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4-04-29 06:24:43李金山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9期
关键词:老龄化三农农村

李金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农村经济现状,对农村经济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探讨

1.农村经济发展主体老龄化趋势严重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严格限制了人口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逐步深化,劳动力资源计划配置体制逐渐被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体制所取代,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人口、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调查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外出的基本已全部外出,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48.45岁,并且75.24%为女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流动,极大地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妇女化,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

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农村经济主体老龄化趋势是一个严肃、严重的问题。它涉及农村政治发展、民生改善、文化提高等的长远性、有序性和科学性迈进,更是农村经济主体梯级跟进的“绊脚石”。农民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不仅使发展农村经济的观念落后、技术更新滞后,而且在资本、精力、体力等方面的投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当前农村耕地“撂荒”的根源,也为整个农村经济新增长的物质准备埋下了隐患。

2.农村经营模式落后

第一,农村生产力相对落后,无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单一,没有一体化农业,种植单一,多地区缺乏特色农业。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村的土地资源基本上是按家庭成员、土地肥力和距离远近分配的,虽然家庭联产承包制刺激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但是耕地面积分散也制约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导致农民耕地组织规模过小,管理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其次,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治理危机频发,农村迫切需要一些有能力有素质有知识的年轻人对农村进行管理和建设,大学生村官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第二,农村市场发展不规范、不健全。农村经济主要是以出卖原材料为主,大量的原材料缺乏加工程序导致价格相对较低,农民获得的报酬大大缩减,部分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三,农村市场开发率及开放程度较低。目前部分农村存在土地闲置情况,土地利用率低,并且随着各种化学药品的运用,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农村开发程度低,再加上交通运输等问题,导致农业产品无法进入城市市场,外部技术及设备无法引入农村,导致市场信息闭塞,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方案探索

1.鼓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解决老龄化问题

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鼓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不但缓解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还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从两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外出务工人员在回乡创业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创业者缺乏项目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抗风险能力差等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加大弘扬创业宣传力度,为回乡创业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全方位宣传,集思广益,赏罚分明,进一步鼓动全民创业,不断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第二,探索多种融资渠道,为回乡创业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与回乡创业人员的信贷关系,促进农村信贷部门对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尝试以设备等动产抵押,取消待遇歧视,简化信贷手续,优化服务举措,多方面加大对回乡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三,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解决回乡创业项目用地问题。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包装推出一批有针对性项目,以项目引路,以项目带动“回乡创业工程”,为回乡投资人员创造二次创业条件。要引导小项目向乡镇工业园区集中,大项目向县工业园区集中,搞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没有能力进入乡镇园区的,要进一步整合闲置资产和资源,想方设法为创业创造条件。

2.改善农村经营模式,多方面促进农业发展

改善农村生产力水平,寻找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丰富经济结构,发展地区特色农业;规范和健全农村市场,改善农村生产结构,增加对农村基本设施的投入,加快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针对土地相对分散问题,采用多家联合组织发展的策略,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等有能力、有素质、有知识的年轻人对农村企业进行管理和建设,集体开发,重点管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引入,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保证农村市场信息流通性,实现农产品的公平竞争模式。

三、小结

历史和实践证明,农村的经济问题是决定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给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作为治理国家的公共机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该注重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单位:152200 黑龙江省绥棱县绥中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老龄化三农农村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4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8
中国养老之困
中国慈善家(2014年2期)2014-03-26 14: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