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松代
摘 要:为了掌握玉树州羊群的泰勒虫感染情况,为羊梨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采用ELISA方法对玉树州五县一市的养殖场羊群进行了泰勒虫感染概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68份猪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382份血清样品呈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9.74%,处于较高的感染水平,表明羊泰勒虫病在玉树州羊群中流行相当严重,应采取灭蜱和药物治疗羊体内原虫相结合方法防治羊泰勒虫病。
关键词:梨形虫;感染率;血清学;ELISA
梨形虫病又称“焦虫病”,可导致山羊和绵羊发热、消瘦、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甚至导致羊只的死亡。梨形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是其又不同于某些其他的传染病,不能直接感染山羊或绵羊,必须通过适宜的蜱宿主作为媒介才能传播[1]。由于媒介蜱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因此羊梨形虫的流行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2]。为了掌握玉树州羊泰勒虫感染情况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我们采用血清学的方法对玉树州的羊泰勒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羊血清泰勒虫抗体ELISA试剂盒(20111)购自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主要用于检测羊血清或血浆中的泰勒虫特异性抗体,评估羊养殖场泰勒虫感染状况。我们于2012年的6月-2013年9月于玉树州5县1市的羊养殖场采集血液,每只羊采集3~5 mL血液,待血液凝固析出血清后,以2 5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
1.2 方法
1.2.1 样品制备
用样品稀释液将待检血清按100倍稀释(如2 μL血清加入198 μL样品稀释液中,混匀)。阴、阳性对照不用稀释。
浓缩洗涤液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使沉淀溶解,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作20倍稀释。
1.2.2 检验方法
使用前将试剂盒置室温30 min,恢复至室温。取所需用量酶标板条,设空白对照1孔、阴性/阳性对照各2孔,未用的板条尽快密封,2~8℃保存。空白对照孔加样品稀释液100 μL;阴、阳性对照孔分别加入阴、阳性对照100 μL;样品孔每孔加入稀释后的样品100 μL。 混匀,置37℃反应30 min后洗涤(扣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 s后弃去,重复洗涤5次,拍干)。每孔加酶标记物100 μL(空白孔除外)。置37℃反应30 min后再次洗涤。每孔依次加底物液A、底物液B各50 μL,混匀,37℃避光反应10 min。每孔加终止液50 μL,混匀,用空白孔调零,于450 nm(可用630 nm作参比波长)测定各孔吸光值(OD值)。
1.2.3 结果判定
试验有效性:阳性对照孔平均值≥1.00,阴性对照平均值≤0.10,临界值(CUT OFF)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平均值+0.15;阴性判定:样品OD值<临界值(CUT OFF)者为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阴性,阳性判定:样品OD值≥临界值(CUT OFF)者为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
2 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明确了青海玉树州五县一市的羊泰勒属梨形虫的感染概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玉树州五县一市所收集到768份羊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382份血清样品呈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9.74%;玉树市、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及曲麻菜的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20%、55.75%、51.66%、44.20%、47.31%及53.57%,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县、市间的羊泰勒虫感染的血清学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当前经报道感染羊的泰勒虫共有6个种,分别为莱氏泰勒虫、分离泰勒虫、隐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及尤氏泰勒虫。其中莱氏泰勒虫、分离泰勒虫、隐藏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主要经国外学者报道,在我国并没有羊只感染的报道;吕氏泰勒虫和尤氏泰勒虫主要在我国的羊群中分布感染,且已证实是两个新种[2]。在此为了掌握玉树州羊泰勒虫感染情况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我们采用血清学的方法对玉树州的羊泰勒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玉树州五县一市所收集到768份羊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382份血清样品呈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羊泰勒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9.74%,呈现了较高的感染率。
羊泰勒虫主要由青海血蜱和长角血蜱传播,据以往的报道玉树州优势蜱种也为青海血蜱和长角血蜱,因此灭蜱是防治泰勒虫病最有效的措施。然而,当前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药物防治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根据蜱传播羊泰勒虫病的特征,采取体表及放牧环境灭蜱和药物治疗羊体内病原相结合的方法是从根本上防治羊泰勒虫病的有效措施,所以我们应每年在蜱活跃季节对羊进行药浴,杀灭体表虫体,同时对羊群进行泰勒虫感染的药物预防。(编辑:狄慧)
参考文献:
[1] 罗建勋, 殷宏, 刘光远, 等.我国牛羊梨形虫病病原的收集与鉴定[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 12(S1): 48-53.
[2] 马米玲, 罗建勋, 关贵全,等.羊泰勒虫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兽医学报, 2009, 29(12): 1575-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