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楚函
“我们当时认为《小苹果》会火,但没想到会火得这么透彻。我现在正在甘肃一个非常偏远的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小镇上。吃早点时,坐旁边的一位老牧民手机响了,铃声就是‘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肖央在电话另一端,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欢快地唱了起来。
《小苹果》是肖央执导的首部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插曲,由筷子兄弟另一名成员王太利创作,两人共同演唱。它的火爆程度,超出了这个夏天的灼热。网上各种翻拍、模仿视频无数,就连国防部网站近日也推出“小苹果版”征兵视频,吸引大家“投奔军营,报效祖国”。
当红事物,大多毁誉参半。很快,“三俗”“洗脑神曲”“恶意炒作”等批评声纷至沓来。但肖央坚信:“我就是个草根,而草根是一种特别健康的状态,它深深扎在土地里,能够感受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和细节,所以草根创作的作品也更容易被大家认同。”这种“接地气”也正是肖央对文化的理解。其实艺术这种形式,只要普罗大众能够喜欢,不就是成功了吗?
这部电影拍给实现不了梦想的人
新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延续了筷子兄弟以往的风格,以“小人物追逐梦想”为故事主线,讲述了被媳妇全家嫌弃的倒插门女婿王小帅,和在洗浴城唱歌的老同学肖大宝为了实现音乐梦,前往美国参加选秀比赛,却意外卷进一场黑帮火拼的故事,影片中加入了爱情、动作、喜剧、歌舞等诸多商业片元素,还一咬牙把拍摄队伍搬到了纽约,可谓真正“高大上”了一把。
环球人物杂志:《小苹果》的创作初衷只是为新电影炒作吗?
肖央:当然不是。先是王太利写了这首歌,然后才有电影。当时主要是想写一首比较快乐的歌,一个舞曲。之前的《父亲》《老男孩》那些歌都有点伤感、沉重,我唱着也很不舒服。就像一个人在屋子里闷久了,很想走出去,到河边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环球人物杂志:首次尝试执导大电影有何感触?
肖央:每一步都很难。首先是写剧本,跟微电影比,就像做一个小菜和做一顿大餐的区别。对于我来说,拍摄大电影更需要技巧,更需要很多积累和沉淀。不变的是,我仍然希望拍出一个大家熟悉的小人物,那个人就是我,或者是我身边的某个人,去经历一些观众没有经历过的事。
环球人物杂志:是否会把2亿的票房成绩看做是对自己的肯定?
肖央:我只想认真地拍好电影,评价一部电影好与不好,最终不是看票房,那样就太把电影当作商品了。电影本来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是一件商品。但现在的电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阶段,没有票房就意味着没有工作。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励志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结局似乎并不圆满。
肖央:结局特意避开了“好莱坞式的大团圆”,肖、王二人既没拿到选秀名次,也未抱得美人归,回国后的生活复归平寂。这其实也是我的成功观,是我现阶段心态的呈现:成功不仅仅在于功成名就,也在于实现不了梦想时,依然能坦然接纳和认同一个不完美的自己。这部电影就是拍给那些实现不了梦想的人,在现实中,没成功的人构成了人群的大多数,而实现不了梦想的时间,又在漫长的人生中占大多数。
杰克逊都去世了,不能再这么混了
肖央是标准的“80后”,来自河北承德一个普通的家庭,4年前微电影《老男孩》问世时,他刚好30岁。
肖央的电影,一向热衷表现草根人物的喜乐哀愁。他甚至在规划着做一个“老男孩”的系列品牌电影,都以有梦想的小人物、普通人为主角,“一直做到我老了之后,以《老男孩之遺愿清单》结尾。”对这类角色的“执念”,或许因为感同身受。
15岁那年,连续考了两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肖央终于如愿以偿。可到高考时,他临时决定“改行”,考北京电影学院,“那时候我就想,到底是一幅画对我的冲击力大还是一部电影的冲击力大,显然是后者。”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毕业即失业。2005年,他和四五个同学合租了一个房子,一边找工作,一边跟着剧组拍片。后来,肖央开始接拍广告。那些没日没夜的日子,一天飞两个城市,吃饭都不知嘴里是什么菜,拼命工作还要看人脸色。
2009年,美国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去世,视其为偶像的肖央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因为歌手梦破碎,转行做艺人经纪的王太利。一天,他接到王太利的电话,“杰克逊都去世了,我们不能再这么混了”。
怀揣相同信念的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组合,取名“筷子兄弟”,并决定每年拍一部自己满意的作品。
2010年,筷子兄弟受邀参加“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拍摄青春系列微电影,别人都拍10分钟,但肖央非要拍40多分钟。项目负责人说“没钱”,肖央说“没钱我自己垫”。经过多年积累,那时的肖央手里刚好有一笔存款,“当时差不多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但他没有买房,而是把钱都扔进了短片《老男孩》。影片讲述了一对痴迷迈克尔·杰克逊十几年的平凡“老男孩”重新登台找回梦想的故事。
但事情就是这么神奇,《老男孩》在网上一经推出,就创造了一周点击超千万的神话,成为2010年轰动中国电影圈的大事。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说:“《老男孩》这部微电影,因为替一代人说话而获得成功。”之后,筷子兄弟又相继拍摄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幸福的《赢家》和青春感恩题材的《父亲》两部微电影。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看来,当初选择电影是正确的。
肖央:可以说这是一种宿命,好像冥冥中有一个力量想要你去做一件事情。老天给你的才能不是让你去浪费掉,而是让你去做出好的东西,给别人好的影响。简单地说是兴趣、动力,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使命感。
环球人物杂志:在《小苹果》里,第一句歌词就是“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如今的你,是不是已经可以笑对4年前《老男孩》里的那番追问,“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肖央:拍大电影并不是我最终的梦想。这几年,我在这个名利圈里经历了很多,看到的更多。梦想这个词本身就是陷阱,对我来说,梦想不是要实现什么,而是对工作永远充满热情,重要的是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环球人物杂志:在这个“永远充满热情”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是想追求的?
肖央:未来10年的中国,总会有一些人去代表这个时代,我想做这样的人,让世界知道中国人也可以创作出这样的电影、音乐,以此为国人赢得更多的尊重。
争取在冬天也活出个精彩
电影界的怀旧风潮已经刮了好几年,似乎依旧乐此不疲。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同桌的你》,一部部祭奠青春,缅怀过去的电影让人们寄情其中,同时也赢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环球人物杂志:你的作品也主打怀旧牌,是否有意迎合观众的这种风潮?
肖央:事实上并没有。我本身就是一个怀旧的人,所以拍电影时很容易在过去的回忆中找感受,去呈现放大出来。韩国也在流行怀旧电影,好莱坞类似的题材也不少,我觉得这是人类一种共通的情感:怀念逝去的过往,借用电影重新经历一次。“80后”为什么怀旧?可能是在当下生活中遇到了更多迷茫和挫折感。人总是看不清现在,而旧日时光似乎总是美好的。人也特别容易怀念青春,因为青春时对一切都感兴趣,成年以后,新的兴趣没有建立起来,旧的兴趣已经没有了。
环球人物杂志:尽管都是“老男孩”系列电影,但是从中似乎能看出你心态上的一些转变。
肖央:拍《老男孩》时,有一定抱怨的成分,因为时代发展得不像我想的那样,我跟不上它。而拍《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时,已经开始更多地向内心看,审视自己了。
这种改变,源于我悟出的这番道理:你总要成长,与其冬天时不停抱怨春天还不来,不如多穿几件衣服,多做运动,争取在冬天也能活出个精彩。
对肖央的电话采访是在周末晚上进行的,开始时,肖央为自己的短暂迟到连声致歉,频频解释。过度的礼貌,甚至让记者有些尴尬。当听到记者理解对了他电影中的某个想法时,他又会开心地笑着致谢。这也许就是从草根成长起来的明星,处世哲学中惯有的谦和。然而,他也有强势的一面,会说自己“统治”剧组——虽然后来改口为“统领”。谈话间,温和诚恳的老男孩形象、严苛霸道的新生代导演形象频繁交替。或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肖央,更有底气,也依旧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