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段子,是社会环境宽松、人们价值取向宽容的结果,是民间几千年沿袭下来的针砭世风社会现象的一种形式。當然,黄段子例外。黄段子是趣味腐败的酵菌,让人们在享受一种“变态自由”的氛围中,在一种人格扭曲中,误以为张扬了个性。
不过相对于打击黄段子,更重要的是审视段子背后的社会舆情与官场生态。其实,介于黄段子和红段子之间还有一种“灰段子”,无论点评实事,还是抨击时弊,虽不乏“负面”偏好,但又往往“言之有物”,反映了一些官场现象,尤其是潜规则。寥寥几笔,惟妙惟肖。比如,甲乙两县长同时上任。甲县长带领全县修缮水利工程,数月高质量竣工,乙县则无动静。夏天,洪水如期而至,甲县固若金汤,乙县四处汪洋。抗洪抢险,记者云集乙县。县长频频在救灾一线出镜,名声大噪。数月后,乙县长被提拔任甲县书记。
这类段子不仅在官场人气高,影响力持久,情绪集结能力也是最强的。当这类段子多次传播后,讽刺的现象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共识,在传播者中形成一种集体性叛逆心理的快感,不纠正、不重视这些现象,最终导致官场政治生态逐步恶化。
中央纪委网站4月就曾刊文,分析前苏联流行的官场段子称,今天再来回味那些有趣的民间创作,却令人大吃一惊:几乎所有的段子,都是干群关系出故障的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