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德
摘 要:以何种方式对德化传统瓷塑的古典美进行传承与革新,是现阶段德化瓷塑界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坚守或者革新,如同哈姆雷特的死亡或者生存,在瓷塑者的灵魂深处久久缠绕着,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德化传统瓷塑还要对现代优秀艺术予以充分吸收,就目前情况而言,德化瓷塑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造型,陶瓷塑造者将丰富的情感内容与内涵意义注入其瓷塑作品中,将瓷塑语言艺术诠释的更为活泼、自由及鲜明,将瓷塑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性全面展现出来,这样就远超传统德化瓷塑造型的使用功能。该研究主要对基于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的传承发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德化传统瓷塑 古典美 传承 革新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226-01
1 德化传统瓷塑的历史地位与现状
德化处于福建省中部地区,被称为我国陶瓷文化主要发祥地,制作德化瓷的源头为新石器时代,并在唐宋时期逐渐兴起,在明朝与清朝时期大道顶峰,瓷塑记忆独特,并传承至今,德化瓷塑和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并称我国“三大古瓷都”。由于的话瓷塑在本质与外观方面存在特有的“细腻典雅,洁白纯净温润,百度纯度高,如脂似玉”等质量特色,所以,国家质检总局在2006年12月将德化瓷塑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前德化产瓷类型主要有三种,即:传统艺术瓷塑类、日用陶瓷类以及西洋工艺瓷类。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德化正规名义的陶瓷生产企业大约有1300家,15万左右的从业人员,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陶瓷工艺出口及生产基地,瓷塑产品云霄海外200多个国度与地区。其中做传统瓷塑的有300多家,整个德化地区,这类传统瓷塑作坊1000家左右,从数量规模上看,德化传统瓷塑业极为繁荣。
但是,以何种方式对德化传统瓷塑的古典美进行传承与革新,是现阶段德化瓷塑界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坚守或者革新,如同哈姆雷特的死亡或者生存,在瓷塑者的灵魂深处久久缠绕着,如何选择这一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基于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的传承与发展
很多革新者认为明朝为德化瓷塑的起始期,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德化瓷塑无非塑造的是一些神与佛,瓷塑技法和造型始终没有脱离何朝宗的塑造模式。若不能与世界超轮流相跟进,拓展题材,将现代理念融入德化瓷塑技法、造型及装饰中,通过现代科技对瓷塑烧制技艺、釉色及材质等进行创新与改良,那么德化瓷塑难免会发生自然衰落,最终辉煌不再[1]。
这一理论应该是当今德化传统瓷塑论坛的主流思想,其成绩和影响可谓有目共睹。在瓷塑界的共同努力下,尽管未出现集大成者,然而,在各个小环节却有其各自突破,像苏珠庄、陈桂玉等在瓷塑中应用学院派造型,令观者耳目一新。
但是,坚守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者依旧大有人在。这些固守成规的人如同古代戏曲人员,认为只要是传统的,就是典型的[2]。无论外界怎样的迅猛发展与观念日新,这些人始终会照搬照旧的传承者上千年的传统神韵,他们以不变应万变,处乱不惊。尽管坚守这一理论且切身力行的人没有革新者那种气势如虹的霸气,但也并非晨星寥寥,苏勤明、苏学金等人是近代德化的代表,有苏玉峰、苏清河、陈德清、许兴泰等老一辈德化瓷塑名家,郑金星、苏友德、陈进宝、连子华等青年才俊对德化瓷塑予以继承,可谓瓷塑历代有传人[3]。
我国传统文化中,德化传统瓷塑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杰出典型,不仅需要对其进行革新,而且还要对其进行极力守旧,尽可能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之、保存之。其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如下。
(1)德化被称为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瓷塑是德化的技艺精髓所在。早前就有“华厦第一”称号的德化传统瓷塑号由来已久,并不是今世妄言。所以对传统瓷塑古典美的坚守与保持极为重要。
(2)德化瓷最为著名的是白瓷。明朝时期,西方人将名德化白瓷称作“中国白”,西方人称材质为中国白的德化瓷塑为“天下共宝之”“东方艺术”。德化瓷塑的材质为中国白,瓷塑材质、技艺、造型、烧成技术及釉色等均有其自身特色,可谓水乳交融,在世界制瓷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3)对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的守护,也就是说,坚守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自明朝至今,德化传统瓷塑创造了大量经典名作,比如,怎样氏之观音、大摩及文昌君等。佛教尊称达摩为中国三大佛教塑像造型之一,西方人将何氏观音赞作“东方维纳斯”。很多革新者极力排斥守旧者以何氏瓷塑为佛教字典的行为,讽刺他们不思进取,墨守成规。
经济社会发展至今,现代德化传统瓷塑还要对现代优秀艺术予以充分吸收,就目前情况而言,德化瓷塑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造型,陶瓷塑造者将丰富的情感内容与内涵意义注入其瓷塑作品中,将瓷塑语言艺术诠释的更为活泼、自由及鲜明,将瓷塑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性全面展现出来,这样就远超传统德化瓷塑造型的使用功能。从根本上说,德化传统瓷塑的发展和我国陶瓷教育具有很大关联性,尤其要不断培养后备人才,有了教育,只有前朝瓷塑工艺的稳基,才有民国时期精湛的瓷塑烧制技术,才会出现何朝宗、苏学金、林朝景、许友义以及徐其中等璀璨瓷星,也才会有当代我国瓷都的夺目辉煌。德化陶瓷教育的主要特色是师承、家传及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德化在当今时代更需要培养极具创新性的瓷塑人才,对优秀传统工艺予以继承,并在现代历史时期可以将其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4]。此外,在加强培育瓷塑人才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做好瓷塑人才的交流活动,以不断活跃瓷塑艺术氛围;就本地有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等专业院校及福建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依附此学术科研载体,组合本地的瓷塑业人士及引进外来有识志士积极交流,这势必起到组织和推动瓷塑创作活动的积极作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的坚守,不仅要以传世名作为考究教材,对其形神兼备、写神风格与技艺进行学习,而且还要不断克服仰之弥高经典作品的崇拜心理,他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再造传世之作,他们始终在模仿,相信会超越,不断吸纳瓷塑经典精髓,塑造瓷塑古典精魂,对德化传统瓷塑古典美进行延续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陈丽光.传统瓷艺保护中传承[N].消费日报,2006-06-29.
[2] 隗瑞艳.“白色的金子”——德化瓷[N].中国文化报,2001-06-22.
[3] 刘鹤翔.中国织造重建器物文明[N].财经时报,2008-04-18.
[4] 李葆年.塑造基础与陶瓷塑塑[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