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国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芹菜属耐寒性蔬菜,要求较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生长不良。芹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15~20℃,生长的最佳温度组合是白天23℃、夜间18℃、地温23℃。芹菜根系浅、吸收能力弱,不耐干旱,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比较严格。芹菜吸收肥的能力较弱,对土壤肥料浓度要求较高,对肥料的需求以氮为主,也需要吸收少量的钾磷肥。
2 品种选择
宜选用较耐热,耐旱的品种,如玻璃脆实心青芹、青杆实心芹菜、文图拉西芹等。
3 播种期
芹菜从3月上旬至9月上旬都可以播种育苗,9~10月上市的秋芹菜,适宜播期5~6月。
4 播种育苗技术
芹菜种子细小,发芽慢,为达到出苗快、苗齐、苗全的目的, 播前7~8天,须进行浸种催芽。方法是:将种子用清水浸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将种子揉搓并淘洗数遍至水清为止,摊开晾干散去多余水分,夏季育苗用毛巾等包裹吊在水井里或放在阴凉的防空洞、水缸边均可,每天翻动一次种子,3~4天后,若有少数种子已发芽,可用清凉水将种子淘洗一次,稍晾一会,继续催芽,再过2~3天,80%~90%的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夏季午间温度太高,应在下午4时以后或选阴天播种,防止烈日灼伤幼芽。播种时,床土先浇底水,水渗后将已催芽的芹菜种拌细砂混匀后撒播,播后覆细土0.5~1厘米。
夏季播种覆土后,当日下午或次日上午,应用遮阳网遮荫。播种后若次日天气晴朗, 为防止高温伤芽,可浇一次水,以后若不下雨,应1~2天浇一次水,以保持床面湿润为宜,直到苗出齐。从第1片真叶出现到长出4~5片真叶为幼苗期,幼苗期结束即可移栽。当幼苗第一真叶展开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并撤除遮荫的覆盖物,为避免午前突然撤覆盖物,使秧苗见强烈日光而受灼伤,覆盖物最好于下午3~4时撤下,必要时配合浇一次水,可免于受害。在1~3片真叶时,天旱时还需注意及时浇水,第1片真叶展开后可行第1次间苗,苗距1~2厘米;第2~3片真叶期进行第2次间苗,苗距3厘米左右。幼苗3叶期后,浇水次数可再适当减少,保持床面湿润为宜。苗龄一般为45~60天,苗高10厘米左右定植。
5 土壤选择
芹菜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宜选择在水源近,保水肥力强,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栽培。
6 肥水管理
每667平方米用腐熟人畜粪3 000千克,其中60%作基肥, 40%作追肥,TBS肥料作追肥可对施腐熟的水肥,为防止芹菜内硝酸盐的积累,在采收期前30天左右,停止施肥,特别是氮肥,以保证芹菜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7 栽培定植
定植前将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按1.3~1.5米开厢,在厢面上横向挖浅定植沟, 沟与沟之间距离为20~23厘米(行距),按株距14~17厘米单株栽植,边定植,边淋清淡粪水定根,以利成活。
8 田间管理
要合理覆蓋遮阳网膜,根据天气情况,可采用全覆盖或顶部覆盖,大棚周围下部可留1米左右不覆盖。生长期看天、看苗揭盖网膜。幼苗定植后处于缓苗期,以盖网膜为主,当新长出2~3片后,适当揭网膜,控制徒长,阴雨天全部揭开,采收前半月不宜揭网膜暴晒,以防大量失水造成黄叶、落叶、降低产量和品质。
芹菜生长期若缺水、缺肥往往会造成空心,因此,追肥宜勤施淡粪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叶面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注意抗旱保苗,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9 病虫防治
芹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主要虫害是蚜虫。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菜田轮作,用种子重量的0.3%的25%甲霜灵可湿粉拌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下列药剂防治:50%溶菌灵可湿粉5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500~700倍液;56%靠山可湿粉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粉6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粉500~700倍液防治霜霉病。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克,5%蚜虱净667平方米20毫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