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广斌
摘要:对光生态流滴耐老化膜和普通流滴耐老化膜培育的蔬菜素质及多种理化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生态膜培育的蔬菜素质优于CK膜,作物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高于CK膜培育的作物。利用光生态膜可以培育出早熟,高产的作物,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关键词:光生态膜流滴性能理化指标 光质近年来,我国农用棚膜的应用研究进展较快。但多限于在棚膜流滴与耐老化上的研究上,光生态流滴耐老化膜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塑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光转化棚膜。它除具有普通农膜的性能外,又兼有调节光质和温湿度等多种效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蔬菜、水果种植专用膜。为了确认其实际效果,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光生态膜对作物生长效应的试验研究。
1实验部分
1.1 工艺试验
1.1.1主要原料
LLDPE(DFDA-7042):大庆石化总厂;
LDPE (FB0300):韩国LG化学公司;
EVA(EF443):韩国LG化学公司
光生态母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塑有限公司.
1.1.2主要设备
三层共挤生产线,90DR*3 ,意大利道尔奇(Dolci)公司;
高速加热混合机,GRH-200,阜新市红旗塑料机械厂;
双螺杆母料挤出机,SHJ-68,甘肃化工机械厂;
1.1.3工艺流程
为保证薄膜内助剂分散的均匀性与加工中的稳定性,光生态棚膜的生产采用母料配制混合工艺进行,母料生产及薄膜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1.3.1 母料生产工艺流程
助剂配制→助剂、载体树脂混合→熔融塑化挤出→冷却定型→风干→切粒→称重→母料包装
1.1.3.2 薄膜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母料混配→熔融塑化挤出→吹胀→冷却定型→牵引→卷取切割→称重→成品包装
1.1.4性能测试
(1)紫外可见光透过试验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2)荧光强度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1.2田间应用试验
1.2.1供试材料
光生态流滴耐老化膜(以下简称光生态膜)、普通流滴耐老化膜(以下简称CK膜),膜厚均为0.10mm。
1.2.2 试验方法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胜利村,采用温室育秧技术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移栽后分别覆以光生态膜、CK膜,常规管理。移栽时随机区组。3叶期开始测定作物素质及各种理化指标,每个处理3次重复,定点调查移栽后的生长情况,最后测产。
2 讨论分析
2.1温度结果
扣棚初期,在大棚24小时密闭条件下观察棚内气候条件,分别观察昼夜最高温度,昼夜最低温度,10:00时棚内气温,10:00时棚内空气湿度、14:00时棚内气温及14:00时棚内空气湿度. 结果归纳如下:
从表一所示为棚内气温变化情况。从最高气温平均值看:光生态膜为23℃,CK膜为23.1℃,同期露地为6.6℃,光生态膜高出0.1℃,同时看昼夜最低气温,光生态膜为-2.1℃,CK膜为-3℃,光生态膜高出1.9℃,相比之下CK膜的保温性能差一些。结合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看,CK膜的温度变化范围比光生态膜大,相差3℃,从原始数据看CK膜的极端最高温度达35℃,而同期光生态膜为31℃,相比之下光生态膜的棚内温度比较稳定。而日中10:00和14:00的即时温度光生态膜分别为13.1℃和15.5℃,同期CK膜为12.8℃和15.3℃,略有差异,差异不大。而各个考查项目,相对于露地而言,其保温效果很明显。
2.2 产量结果
本试验安排了冬萝卜、春白菜、春黄瓜留种和甜瓜留种,春白菜由于先期抽苔产量无效、春黄瓜因根部疫病发生产量无效。冬萝卜和甜瓜试验成功。
2.2.1 萝卜
品种选“四季小政”,于2010年11月23日直播,然后覆盖透明地膜,前期拱小棚保温生长,前期密闭大棚,后期开启大小棚通风。3月9日采收取样调查,分四个小区,每小区取10棵,测量生长状况,生物产量、最后测定总产量。
从表三所示:试验的光生态膜比对照膜,根长超出1.5厘米,根粗多0.6厘米。各小区生物产量光生态膜比对照膜多2.2公斤,小区商品产量也多1.9公斤。最后从产量上看,使用光生态膜的产量增产20.2%,效果明显。
2.2.3流滴性与耐老化性
据试验初期5个月观察:两种棚膜流滴性都较好,后期由于大棚开启,没有继续观察,大棚寿命自2009年11月4日覆膜,光生态膜至今未破,而对照膜已于8月24日破裂。
3小结
a 试验的光生态膜夜间保温性能优于对照膜,光生态膜棚内温度比较稳定。
b 光生态膜与对照膜的棚内湿度差异不很明显,上午光生态膜棚内湿度略高些,下午14:00时基本持平。
c 两种棚膜对棚内5cm地温度影响差异不大。
d 冬萝卜栽培试验,采用光生态膜增产效果明显,高出对照膜20.2%。
e 对栽培的甜瓜试验结果看,产量差异不大,中心折光糖度,使用光生态膜高于对照膜0.6度。有可能由于甜瓜栽培期间大棚已经开启通风,棚膜对大棚气候环境的影响因此减弱。
f 光生态膜与对照膜:棚膜的流滴性前5个月内观察都很好。
g 棚膜耐老化性:光生态膜自2009年11月4日覆膜,至今未破,而对照膜已于8月下旬破裂。
(作者单位:150050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塑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