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谨
于昙花一现中隐藏的市场前景空缺极大的老人机市场
任何一个产品的出现,都意味着市场有所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刚需是什么?从目前最让人熟知的老年人专属移动互联网产品—“老人机”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他们需求的其实并不多:因为视力衰退而需要看放大后的东西;因为手指不灵活所以需要大型的按键;因为普遍没学过拼音所以需要手写输入法;因为号码难记而需要一键拨号功能……
虽然这些需求看似一目了然,但實际上并非如此。老年人需要手机么?他们拿手机来做什么用?他们很少拍照,玩游戏的情况基本为零,但他们依旧需要和人“电话联系”,比如老友、子女或者医护人员。
2012年的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在2013年时突破了2亿,预计2034年将突破至4亿,2054年突破至4.72亿。如此庞大的老年人人口数量,注定将成为无法被忽视的市场。但就目前来说,全国仅有8.5%的比例人群拥有智能手机,而且这一比例,其统计基数是40岁以上的人群。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有44.3%的老年人不用手机,39.3%的老年人使用普通手机或子女的旧机,16.4%的老年人正在使用老人手机。
尚未成型的APP市场
与老人机相比,相关APP的被接受程度更高,但这一部分仅限于两个类别相比较。因为在APP纷繁的种类中,总会有一些会被老年人所接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健康类APP是最受欢迎的,其次则是新闻、评书、有声读物、棋牌或者收音机等特殊爱好分类的产品。
种类丰富的APP不仅可以使老年人方便地看新闻和听戏曲等,还切中了对老年人至关重要的健康问题。通过连接医生与用户,直接咨询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医疗健康应用,后者更是近两年的业内焦点,可以说,这类APP才是促使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最可靠支撑。
但稍显遗憾的是,这一类有着特定使用人群的产品并不多,且少有出类拔萃的优秀产品。
前景美好,但问题也多多看似有需求,实则很少
老年人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清晰可见,但为何如此庞大且成倍增长的用户群体,却没有被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所重视呢?这个简单但也同样复杂的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接受程度、使用需求和赢利难度。
从接受程度来看,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他们往往不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更少有遇见新鲜事物便去学习了解的时候。所以对于一个同样的产品来说,年轻人即使不会用,也会跟着周围的人用,而老年人更多的考虑则是价格高了就不买,东西不好用就不用,功能太复杂看不懂就算了,很多东西都是后辈孝敬的,但这也就正目前老人机被主动接受程度较低的原因。
从使用需求来看,老年人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到底是年轻人用,还是老人在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也并不复杂,从目前市场中老人机的功能来看,大多有讲究,但也并非真的考虑周全了。单看每款老人机必备的“一键求助”这一功能,看似非常贴心,实则用处不大,原因显而易见,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不会频繁用到这功能,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则是根本没心思玩手机,且在老年人的病症当中,突发病征较为多见。这时候的求助功能,虽然必不可少,但也绝非常用功能。
最后,主要问题集中于APP在这个老年人用户群体当中的价值。很多失败的创业者都曾经总结出这样一个相似的结论:产品需求不是想到的,而是观察到的。前文也提到,任何产品的出现,都是因为市场有需求。而正是这种种需求才是凸显产品价值的所在。而这种价值带来的利益转换,也正是产品开发的前提。
产品少,钱也难赚
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怎么赚到老年人的钱是遇到的最大阻碍。因为APP并不是菜市场的莴苣,是不可以讲价的。内置的收费项目做了等于白做,设置广告条等易触发的收费陷阱则更是等于自掘坟墓,而Android用户对于下载收费则更是免疫……
此前曾爆发引发公众热议的打车APP,就出现了被诸多媒体评价为“排除了”老年人的尴尬情况:年轻人了解这个规则,而出租司机则是这单刚结束就有下一单预约,但很多老年人连APP都不会使用,根本就打不到车。从这里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打车APP单方面问题,而是整个服务类APP对受众用户群体的考虑不周。而且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当遭遇到尴尬问题之后,才出台的老人免费打车政策,也不过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过去的老年人手机价格低廉、功能简便,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已经远远跟不上当今潮流。不仅仅是老年玩家,以往不太受关注的儿童玩家如今也成了开发者们紧盯的一块大蛋糕。从游戏行业来看这个现象就十分明显,页游界的赛尔号和弹弹堂均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群,DNF手游版大部分来自于低龄玩家,但目前为止,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手游产品数量还十分稀少。
有业内人士提到:“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朋友给父母买智能手机,可是买了之后又不知道玩什么好,除了棋牌游戏之外,老年玩家没有其他的选择。”工信部相关人士称:“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对APP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比如适合老年人的‘有声读物、‘老年浏览器、‘紧急呼叫以及‘定位等手机服务还处于空白。即使有,也并非深度产品。”
定制产品与软硬结合
对于互联网普及率都没有那么高的中国老年人群,收音机和电视可能是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接触得最多的科技产品。但为了能跟子女沟通,或者跟牌友、太极友交流,大部分老年人也乐意学习一些新的科技,所以网站、应用要做得足够简单,足够体贴才能吸引他们的使用。在内容方面,如今的视频网站都是年轻人爱看的节目,老年人则更喜欢看类似戏剧、抗战题材这样的作品,如果专门为他们开设一个怀旧频道,相信也会有很多老年戏迷捧场。另外,老年婚介、银色旅游和医疗保健,都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
再者,许多老人都有下象棋或打桥牌的爱好。如果在iPad中加入相关APP,甚至植入“老人模式”的社区功能、语音功能呢?且不说这样的产品赢利价值高不高,赢利模式应该怎样,但必定会成为不缺用户的刚需产品。
虽然当下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用户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上,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暂时动静还不大,可两三年后,老年APP开发将迎来一定的市场。”据了解,国外已经推出了不少面向60岁以上用户的APP,其功能包括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喝水,协助老人就近医疗,为老年人提供每日头条新闻,记录老年人的生活相册等。甚至在一些游戏推介会上,还会有开发者推出适合老年人玩的电子游戏。
比如在去年年末,一家电子生产生联手中国联通推出一款针对老年人的应急按钮,将传统的电灯按钮改造成为一盏老人健康的“守护灯”。公司创始人表示这是整合软件、传统硬件和互联网的结果,未来还将增加更多服务项目。
“中国有2亿左右的老人,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引起很多人关注。这款按钮的灵感来自电灯按钮和手机。对老人来说,移动互联网进入生活是一件麻烦事,他们根本不可能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会使用应用APP,他们所熟悉的是电灯按钮一样简单易操作的工具,他们需要一键式的工具走进移动互联网。”该公司负责人张建新说,“遇到紧急情况,这款应急按钮可以一键式连接到子女、医院和社区等地方的手机终端,未来还将与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数据库,连接洗衣店、医院和药店等,方便老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