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着装传递哪些“政治密码”

2014-04-29 15:08
凤凰资讯报 2014年27期
关键词:中山装李刚夹克

6月26日下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因为“客隨主便”身着汉服参加江苏师范大学毕业典礼,被一些网民口诛笔伐;而6月26日,在台湾参访的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看望当地的泰雅村寨乡亲,却获得了网友点赞。同一天,让网友一褒一贬的两个着装典型,给作为公众人物的官员们提了个醒:在公众场合,个人的着装,兹事体大,马虎不得。

公众场合领导着装非小事官员每每出现在公众场合,着装都会引起格外注意。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最新案例是,今年3月,在欢迎荷兰国王的晚宴上,习近平主席中国风十足的着装,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加分。

习近平主席的这次着装,与传统中山装不同,把惯常的明门襟改为暗门襟,还加入西式礼服中的口袋巾元素。河南省服装协会秘书长李刚认为,这一中西元素的巧妙结合为庄重的外交场合带来时尚气息。细品习近平的穿衣打扮,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对内尽可能简,对民族风而且隆重。在十八大后常委第一次集体参观时,习近平以深蓝色夹克亮相国家博物馆,发表了“中国梦”的著名演说。李刚说,夹克有着“效率先生”的气质,免熨、利索、耐脏、亲民。在习近平的标杆作用下,中国内地各省的本地新闻上,随处可见省市领导身着夹克开会的电视画面。

李刚认为,不论中外,官员在公众场合的着装,体现了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形象,向公众和外界传递出某种信息。而官员着装的原则是要讲究场合,忌讳花哨、艳丽,过于时尚或随意。

官员“制服”的沿袭与革新中国是礼仪之邦,官员的着装是礼仪、文化,甚至是政治理念的载体。

漫长的封建王朝崩盘之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中国人也迎来了一场着装上的革命。作为封建制的终结者,孙中山自创的中山装,开中国近代领导人着装先河。

1945年,蒋介石和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两人穿的都是传统中山装。传递出双方对国家不能分裂的共识。

1949年之后,毛泽东对中山装做了改良,毛式中山装的领子更尖、更锋利,尖领子更利于凸显人的身材,让人显高。很快这种改版中山装风靡全国。西方人把改版中山装称为“毛式制服”。

来源于舶来品的西服,曾是中国内地官员的正装标配,代表了一种时代趋势。1983年,改革开放之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深圳时专门说道:“特区干部把衣服穿好些,要敢于穿西装。”从此,西装成了官员在公众场合的首选,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改革开放、接轨世界的信息。

不过,在西装成为官方主流之时,中国的领导人,仍会在一些重大场合选择中山装。如今,在习近平身体力行下,中西元素结合的服装,成为公务场合着装的新规范。

摘自《东方今报》

猜你喜欢
中山装李刚夹克
时尚海陆空——飞行夹克(下)
时尚海陆空——飞行夹克(上)
造型多变的中山装及派生服装
The Channel Tunnel
李刚作品
中山装团体标准首次发布
Testing Photons Coupled to Weyl Tensor with Gravitational Time Advancement∗
谈谈中山装的前世今生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你捡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