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于农村 奉献给大地

2014-04-29 06:38边质洁
科技资讯 2014年27期
关键词:文物

边质洁

摘 要:该文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的几件反映耿长锁农业合作社劳动先进事迹的文物为线索,探讨了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带头人耿长锁的事迹,几十年来,耿长锁带领勤劳的五公村人艰苦创业,创造了许许多多骄人的业绩。他们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接着又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耿长锁和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证明了:使用落后的农具,分散生产是抵抗不了任何天灾人祸的,随便什么意外打击都仍会使农民贫困甚至于破产,只有组织起来,用大家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才能抗拒一切困难。

关键词:农村合作化 耿长锁 文物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220-01

建国之初,在中国农村农业合作化高潮中,燕赵大地涌现出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耿长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着几件反映耿长锁农业合作社劳动先进事迹的文物,如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制的经验、耿长锁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耿长锁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证、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给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爱国丰产”奖状、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给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奖状等。这些文物看似平凡,但从它们身上却能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高歌猛进的历史。记录和见证这一发展历程的文物其自身也就具有了特殊意义。

耿长锁,一位朴实的农民、普通的党员,他的一生没有传奇色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走过的却是一条不平凡的历程。如果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死按手印分田到户,率先在全国农村实行“大包干”,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那么耿长锁联合四户农民率先办起的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则开创了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先河。

耿长锁1900年出生于五公村的一个贫苦之家。7岁下地劳动,18岁卖身到饶阳县城做工,饱尝了生活的苦难和辛酸。1941年出任村干部,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德高望重,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及领导的尊重和信任,曾任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中国共产党八大、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作为农民的代表多次出国访问。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时间追溯到1943年,日寇在华北平原疯狂大扫荡以后,冀中平原遭受严重旱灾,收获无几,加之日本侵略军经常清剿“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异常艰难。饶阳县五公村全村334户,就有101户卖地,213户卖农具,39户卖儿卖女,外出讨饭者52人,病饿而死15人。危难之际,中共饶阳县委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号召,“组织起来,生产度荒”。最初,五公村乔万象、卢墨林、李砚田、李玉田等四户成立了打绳组。1944年春耕开始,由于农业和副业发生了矛盾,中农李玉田觉得自家地多,合伙种地感觉吃亏,退出了合伙组。紧要关头,耿长锁加入并被大家选为组长。4户22口人凑到一块,吃了顿“合伙饭”,并把这个组织定名为“土地合作组”,为了让大家遵守规矩,还制订了章程。按章程规定:土地方面,将同组各户所有土地合起来共同使用,地权仍归原主所有,从总产提10%作公积金,其余按人、地对半分。副业方面,各户所有资金集中起来共同经营,所得红利,提10%作公积金外,其余按资4人6分。记工方面,壮男劳力一般每日记一工;女的记六成工,小孩酌情记工。工具方面,各户所有工具集中起来,坏了由组修理。年终结账,盈亏按分配方法分给。半路出组,可立即结账,盈余不分,如有亏损,补足后方可退组。组织方面,设组长1人,会计1人,生产1人,副业1人。公积金用来补亏和买农具。这些章程条款,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的办法。他们的远大理想,符合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在个体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竖起一块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阵地,确是一种伟大的创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没有摆脱手工生产、雨养农业的局面,农民靠天吃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家一户更是难以扩大再生产。耿长锁他们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自愿合伙种地,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解决困难”。为增加收入他们还利用农闲之机开展起纺经子、打麻绳的副业,为全县“组织起来,生产度荒”树立了榜样。这一年,凭着三把大镐和革命的硬骨头,他们获得了五公村历史上空前的丰收,小麦亩产达到210斤,而单干的农户亩产才178斤。他们的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使五公村成为冀中平原上的红色堡垒村,他所建立的土地合作组被誉为“冀中花开第一枝”。

土地合伙组的第一次丰收,震动了五公村。贫苦农民看到组织起来的力量,纷纷要求入组,合作组遂之扩大到17户,并更名为农业合伙组,同时修改了原来4户的“章程”。粮食分配由地劳各半,改为地四劳六;副业分配由劳六资四,改为劳七资三,提高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因素。依靠团结的力量,1947年,农业合伙组还先后收养了两对孤儿。1951年春,按上级指示,农业合伙组改名为“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标志着五公村农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1951年,耿长锁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后,到五公村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耿长锁还作为中国农民代表成员到苏联参观访问半年。在这半年中,中国代表团参观访问了25个集体农庄、11个国营农场、6个拖拉机站、9个研究所和发电站,这些被称为“社会主义天堂”的东西,给长锁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为了使村里土地连成片,便于规划、机耕,耿长锁决定全村办成一个大社,经过大社筹委会的多方努力,1952年11月8日,耿长锁农业合作社大社成立,入社农户401户(全村共425户),从此五公村成为全国合作化的一面旗帜。1953年12月耿长锁农业合作社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誉为“社会主义之花”。

几十年来,耿长锁带领勤劳的五公村人艰苦创业,创造了许许多多骄人的业绩。他们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接着又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53年,国营河北省第一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在五公村成立,配有拖拉机3台。五公村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在全省率先迈出第一步。之后,他们又战荒丘、改盐碱、打水井、种果树、办副业、办工厂,使得五公村日益走向富裕,耿长锁成为那个时代农业战线的一个杰出代表,五公村也伴随着他的名字红遍大江南北。

回顾历史,在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民虽然有了土地,但使用落后的农具,分散的生产,是抵抗不了任何天灾人祸的,随便什么意外打击都仍会使农民贫困甚至于破产,只有组织起来,用大家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才能抗拒一切困难,耿长锁和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证明了这一切。他们为全中国的农民带了一个好头,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参考文献

[1] 彭秀良.耿长锁:全国农业合作化一面旗帜[J].文史精华,2010(A1):52-54.

[2]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2):11-20.

猜你喜欢
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彩云之南的萌文物
文物超有料
“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我在故宫修文物》
老归侨晒少年“文物”
文物里的汉服 另一种流风回雪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