西瓜,种白菜和萝卜……中秋节我们可以看到清清楚楚的月亮……冬天烧土暖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炉子里烤我们自己种的红薯。”

在新近出版的《下乡养儿》一书中,冯丽丽以日记形式记录了她和丈夫带着女儿天天搬到京郊农村,用亲近自然疗法治愈家庭的失败与伤痛的故事:因孩子恐惧上学,连睡觉都怕,跟校方沟通、接受心理辅导都无果,这对夫妇辞工下乡带孩子,在农村呆了4年,最终让孩子找回快乐,返城读书。

其实,即使没有这本书,“下乡养儿”的话题,也让不少为人父母者有着参与讨论的热情。课业负担的沉重、日渐污浊的空气、不再安全的食物,让人想念乡村的迟缓与清洁。可以说,“下乡养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育儿可能,却也是一场奢侈大胆的行为。无论是几年前北大MBA夫妇带女儿隐居终南山,还是最近武汉7对父母带孩子回农村自教的现实案例,下乡养儿既是一个热闹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武汉山村:7对父母的选择

“下乡养儿”对成日困于城市车马喧哗之中的家庭,很有吸引力。下乡识野趣,亲近大自然,关心粮食和蔬菜,不仅符合孩子的天性,对成年人也是一种愉悦的生活体验。正因返璞归真,回归了乡土的朴素人情,冯丽丽夫妇才找到了更符合孩子天性的成长环境,孤僻、胆小、沉默的孩子,重新回归自然、健康的成长状态。

冯丽丽一家在京郊山村居住了四年;无独有偶,一年多前,武汉也有7对父母将孩子从武汉市区带到黄陂区木兰乡,他们在一个小山村找到一所废弃小学,改建成集住宿、学习一体的场所后,家长充当起老师,闲时就与孩子一起开荒种地。

这7家家长是好友,平时总带着10个孩子在一起玩儿、读书。孩子长大后,大家觉得在城市奔波相聚浪费时间,顾及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便萌生了搬到农村去住的想法。

他们选择的这个山村并不封闭,村里建筑整齐漂亮,村边小河潺潺,周遭小山环绕。合伙租下村中一所偏安一隅的废弃小学,简易装修后,大家便从城区搬来安营扎寨;除了偶尔利用周末回城度假,多数时间都住在村里。

宿舍楼后院,是家长带着孩子开垦的菜地,白菜豌豆长得郁郁葱葱;厨房里堆放着有机稻米和周边村民送来的南瓜。“过简单的生活,只吃素食,穿最普通的衣服,一个月有300元钱就够了。大家彼此关系单纯,每晚8点就上床睡觉,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一位妈妈说。

在山村,孩子们的教育全由家长授课。早晨7点半起床,吃过早饭,孩子们坐在蒲团上,诵读四书五经;之后,大些的孩子学数学、书法课程,数学课主要由游戏和故事等手法构成,讲求实用性。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就是玩。每周五,孩子都要去周边小山“探险”,摘野花找石头。周六有一节英语课,跟老师朗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的天性,尽可能给他们自由,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我们想给孩子们提供的生活。”一位妈妈这样解读她心中的“世外桃源”。

在山村,孩子们有专门的图书室,摆着教育、科学、绘本类书籍。孩子们没有考试,但也有任务,是跟家长一起刷墙布置教室、填埋垃圾、种菜浇水等,大点的孩子自己手洗简单衣物。“很多人以为教育就是上学考试。而我们认为,让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劳动、读书,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们可以在自然中学习,从模仿父母中学习。”家长之一万老师说。

下乡养儿利弊何在

据了解,武汉7对父母中实际常在乡村陪伴孩子的多为母亲,父亲在城市赚钱养家。这些家庭有的是私营业主,有的是教师出身,也有个别家长是“海归”。他们主张“在家上学”,还在网上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已有南京、上海、北京、广东、成都等20多个分站点。

针对上述7家家长的做法,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指出,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虽然孩子也在接受教育,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送其入学”接受教育。只是,《义务教育法》并未明确规定,若不按条款行事家长会受怎样的处罚。该人士称,家长的教育资质未经认定,孩子们又没有学籍,教学质量也无从评判。

对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桂林则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倡导和肯定的现象。这些家长是在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一种探索。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弊端就是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对孩子的童心和人格的压抑。不过,冯桂林也认为,这种尝试具有风险性,将来会在升学、社会评价和认可等方面存在系列问题。所以,如果其他家长没有足够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知识,就不能盲目效仿。

当然,理想与现实之间难免存在鸿沟。陶行知曾说,儿童生活即儿童教育。在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看来,实际上“我们提供给儿童的,都是虚假的购买来的生活”——比如农作,是去大棚里面摘下成熟得刚刚好的草莓,然后用比市场更贵的价格去购买;不去真正的沙滩或泥地里玩耍,而是到商场围起来的15平方里面花30元玩一小时干净的沙子;不在田间地头、小区楼下跟小伙伴游戏打闹,却在优雅漂亮的早教机构,跟一群突然认识的孩子“社交”。

几年前,北大MBA的孟尧夫妇就因眷恋传统文化,带女儿西西隐居终南山多年,用诵读经典的方式教育女儿。孟尧认为,居住在山林中更适于对西西的“格物”教育。西西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半诵读《论语》等经典,9点读英语,午饭后背《诗经》,午休后抄写英文和古汉语,晚上画画用毛笔白描勾勒花卉、古装人物或等,听妈妈讲《说文解字》。

在孟尧的理解里,终南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格物”条件。山谷里前后数里地不见人烟,屋子附近的榛子林下常传来野猪刨土的声音。离家不远的山头长满了松树,被西西爸爸修整成一个茶寮。每有访客,西西乐于给他们当向导,奔跑在最前面,她还认识周围所有野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昆虫,记得每一个节气。

《下乡养儿》出人意料地热销,说明不少家长有让孩子脱离现行教育框架的强烈欲望。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深泉学院,今年5月,重庆南开中学彭书涵被美国深泉学院录取,引发了一阵“深泉热”。加州沙漠地带的深泉学院,是一所只有25个学生的“初等学院”,突然在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走红,耐人寻味。

深泉学院更像一个教育乌托邦。学生在这里学习、劳动和自治,学校牧场上有三百多头牛,一群小伙子在这里除草,挤奶,修水管。其实中国有类似的学校,如安徽休宁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深泉那种山谷、土地,中国到处都有。现在也有家长,在做这方面尝试。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周末或假期,携一家老小上山下乡、亲近自然。但如果要让一户城市家庭长年携家带口居于乡下,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瓦尔登湖式生活,恐怕也没有几个家庭有这样的勇气。学者熊培云说:“我回想起自己曾经向天地开放的年轻生命,也为今日不曾带自己的孩子久居乡村而耿耿于怀。”

“下乡养儿”仍显另类

目前,置于当下常见的教育路数中,“下乡养儿”仍显另类。有人认为,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现行教育体系下,恐怕没有多少家庭拥有这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资本与勇气。在城市囊括了绝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境下,下乡是否会让孩子失去教育先机,是家长的普遍忧虑;其次,父母有较高的收入,足以负担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支也成为“下乡养儿”必备的物质基础。

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成为多数家长对下乡养儿的最大担忧。“农村的教育方式比城里更加‘应试化,这对小孩的成长不利。”有家长担心,乡村教育资源不足,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在需要拼攒努力的时候,实力不足”。

其次,孩子在乡村的人身安全,也让家长无法放心。没有护栏的水塘,散养的猫狗,监管不严格的商品,卫生习惯与孩子欠缺的自理能力,也是家长不能放手的原因。如此,孩子的乡村体验,就被加上诸多限制,如时间不能太长,必须有父母陪伴。

对比下乡养儿和城市养儿,冯丽丽也认为各有利弊,“乡下有大自然,有动物,有邻居,但生活比较单调,有好多我们不太接受的思想。城里有书,有博物馆,有比萨饼,但是孩子可能对四季,对自然缺乏感受。”因此,她建议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如果条件具备,尽量利用两个地方的优点。”

冯丽丽的女儿天天,如今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回到了城市。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只要他们还活着,生活就还在继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又一个的麻烦等待他们去解决,他们在面对,在改变。”曾连载《下乡养儿》的《读库》主编张立宪说。

下乡生活会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而家长也意识到这种体验的重要,然而,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将孩子放在乡下养。父母当然无法放弃现有可以支撑生活的一切,包括工作、社会关系。而乡村,也不再是想象中的模样,虽然天空清朗、树木挺拔,但城市化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已经在侵蚀着乡村原有的样貌——它们头也不回地走在了消失的路上。重要的是,城市的教育资源依旧为乡村不可匹敌。

尽管乡村意味着新鲜的空气、自由的空间、缓慢的节奏、放松的心情,孩子体验乡下生活,可以增长见识,懂得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但在面对是否愿意把孩子放在乡下这个问题,多数家长认为,生活、工作、家庭都在城市,都市人距离乡村已经越来越遥远,下乡养儿是一个不现实的话题。

有为数不少的家长表示,可以尝试寻求两种教育模式的融合,吸收这些父母对教育的某些理念和做法,在生活中实施。也有人认为,越来越多人放弃学校教育,这也提醒教育部门应当思考如何在当前国情下,构建更多元化、更符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模式。

或许,“下乡养儿”顶多只是一种个性化尝试,它值得被包容和理解,却很难具备推广价值。从另一层面来说,“下乡育儿”给我们的启示,也绝非是把教育探路导向“下乡”这一条道那么简单。学会因材施教,学会顺应教育规律与尊重孩子天性,恐怕才是“下乡养儿”真正给出的教育密码。

或可预见,未来的孩子,也许将会与乡村越走越远了。从乡土社会中走来当代中国,其实在靠血缘维系着农村和城市的人际关系。多数孩子的下乡体验,是源于父母探望长辈时顺便为之,当父辈彻底消弭了这种关系,试想,孩子的乡土生活还有多远?

正如一个孩子所说:“因为家乡不在乡村,我没有去过。”

猜你喜欢
养儿家长孩子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下乡养儿:坝上的养活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