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暮春三月,是春意最浓时。看饱了桃红柳绿,赏醉了莺歌燕舞,在书斋泡壶雨前新茶,再把玩几件心爱的浅绛花鸟瓷器,实在是赏心乐事。
花鸟得人之怜爱,大抵出于文人的闲情逸致。花儿鸟儿徒以姿色声香悦人,远不如粮蔬家禽实用。中国花鸟画成熟较晚,唐时花鸟画家尚少,至五代时始有徐熙以花鸟成为名家。宋代院画兴盛,花鸟写实画风登峰造极。而由宋元文人画家们开启的花鸟写意画风,至明代吴门诸家而臻于成熟,其后白阳、青藤、八大将花鸟写意风推至巅峰。清初恽南田远师徐熙,兼以文人逸笔,遂开一代没骨写意新貌。乾嘉以降,一些精通金石考据的文人画家开始将金石书法的笔墨韵味移入花鸟画,西泠八家、扬州八怪等艺术群体普遍呈现出此种风气。尤其是赵之谦,更是将诗书画印融会贯通,别开新境。后来者如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多受熏染,于是金石入画之风席卷艺林。
诞生于清同治年间的浅绛彩瓷画,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浅绛彩瓷画作者分三支:徽州画家、本地画家和外来画家,其中徽州画家为最大宗。浅绛彩瓷画鼻祖徽州人程门,兼善山水、花鸟、人物诸体。其花鸟画多师法沈石田、华新罗,并加强了提按顿挫,金石味十足。其子程言、程楷能穿家法。更有程友石、程万年、程焕文、程松石、程声和诸人,后人呼之以“程家浅绛”。与程门齐名的黟县人金品卿最擅花鸟,其画风工写兼备,设色雅致,形态传神,代表着浅绛花鸟瓷画的最高水准。在外来画师中,任焕章的浅绛作品神似任伯年,不知确有渊源还是一时风气,其书法亦带有明显的魏碑风格,深受赵之谦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扬州人顾海林与鄱阳人张肇源的结合,他们共同创办云林阁并创作了大量精美的瓷画作品。尤其是顾海林将扬州画派的花鸟技法引入瓷画中,可谓别开生面,深受藏家激赏。本土画师中善花鸟者有万子铭、罗炀谷等,皆各呈面貌,较之客居景德镇的画家亦未可多让。其他如名画家范金镛也有多件精美的工笔花鸟瓷画传世,显示出明显高于专业瓷画家的绘画水准。光绪中期的浅绛花鸟,则呈现盛极而衰的态势,汪友棠、何明谷、仙槎次第相传,而格调每况愈下,最终随着改朝换代而为新粉彩所取代。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浅绛画师们相聚于瓷都景德镇,创作了精彩纷呈的浅绛花鸟瓷画作品。无论是扬州画派的顾海林,新安画派的程门、金品卿,受海上画派影响的任焕章,甚至是本土江西画师们,都普遍以师法古名家花鸟为荣。今天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瓷画作品上,都写有“仿元人法”、“仿八大山人”、“仿南田老人”、“仿新罗山人”等字样。但仔细看来,这些作品虽然保留了某些前人的构图程式,但整体上仍然是自家面貌。也就是说,这些作品称以“拟古”之名,实为“自运”之作。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要探究中国绘画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最重传承的,前人古法是今人合理性的前提。文人写意画风虽然追求主体人文精神和自我笔墨语言,但是仍然以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并重。因此,尽管瓷画家们画的是自家笔墨,却仍然乐意打上拟古标签,以显示其渊源。另外,还要了解瓷器绘画的特殊性。瓷面绘画不同于纸绢,许多绘画技法因材料而变化。如彩料的粘稠、瓷面的滑腻、水料油料的混合、烧造的窑变等等因素,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素白的瓷胎上,彩料特有的堆积感和烧造后色彩的鲜丽感,远远超过了纸绢绘画的效果。这种类似油画的质感和色感,结合特有的写意笔墨表现,呈现出一种妍丽而淡雅的美感,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在晚清朝野动荡风雨飘摇之际,浅绛画家们以生花妙笔绘制于瓷笺之上的浅绛花鸟作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赏叹之余,因生追摹之意,遂效仿古人笔意画花鸟瓷画数件,算是向前辈浅绛画家们致敬吧!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