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人才“赤字”如何化解

2014-04-29 00:44:03刘垠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赤字理工科代理人

刘垠

“2012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突破了200万件大关。但在岗的专利代理人数量却不足1万,专利代理人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副会长、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祥一语道破了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与专利代理人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

在高校和社会注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企业却抱怨“有工作经验的人很难招到,大学生招来却上不了手”。当前,市场真正需要的是懂法律、晓科技、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那些能深度挖掘知识产权价值、为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高端服务人才则更为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达到205.1万件,同比增长26%。

面对节节攀升的数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组成员、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纵刚却发现:我国专利申请文件质量不高,各界对专利申请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专利管理的关注。

纵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国内许多专利申请文件往往只有薄薄几页纸,美国的专利申请文书却达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纵刚称,投入精力不足必然导致专利质量不高,一份低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会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作为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之一,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每个在岗的专利代理人,平均每年代理的专利申请约为100件。

“据统计,在欧美等顶尖专利代理机构,每位代理人年均代理的专利申请最低的只有6件。”王宏祥坦言,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专利申请数量连年强劲增长的情况下,各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人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相当普遍。毫无疑问,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下的一项重任。

纵刚认为,面对高昂的专利申请成本,若不精心经营将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他建议,一方面应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的投入;另一方面,国内也要改变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

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达6万多人。这一数字显然跟不上市场剧增的脚步。仅专利代理人的缺口,用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闽键的话来说“再增加十倍也不为过”。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雪忠说,如今全国有35所高校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31个学位授予单位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开展知识产权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知识产权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非常少,招来能上手做事的人更少。”游闽键直言,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律师事务所的实际需求脱节。“要让本科4年就培养出合格的知识产权人才并不现实,高校完全按照社会需求打造知识产权人才较为困难。”

在游闽键看来,知识产权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设置不大合理,两年学理工、两年学法学,到头来哪个都没学精。研究生的培养则偏重于理论研究,这些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学法律的时间往往只有读研期间的两年。很多研究生跟着导师做课题,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研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或缺乏理工科知识背景,或对实务了解不多,难以在企业立足。”面对质疑,朱雪忠回应说:“高校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不应是简单的职业培训,而要注重基础和视野。这样的知识产权人才进入企业可能有一个适应过程,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基础好,后劲较足。”

“高校的师资力量偏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他们主导立法和前沿问题研究。”游闽键分析说,用人单位恰恰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人才,现在是把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混在一起。

高校看重的是基础,对此,更看重实战能力的企业会如何选择?

企业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一致:企业一般招收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再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实务培训。

“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理论学得很好,但企业需要的是懂经营管理、了解技术和产品并具有实务经验的人。”海尔集团知识产权总监王建国从一名普通的专利代理人蜕变为知识产权管理者,摸爬滚打了13年。

几年前,王建国曾面试过一位上海某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当时他拿出一个夹子,问应聘者如何围绕该产品写出专利权利要求,结果是一点也不懂。

“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不是在大学中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培养的,而是在具体的案件中锻炼成长。”王建国说,从专利的申请、保护到布局,以及知识产权的风险预警和创新能力评价等,都需要团队成员在实战中摸索。其中,熟知企业所处领域的技术、内外部创新及竞争环境,也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王宏祥眼中,理想的知识产权人才要具备理工科和法学功底,知科技、晓管理,懂外语、善沟通。现实的情况是,兼具理工科基础和法学背景的人太少。

“我们招来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硕士或博士后,先进行脱产培训,配备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和实务方面的指导、审核,必要时进行轮岗学习。”王宏祥称,一名专利代理人从入行到独立工作需要5年,10年才能成为有经验的成熟代理人,20年有望成为专家。

用人单位招收理工科背景的大学生进行再培养,在朱雪忠看来,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尊重知识产权人才成长的规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应紧急叫停,重点转向培养其他专业基础尤其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生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

为此,游闽键建议,应当在学生具备理工科、法学基本功底后,再细分为知识产权开发、运用、保护、管理等方向培养,“不同方向的培养应该各有侧重,这样的人才更贴近市场需求”。

此前,有专家表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最好采用“4+2”模式,即6年以上双学士教育,或者研究生(本科理工、研究生以法学为主)以上的教育。※

猜你喜欢
赤字理工科代理人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专利代理(2019年3期)2019-12-30 08:23:54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专利代理(2019年4期)2019-12-27 00:56:54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的2018年第四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专利代理(2019年1期)2019-04-13 02:10:50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8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6年第一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8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互信赤字
环球时报(2012-02-22)2012-02-22 12:21:32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物理与工程(2010年2期)2010-03-25 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