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强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9-0040-02
腺胃肌胃炎只是一种或几种疾病的症状。近几年来,鸡(尤其是肉鸡)腺胃炎和肌胃炎已经成为危害家禽养殖业生产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流行逐步普遍化,危害也逐步加大,导致很多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料肉比超高、出栏期延长、生产效益降低等现象,也导致了家禽在患病后难以控制,免疫抑制、免疫功能恢复受阻现象普遍存在。
1 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夏、秋季节时发病率最高,全国各地都有该病的发生,没有地区之分。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30日龄。腺胃肌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杂交肉鸡。现在快速生长、自由采食的肉鸡更易发生。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相互啄食,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有很多黑糊状粪便,两腿瘫痪,卧伏不起,颈肌痉挛,大部分病鸡以缩脖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缩脖鸡减少),采食量低下(具有只吃面不吃粒的特点)、抛洒料,饲料转化率降低。大群均匀度差(似不同日龄的鸡群),严重发育不良。个别病重鸡出现神经症状,衰竭而死,死时角弓反张。发病初期死亡率较低(1~3只/d),随着病程的增长,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增加,死亡率大约在3%左右。
3 剖检症状
腺胃出血(有时为陈旧性弥漫性出血),初期病鸡肌胃角质膜仅见火山口状或岛屿状小溃疡;中期病鸡肌胃角质膜变性,有白色增厚坏死;严重病鸡的角质膜糜烂,肌胃溃疡,肝脏质脆,呈黄红相间的颜色。肾脏苍白微肿,质地脆弱,喉头有点状出血,淋巴滤泡肿胀、出血,肠粘膜严重脱落。
4 饲料中霉菌毒素中毒是引起腺胃、肌胃炎的主要原因
4.1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霉变 田间收获、脱粒、晒干、保存、运输、再保存再运输的过程,出现严重的粗放操作,致使玉米多个环节出现重复霉变,霉菌毒素严重超标。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肌胃溃烂的鸡,在肌胃组织、腺胃组织、腺胃分泌液内可以提取3~4株不同类型的霉菌。通过培养试验,可以培养出多种霉菌菌落;其中黄曲霉、烟曲霉、土曲霉、赭曲霉、黑曲霉污染最突出。这些霉菌对食物进行污染,然后喂给健康雏鸡,采食1~2周后剖检,可以看到大量的鸡出现了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等现象,鸡严重消瘦。
4.2 成品饲料霉变 成品饲料存放粗放,养殖户防霉变意识淡薄。根据调查,我国饲料保存时间一般定在3个月左右。但研究发现,由于目前保存环境的恶劣,原材料玉米、豆粕、鱼粉、肉骨粉等霉变变质严重,导致成品料实际保存时间不能达到3个月。最常见的是在20d左右就发现大量饲料霉变现象。所以,建议有关机构能根据目前养殖状况、环境状况,将饲料保存期给予缩短,便于我们养殖者监督和引起重视。
5 防控措施
5.1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通风一定要好,否则鸡舍霉菌孢子遍布鸡舍,湿度过大、氨气超标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病症。
5.2 控制日粮中各种霉菌、真菌及其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各种危害,此外日粮中的生物源性氨基酸,包括组氨酸等的控制也是降低鸡腺胃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5.3 8~28日龄每天下午干净料桶2~3h。临床实践证明,净料桶的2~3h能有效预防本病发生。肉鸡控料后,腺胃和肌胃排空,促进腺胃和肌胃中长时间贮积的有害物质排出。由于饥饿鸡只又会饱食一次,这样每天腺胃和肌胃都会得到锻炼和保养,健康的腺胃和肌胃自然就能预防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发生。同样控料能让肉鸡抢料而活动起来,增加肉鸡的肺活量,提高肉鸡的体质,以减少后期由于腹水症、猝死而引起的死淘率增加。
5.4 增加喂料次数,减少饲料在鸡舍中的停留时间,饲料在鸡舍内停留时间越短则腺胃肌胃炎发病率越低。如:1周龄内加料次数不低于6次,就是让饲料在鸡舍停留时间不高于4h,以保证饲料新鲜度同时也防止饲料变质。2周龄后喂料次数不少于4次。每次让鸡吃完料再加,能减少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