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爱军
在提高造林质量工作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认真抓好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起运假植、栽植、浇水、抚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衔接,做到先整地挖坑、苗木随起随运,运到就造林,造林后及时浇水,尽量缩短从起苗到造林这段时间,减少苗木内水分丢失,确保成活。
一、适时科学合理整地
造林整地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达到蓄水保墒,有利于幼苗生根成活。
1.整地时间:整地时间一般伏秋整地为宜,既能灭除杂草,又可蓄水保墒。荒山荒沟一般多在造林前一年伏秋,即“挂锄”时节进行整地。农田防护林、护树林、护路林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秋季整地;沙化严重的土地造林地块一般现造林现整地,防止破坏植被,加重土地沙化。
2.整地方法。
(1)全面整地。水土流失和沙化较轻的地块一般采用全面整地,即翻平耙细起垄,整地深度一般17厘米。全面整地的优点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灭草保墒有利于幼苗成活,缺点是整地成本高费工费力。
(2)局部整地。局部整地一般是因全面整地比较困难或为防止破坏地表植被而采取的一种整地方法。局部整地的方法有①鱼鳞坑整地适于陡坡荒山造林整地(25度以上);②带状整地;适于缓坡地(5~25度)即水平沟整地,沿等高线拉沟整地,沙荒地也可采用带状整地,留一带状灌草、防风固沙,有利幼苗成活;③直接挖坑整地。适于荒山造林,一般,“品”字排列,有利于水土保持;局部整地的优点是省丁省力,保持原有灌草植被不致完全破坏,缺点是抚育困难,容易草荒和不利于林木防火。
(3)整地标准。整地标准要依据树种、苗龄等综合因素确定,一般树坑直径要大于苗树辐10—15厘米,树坑深一般较苗木根深10—20厘米,树坑要深一些为宜,一般在栽植时坑底部先垫10~20厘米表土,以利于幼苗扎根。同时也不提倡树坑过深,一些阳性树种因地温过低,迟迟不能放叶影响成活:荒山造林树坑可适当深一些,除了回填表土外,埋土时与地面留5—8厘米的积水坑,增加幼苗抗旱能力。整地标准必须按照设施要求的株行距(水平距离),树坑排布和树坑规格。一般在植苗造林前必须先检查整地标准,合格后再植苗造林,防止整地挖坑质量跑粗而影响造林质量。
二、加强造林苗木品质检验
苗木质量要严格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技术规程要求的I、11级苗木上山造林,常规检验苗木的方法是:
1.苗木品种。首先选用抗寒、抗旱、抗病虫、耐瘠薄、耐盐碱、生长较快的品种造林。
2.苗木质量。一是检验是否带有检疫性病虫害;二是检验苗木的生长点是否有冻害或机械损伤;三是检验苗木根系大小,侧根数量是否够标准,劈根;裂根苗木应剔除;四是检验苗木根基部是否有过火、水浸等不正常现象;五是苗木在起苗、分级、假植运输等各环节要尽量缩短时间,最大限度减少苗木体内水分散失,尤其针叶树幼苗,必须随起随假植,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大幅度降低成活率。针叶苗木远距离运输必须根系醮泥浆,草袋打包浇足水,用苫布盖好,中途应适时浇水。苗木树容器袋苗和冻沱苗必须注意土坨完整,装车卸车要轻拿轻放。
三、造林时间
1.春季造林:一般土壤解冻至25—30厘米即可。春季造林都提倡“顶浆”造林,即将苗木栽在土壤水分返浆之前,有利补充苗木水分。造林时间次序是先小苗后大苗,先针叶后阔叶,先山地后洼地,先阳坡后防坡,春季造林时间应不能晚于苗木树液流动之前,特别是针叶树种应适时早栽,杨柳等可适当晚一些。
2.雨季(夏季)造林:雨季造林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抓住连雨时间,连雨5—7天为好,掌握天气形势,避免高温天气造林。雨季造林都使用2—3生容器袋苗,或当年杨树容器袋苗补植。雨季直播造林效果也比较好。
3.秋季造林。秋季造林对干旱地区来讲效果不理想。秋季造林的关键是浇透水,然后逐棵踏实2—3遍,第二年开春后要及时补水。秋季造林必须先整地确保墒情。秋季插柳效果比春季成活高,特别是侵蚀沟插柳造林很实用。
4.冬季造林。冬季造林大多是“四旁”大苗造林,移植常绿针叶树种。方法是入冬前先挖好树坑,树坑要较树坨大 10—20厘米,树坨应在土壤结冻前按起苗根系规格将四周土闪开,树坨冻实后再起苗,这样较直接刨冻省工省力,又不易散坨。冬季造林后应用土将树坑填平,边填土边浇水,防止出现裂纹失水,第二年开春后及时补浇缓苗水。
四、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指从造林到成林这段时间的幼林抚育管理。幼林抚育指造林后的遇旱补水除草、摘芽定干、病虫害防治、幼林看护及防火等幼林管理措施。幼林抚育是造林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荒山造林、侵蚀,沟治理造林的抚育除草方法多采用扩穴除草,而用材林、“三林”等林粮间种的幼林多采用铲趟抚育。幼林抚育的年限一般是针叶树5年,阔叶树3年,造林后第一年抚育3次,第二年2次,以后每年1次。
(作者单位:150300 哈尔滨市阿城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