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丹妮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中许多物品和事件都隐藏着科学教育的元素,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体验科学、喜欢科学。我们应当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引导幼儿通过自然观察活动主动调动有关知识经验亲近大自然,将科学教育贯穿日常生活,让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发现,以体会科学的乐趣。
一、营造主动探究的环境,激发幼儿自然观察的兴趣。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个性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幼儿对外部世界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地点燃幼儿心中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从兴趣入手,尊重幼儿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自然角是班级必备的区角,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和一些可以生长变化的种子,以及一些小动物,可以供孩子们养殖、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养殖花草的过程中会慢慢认识这些花草,和他们做朋友。在养殖过程中有些花草生长茂盛或者会逐渐枯萎,幼儿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追寻原因,从而知道哪些花需要天天浇水,哪些花喜欢待在阴凉的地方。于是我就用哭脸、笑脸的方法将这些花草做上标牌,提示幼儿每一种花草的喜好,也在潜意识里丰富幼儿观察记录的方法。这些都是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获得的,真正是快乐获取的过程。
二、提供可供操作探究的观察材料,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
在自然观察中幼儿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首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用心解释或者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将禁锢幼儿的思想,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热情减退甚至消失;其次,教师应在观察的过程中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好奇;最后,教师应挖掘可观察的点,创造方便吸引幼儿观察的环境,促使幼儿深入仔细地观察。
为了吸引孩子深入仔细地观察自然,我组织幼儿进行《沉与浮》的小实验,引导幼儿猜想树叶、果子、树枝、树皮、玻璃珠、石头等,在水里会怎么样?并鼓励孩子们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通过做小实验,在玩的过程中,我提醒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验,回答自己的猜测,因为果子、树枝、树叶“轻”,里面是空空的,所以浮在水面上,而石头、玻璃珠、树皮等“重”,所以沉入水底。同时幼儿还发现与“沉浮”相关的事物,把“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幼儿不仅通过多种感官仔细观察物体,更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将科学教育很好地渗透进自然观察中。
三、注重让幼儿在各种自然观察中自主探究,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
1.培养幼儿观察意识,增强观察能力。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会产生多种想法,萌发创造意识。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要引导幼儿在观察时发现更多问题,注意研究对象与周围的关系,并维持一定的兴趣。如春天到了,我们在自然角里种了洋葱,孩子们天天都去看洋葱的变化。在“洋葱宝宝发芽”活动中,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种洋葱需要水,根据孩子们的问题设置几个瓶子,有的缺少水,有的缺少空气,有的缺少阳光的照射,并根据设置制作记录纸,通过记录纸与老师设计的装置对照,详细记录洋葱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
此外,科学观察活动并不一定局限于幼儿园,还可以利用野外踏青、亲自活动等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增长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观察方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分析等产生好奇心理,从而大胆想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制作“我的小植物”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对植物进行划分,上面是头,中间是身体,下面是脚,从而引导孩子们从上而下地观察,在做五官造型时又将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融入活动,最后孩子们将“植物宝宝”们陈列在自然观察角中,由近及远地进行整体比较。这些有趣的活动抓住孩子的心,在操作中孩子们进一步探索观察方法。
3.让材料成为幼儿自主探索的动力。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尤其科学领域的学习更要借助于材料。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动机和兴趣的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幼儿怀有更高的热情,并极其专注地投入探索中,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
为此我们在幼儿园的小菜园里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种上冬瓜、南瓜、香菜、丝瓜等,大家就“向日葵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它适合在哪儿生长”展开一系列实验,在不同的家里孩子们放置了泥土、石子、海绵、沙子等,大家每天早上来园或散步都爱去看看向日葵的变化,一天、两天、三天……最终向日葵种子在泥土里先破土而出,冒出细细嫩嫩的小绿芽,孩子们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在观察中孩子们了解向日葵的生长变化,也知道向日葵适合在哪儿生长的道理。
最后还把植物观察联系到多种科学探索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把孩子们自发地探索活动和教师对此进行的支持与引导相结合。从孩子自身需要出发,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孩子对向日葵的兴趣点,有序列地提供趣味化、游戏化、寓含教育价值的材料,例如:语言活动“葵花籽的由来”、科探活动“炸葵花籽油”、数学活动“葵花的花瓣有几瓣”、音乐活动“花儿打击乐队”、建构区“我的秘密花园”等。通过在个别学习活动中提供一系列关于葵花的材料,让材料持续影响孩子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力求多方面、多角度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激发观察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观察。
4.注重幼儿与同伴间的表达与交流。
幼儿在进行观察活动后,会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欲望,他们急于想把自己的新发现向老师或同伴讲述,想把自己的疑惑向其他人说说。在表达与交流、听取同伴意见的过程中,他们知道可以有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也能从同伴的讲述中得到灵感,激发创造的火花。在活动中我会更注重性格较内向的幼儿,给他们多一些表达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进一步观察意识。
老师和孩子要用科学的理念、创造的热情和智慧重新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将自然观察活动渗透进科学教育的元素,保护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对认识事物的积极情感,从而启迪孩子的观察意识,进一步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