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伟
“520”、“618”、“双11”、“双12”、“8.3男人节”……这些名目繁多的电商“造节”无一不打着降价的旗号。电商三天两头促销是常事。“这周什么在促销?”当HCR忙碌的研究员们空闲下来,其中一人打开电商网站时,周边就会有人如此发问。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也流露出这些人对电商促销的态度——你上不上,促销就在那里,不卑不亢。据HCR(慧聪研究)发布的“巴西世界杯期间电商促销”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感觉各电商全年都在不停促销,累觉不爱。
既然如此,为什么各电商依旧对促销活动乐此不疲?答案很简单,因为女人,或者说是小于30岁的女人。814撒娇节,来自一家购物网站数据显示,启动撒娇支付后,日均交易笔数环比增长了41%,交易金额增加了30%。调查显示,对电商促销审美疲劳的女性受访者占到了33.3%,但更有42.2%的女性认为“每次促销都会吸引我的购买欲望”,而对商品的使用需求、是否真正低价却并不太关注。
从年龄维度上来看,18-23岁的消费者中50%对商家的促销保持着充足的兴趣,对价格的关注度甚至是无人选择。而到了31-40的年龄档,关注情况则完全相反。女性是商家们永恒的真爱,不管她是否审美疲劳,总是为电商促销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特别是年轻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大人们对价格越敏感,对促销活动的响应性是随年龄变大在减弱的,即所谓的越成熟越理智吧,到30岁以后消费者对商家促销的兴趣度呈直线下降。
男性消费者对于商品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度,需求和价格是购买的最主要因素,巴西世界杯期间,啤酒、饮料类的商品变成了男人的必须品,参与促销购买的男性受访者占到了42%,但在男人看球的同时,购买了服装、鞋帽类的女性占到了62.2%。世界杯是男人的狂欢节,女人的狂造节。谁说一定要“女为悦己者容”,你和隔壁的老王都在看足球,女人们也一样要美,装饰是女人购物永恒的主题。
从消费者对电商的选择上来看,各家促销活动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着各自的吸引力,基本以学生非学生为界线,天猫在学生市场更胜一筹,有50%的受访者参与过促销活动;而京东在年青的职场上斩获了更多的份额,24-30岁、31-40岁两档分别有53%、36%的受访者参与了促销活动。
从促销的方式来看,24岁以上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直接降价,其中31岁以上档除了需求之外,还购买了直接与世界杯相关的产品,商家的活动对这类人群影响较小;而24-30档的男性消费者除了自身的需求,还参与购买了娱乐、享受型的商品,价格则是他们最主要的购买因素;18-23年龄段的受访者,倾向于原价商品下单即打折的促销方式,采购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较容易受到商家活动的影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消费的更多是一种氛围。
大约10年前,中国的多数商家依然坚守着商业手册上的经营原则,即每年促销不超过3次,否則影响品牌印象和毛利率,但现在看来,这一论调早已沦为葵花宝典里的传说中的秘籍。“品类特卖、节日大促销”在目前看来依然是让人打开钱包的最佳方式,但网民对这种方式还能认可多久,则是需要各电商企业考虑的问题。巨人级的企业,前瞻应不止30年,如何真正调动起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意愿,这才是商业模式中永恒的创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