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社会中的女性悲剧

2014-04-29 00:44陶源
大观 2014年9期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主义

陶源

摘要:《革命之路》描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面临的婚姻生活危机,讽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走向标准化的现象。单向度的社会拒绝革命,男权社会中女性被至于“他者”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和困境,这些都给爱波的革命之路设置了重重阻碍,最终导致爱波走向自杀性的毁灭。

关键词:单向度;女性主义;男权社会

小说《革命之路》是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出版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5年又被《时 代》杂志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库尔特·冯内古特将其称为“我们这一代人的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原作充满政治意图,表现了一种对程式化美国梦的叛逆和对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反叛精神消亡的强烈不满。改编成电影的《 革 命 之 路 》则弱化了故事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意义,重点讲述在康涅狄克州一处名为“革命之路”的住宅区里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的婚姻生活。美丽的妻子爱波,是一个不算成功的演员,内心充满激情和幻想,自恃清高,一心向往与众不同的别样生活,眼前却过着标准的家庭主妇的日子。弗兰克对去巴黎生活的态度一开始就是犹豫的,所以他开始说服爱波不去巴黎,爱波执意去巴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次日清晨那场戏很微妙,爱波平静地给弗兰克做了早餐,还 一反常态地认真倾听弗兰克描述他所做的工作,等丈夫离开后,她自己做了流产,因失血 过多而死亡,爱波就这样在 “ 革命之路 ”上悲剧性地失去了一切。

一、单向度的社会拒绝革命之路

“单向度”这一概念是德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的。所谓单向度的人,是指那些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他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电影中的惠勒夫妇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单向度的社会里。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写到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它有效地窒息了那些要求解放的需求——也是從可容忍的、报偿性的和舒适的东西中解放出来——同时它维护和开脱富裕社会的破坏力和压制性功能。”弗兰克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影片展现了弗兰克工作索然无味的一面:早上穿着西服去车站,混在一群带着同样帽子的男人当中,相似的衣服,一样的面无表情,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爱波正要展开这样一场拒绝的革命时,现有的生活方式却对他们的这场革命展开一次彻底的镇压——弗兰克升职了,这意味着弗兰克将有更加光明的前途,家庭有更加丰厚的收入,拥有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温文尔雅”的镇压方式,它不以滥施暴力为手段,它将提供给它的社会成员越发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弗兰克难以“绝对拒绝”。

发达工业社会依靠高科技和自动化的实现,不仅减少了体力劳动,也为社会提供 了大量消费品,使人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人们虽然过上了舒适、优裕的物质生活,其精神生活却是贫乏的、空虚的。福柯在其名著《疯癫与文明》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那些被确认为疯癫了的人,也不是医学意义上患了某种“ 疾病 ”的人,更不是不得不通过放逐、禁闭或其他暴力方式 才能使之恢复到常态的特定群体。有些人之所以被确认为是“疯子”,只是因为他们采用毫不掩饰本性中的“浪漫”、“狂妄自大”、“绝望情欲”而已。

爱波的想法显然是过于浪漫且不合实际的,他们的存款只够在巴黎生活六个月,她去巴黎并不一定可以找到工作来负担生活,巴黎的生活很有可能并不如现有的生活来的安定、舒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写到工业社会提供有益的产品给更多社会阶级中更多的人使用,这些有益的产品的灌输作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比以前要好得多的生活方式,这阻碍着社会的质变。“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型式,在这种型式中,那些在内容上超出了既定言论和行动领域的观念、渴望和目标,或被排斥,或被归结为这一领域的几项内容。”爱波“疯子”一般的思想和行为超出了单向度社会规定的思想和行为型式,即使离开幸福路去了巴黎,她的生活也很有可能是不幸的。

二、女性的革命之路困难重重

英国 19 世纪后现代女性主义小说家乔治·爱略特认为女性只有在作为“人”的主体身份得到认可后,她们才能彰显自己的独立。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女性要摆脱作为第二性的命运,就要经济独立并且摆脱生育强加给她们的负担。男性创造了现有的社会,他们规定了社会里的一切制度和规则,规定了男性的特征和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

人们从小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周围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同,习得与性别相应的行为,遵守一套带有性别特性的规则。男孩被期待成为男子汉,女孩成为温柔善良的女人。家庭和社会不阻止男孩具有侵犯性和粗野的行为,多鼓励其进取心、独立性和冒险精神。却期待女孩顺从、安静、细心、整洁等。男性和女性的标准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却不是敌人。女人是男人的同谋,女人和男人维护的是同一个 最高准则。爱波的行为不符合男性对女性的期待,也不符合女性对女性的期待,她的革命之路注定是孤独的。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虚构了一位莎士比亚的妹妹。她有着与莎士比亚同样的才华,但由于她是女性,她无法上学,不能学习语法和修辞学,在家里没有自己的屋子用来写作,只能帮助妈妈看管厨房,她的才华只能被慢慢消磨殆尽。爱波就是这样一位“妹妹”但她的反抗并没有冲破命运的诅咒,影片的结尾安排了她的死亡。爱波悲剧性的结局已经预示着女性无视主流价值观的对抗是无效的,女性逃离 “生理命运 ”的反抗是失败的。

按照波伏娃的观点,女人在做母亲时,她的“生理命运”就成了她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男人把女人变成母亲,男权统治就可以以时间、精力和情感牵绊为手段耗磨女性的意志力和生命活力,让女性屈从现状,失去自由和反抗力。但是孩子成了她的牵绊,她在成为一个“人”之前首先要扮演的是母亲和妻子。爱波的革命路上没有同谋者,在这场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她最终无力冲破周遭环境,无力的抗争与嘲讽是她在悲痛绝望下无路可走,最终走向自杀性的毁灭。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法]波伏娃.郑鲁克译.第二性(全译本1)[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周平.两性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可能性——以好莱坞电影《革命之路》为例[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4]王晓文.徒劳的革命——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革命之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5]陈涵.拒接“单向度”的革命之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

[6]朱与墨.《革命之路》:美国文化的反省与救赎[J].电影评介,2012

[7]本杰明.克罗斯利.马拉,张殷.一曲女人的悲歌——《革命之路》导演和主演访谈[J].世界电影,2010(03)

猜你喜欢
男权社会女性主义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日本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对男权社会的另类解读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花自凋零人自离
毕飞宇《玉米》中女性他者地位分析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