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
新娘终会变成老娘。但不管新老,都是“娘”。所以男人有两个妈。一个亲妈,一个妻子。
新郎总会变成老郎。郎是儿郎之意。新儿,老儿。一辈子都是儿。
男人对妻子,当像对妈一样照料。女人对丈夫,应如对儿子一样看管、耐心。
男人结婚,意味着他的保护人(监护人、看护人),由一个女人传棒给了一个新的女人。“新娘”变成了他的新“娘”。所以“新娘”顺理成章地成了男人的新看护人。
男人任性。女人认真。
男孩儿长大到一定年龄就想摆脱家长的监护,以示自己独立。可是,在离开老娘的照料之后,到结婚成家娶了“新娘”之前,无论是寄宿学校、参加工作,还是自行创业,有几个傻小子生活不是乱七八糟?住处像狗窝,吃饭穷凑合。
女生通常就把自己照料得清爽多了。古人造字,家里有“女”叫“安”,这个“女”不是女仆,而是女主人。从“老娘”主事到有“新娘”持家,一个男人就算自立门户了。
自立门户后,就安全、安静、安生多了。
女人一心、一意、一手打造出的男人是作品,不单为了欣赏,还为了让男人爱。
男人爱女人是义务、是责任、是必须。有谚语说:女人,骂她,就哭泣;打她,就暴跳;杀死她,就化作鬼魂来缠绕你。唯一的办法,只有爱她。
如何爱?用心。
带她游山赏水,接触社会,与友人共叙。让女人了解男人所思、所为、所向往,便觉男人真切地存在身边了,也会同男人一样,有理想、有境界。于是,女人就温柔,就如水,就激情,就有修养,就不唠叨,就教育孩子,就照顾老人,就使劲儿疼自己男人。
女人是人,不是神。化妆时男人要等得,嗔怒时要受得,逛街时要舍得。
女人负责貌美如花,男人负责糊口养家。女人负责阳光,男人负责阳刚。女人负责管理男人,男人负责打理天下。
分工明确,默契配合,相濡以沫,死生相依。二人在时光里享受温暖,在流年里忘记花开,在日月交替的浪漫中变老。
这样疼爱出的女人外表靓丽,内心充盈,从头到脚都写满幸福。倾国,倾城,倾男人心。
夫妻,又音福气。是男人被管,女人被疼中的福气。是夫妻的福气,也是福气的夫妻。
是良好的开端,良好的过程,更是良好的结局。
良,美好之意。在右边加耳朵,意为听话、听从,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老郎,新郎。新娘,老娘。尽在美好、和谐之中。
网上有则漫画。
小孩子跟妈妈一会儿说:妈,我饿了。一会儿说:妈,我渴了。一会儿又说:妈,我那东西哪儿去了?
而见到爸爸永远是:爸,我妈呢?
孩子找妈,天经地义。爸爸付出,理所当然。
家庭里的父亲,有几个把小事记挂在心上?还不是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操劳忙碌为这个家。
父亲节晚上,把电话打给爸爸。
他在等我电话。说哥哥与弟弟都打电话了,就差你。估计你忙,可能忘了。
女儿和儿子一周前就在张罗着父亲节的礼物。他们年龄尚小,都记得孝敬父亲,我已经成人,怎能忘爹。
他不是怨,是盼。盼多听儿子声音,多见儿子回家。
前几日还和父亲讨论起生死的问题。
我说,我40岁,您70岁。假设我们的终极年龄是80岁。您还能再活10年,我还能再活40年。我们爷儿俩还能共同活10年。若我们都能超过80,就赚了!
父亲说是,人终有一死,长寿是个幻想,而且是给人类添乱。一个人、一批人总不死,你让年轻人还怎么活?你让下一代或下下一代还出生不出生?总出生,不死亡,地球还不爆炸!
父亲不擅表达家长里短、人情世态。但豁达。他说死算什么?不过是另一种生存的方式。
男人有男人的沟通方式与思考模式,所以父亲节就不怎么隆重。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父亲节前夕,淘宝网发布了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数据显示,同为节日,父亲节却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更没有儿童节那般欢快,与关键词“爸爸”相关的宝贝仅32万件。爸爸的淘宝待遇仅为孩子的1/30,不足妈妈的1/8,情侣的1/20。
中国父亲遭遇尴尬父亲节?
我看未必尴尬。父亲节不豪华,却厚重。
没见哪个当爹的拉着老婆孩子上街为自己买礼物。但儿童节、母亲节、情人节却能堂而皇之地要礼物、鲜花、巧克力、吃大餐。
孩子可以撒娇,女人可以撒娇,一个大老爷们儿还撒什么娇?孩子、老婆都是自己的,是男人一辈子的礼物。其他的礼物嘛,有也可,没也可,多也可,少也可。
父亲,也是儿子。儿子,终会成为父亲。男人和男人、父亲和儿子之间有默契,也轻松。
儿子对父亲说:现在社会都是以衣帽取人。
父亲不信。
父子打赌。
父亲穿破旧衣服进入酒楼,无人理睬。
儿子衣履光鲜昂首进入,店家非常热情,端茶倒水。
儿子对服务生说:给那角落的老头上好酒好菜,我买单。
服务生不解问:为何?
儿子说:我和他儿媳相好!
服务生领命,看老头吃得正欢,不屑地说:他和你儿媳妇好,你不揍他?
老头笑着说:他和我儿媳好才几年?我跟他妈好了几十年了!
……
欢悦,是真正的孝敬。别拘泥于形式。让他幸福,多和他交流,父亲每天都过节!
正在办公室忙碌。
母亲打电话,说和父亲来吃晚饭。
吃啥?我问。
母亲说:有啥就吃啥。
我说:吃啥有啥。
母亲在电话里笑了。
我给母亲讲个故事。
新中国建立不久,美国记者想采访中国老百姓。来到农村,看一老农正在锄地。
记者想,听说中国很贫穷,但怎么不见老农脸上有愁苦之色?
于是问:老乡,你在做什么?
我在建设社会主义。老农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
什么是社会主义?记者问。
社会主义就是有啥吃啥。老农很平淡。
记者听了很感兴趣,原本这就是中国农民虽贫穷却幸福的法则。
又问:那什么是共产主义呢?
老农说:共产主义就是吃啥有啥。
……
电话那头的母亲心领神会地又笑了,说:我们还是吃“社会主义”吧。
四十几岁的人了,总感觉有父母健在是种幸福。总愿意多些看望和照料,即使为其看病,甚至老两口吵架拌嘴,当儿子的如调解委员会主任一般为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劝。好像有父母在的生活才踏实。
人生定会有离别。先是父母看儿女长大远走的伤感。
父母看着家里面孩子的生活迹象一点点消失。洗漱台上不再摆着你的牙刷,阳台上不再晾着你的衣服,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听见有人在身后喊爸爸、妈妈时,猛然回头却只是茫然张望。
后是儿女送别父母百年的悲咽。
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他们不再理解儿女所学的东西。交流也不怎么畅通,问的问题甚至有些可笑。如今的父母,不就是几十年后的自己吗?
还是对他们多一点耐心的好,就像小时候他们对我们那样。
一对父子坐在树下,年老的父亲指着树上问儿子,那是什么?
儿子说:是麻雀。
过了会儿父亲又问那是什么。
儿子说:是麻雀。
再过一会儿,父亲再问。儿子生气地说,有病啊,不是告诉你了吗?
父亲从怀中拿出一本日记:你三岁的时候,也是在这棵树下就是这样问我的。
父爱无声,老父,亦如当年的你,需要倾听和照顾。
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吕坤说:作为子女侍奉父母,重要的是关怀父母的心意,其次是照料父母的身体。最不好的是虽然照料父母的身体但并不体谅其心意,更坏的是只讲空话而没有照料父母的行为。
所以,其在《呻吟语》中讲: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孟子也说: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意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在父母身上省钱。
现代人对父母身上大多不会吝啬,吃穿用品一应俱全地准备好。实则,父母最需要的是儿女的情感陪护。他们不计较享受,因为再穷还能穷过父母年轻时候?放下忙碌的身心,多陪父母走一段人生的路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小的时候,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带我们玩。在我们失败落魄的时候陪我们,在彻夜不归的时候为我们担心。无论我们是好是坏都是他们的唯一。而父母,却是我们的出气筒,是提款机。开心的时候就给他们笑脸,不爽的时候就摆张臭脸,但他们从不介意从不计较,还给我们无限的信任和原谅。
如今,已长大成人的我们,能否原谅、理解和善待父母?
多陪陪父母吧,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做起。
在山中住了几日。
桃花,盛开。空气,清爽。阳光,暖人。院落,古朴。
退房离开后,发现一张记事便条遗落房间。于是,驱车回返。
服务人员引领。
发现离开不久的房间已经易主。刚刚午睡过的床,一女士坐在上面看电视。床头摆放化妆品、巧克力,还有一束鲜花。靠墙处,一硕大、粉红色皮箱。
同样的房间,同样的小院、阳光、空气、桃花、四合院和石桌石凳,由刚才的男主人,变成女主人。换了主人,便换了气场,换了生活。
我也睡过,她也睡过。到底是谁的床?
原来,是我的。现在,是她的。等她走了,是别人的。
谁出钱,便是谁的。有钱就可以睡。
房间如此,人亦如此。
你以为你睡过的人就永远是你的吗?
为离开而懊恼,为失去而沮丧,为逝去的美丽和激情悔恨不已。是你吗?生活在旧的时光、老的回忆、无谓的牺牲中。
已经不在一起的人,何尝不是你曾睡过的床。只不过是当时付出了。无论是钱,是情,是爱,是交易。
有出,有返。有往,有来。
还在为不属于自己的恋人而悲情,不是等于站在曾经睡过的房间外流泪吗?
可笑。
快走吧。再不走,等女人的男人回来该挨揍了。什么,还在理论,这是我曾经睡过的床、生活过的房间和院落?
怀念,是可怜。争论,是可恼。留恋,是可恨。把床当爱情,是愚蠢。
快走吧。去找属于自己的床。
自己的床,是一劳永逸的。花一次钱可以睡十年、二十年和一生。是精心挑选,细心布置,用心打造的。但,不是花钱租的。当然,也不会租给别人。
如家。
家是免费的。但需要一辈子呵护、照顾、经营。生,可以不在这里,但死,要在这里。人,可以不在这里,但心,要在这里。
喝一杯酒,叫一杯子。睡一次觉,叫一被子。生死相随,叫一辈子。
有人喜欢一杯子,也喜欢一被子。却,无缘一辈子。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感买单。一杯子,一百块。一被子,一千块。一辈子,无价。
无价最贵。贵在一生一世。是你现在的拥有,而不是你曾经睡过的床。
今夜无月。
在院子中等,自七点到九点未见月的踪影。说今年中秋月最圆,哪年中秋月不圆呢?
圆与不圆是赏后的评价,有与没有是盼中的落空。
天有不测,月有阴晴。今夜无月。
没有就是没有。喊她不应,念她不知,恨她无用。欲找人理赔,才记起未曾购买保险。
失落。
喝茶。茶,如此甘甜!以前也喝,喝了再喝,未觉得甜,今晚之茶为何如此适口?
迎风。风,如此之润!秋风早起,吹了又吹,没觉得润,今晚之风何以如此之润?
室内。妻子、儿女、父母在看中秋晚会。隔窗望去,如张张幸福剪影,举手投足,笑语欢声。
突然发现,女儿在隔窗望我。静静地看、专注地看。我是她心中之月吗?
我,在院子看月。
她,在室内看我。
我,装饰了她的窗子。
她,填充了我的梦。
我看到月亮了,是女儿宁静,是儿子成长,是父母欢颜,是家人团聚。原来,我在等月,月也在等我。我在赏月,月也在赏我。
……
前几日到阿里山看日出,早晨四点多便等候在山顶。看到霞光、云影、柏树、山峦和众多翘首以盼的人们。唯没等到日出。是没有等到,日出会呈现,只是迟了一点,是自己没有时间等了。没时间等的人和没能力看的人一样,只有离去,只能离去。
日如月。日,一定会出。月,一定会圆。需有好的时日,好的光景,好的能耐。
那年于大连回津。因与友人多喝了一瓶啤酒,只多喝了一瓶。火速赶到机场,眼看飞机起飞。飞机走了,把我留下。留下就留下,与友人继续畅饮!
听到远处有鞭炮声。这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在无月之夜庆祝佳节。岁月可逝,鞭炮留声。天上无月,心中有情。人团圆,月才圆!
或许,我可以看到完美无缺的皓月。黄山、西湖、钱塘江、张家界、黄鹤楼都金钩玉盘、月圆花好。我可乘风而去,赏琼楼玉宇,如对月当空,尽风情无限,饮酒,吟诗,无眠。但,一个人的快乐太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快乐。
赏月,于自家。我等。今夜无月待明日,今年不圆待明年,今生不圆待来世。
别嫌弃,莫抱怨,不悲怜。
今夜无月分外明。
我爱,故我在。我心,故我明。
自佛光山归来,听说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了。
妻子心情忧郁,泪眼相执,说王菲可怜,李亚鹏可恨。好好的,怎么就离了?这世道还怎么去相信爱情?
妻子珍惜婚姻,畅想爱情,憧憬美好,刚好找到演艺界模范夫妻身影,二人便相约离异,各寻芳草。无疑,对她是个遥远地打击。
我们离了吗?我问。
没离。
咱爸、咱妈离了吗?
没离。
习主席和彭姐离了吗?
没离。可是普京离了!妻子角度一转,语出惊人。
本想劝她,离婚不过平常事,珍惜眼前是幸福。两个演艺界的人离婚,何必如此动容?她却把极具代表性的普京拉出来。哎!普京总统你跟着起什么哄呀!
可能忧郁的不只是妻子一人。很多青年人都为之伤感。
青年人问禅师: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了,还能相信爱情吗?
禅师指了指窗外树上的喜鹊,没有说话。
青年顿悟道:大师意思是,婚姻无常,如鹊巢于林,大风来兮各自飞,只有翱翔于天空,才是绝对自由?
大师微微睁眼道:我的意思是,别人离婚,关你鸟事。
结婚的目的有一个,为了幸福。离婚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情,二是钱,三是性。不知是李亚鹏移情别恋、性欲攀升,还是王菲想演绎一段新的传奇。
但,演艺界太乱。情乱,人乱,性乱。
听说,张柏芝前夫是谢霆锋,谢霆锋前女友是王菲,王菲前老公是李亚鹏,李亚鹏前女友是瞿颖,瞿颖现男友是张亚东,朴树前女友叫周迅,周迅前男友叫李亚鹏,王菲前夫是窦唯,窦唯堂弟叫窦鹏,窦鹏有个前女友叫周迅,窦鹏的堂姐是窦颖,窦颖的前夫是张亚东,张亚东的现女友是瞿颖……
读完这段文字,我也乱。心乱。小时候学绕口令就头晕目眩,但也没这么乱。
想起台湾的邵族。
台湾政府鼓励邵族人口生育,生一个孩子每年奖励8万台币,直至18岁,且没有计划生育,多多益善。于是,邵族的男人整日心无旁骛地喝酒、配种,偶尔唱唱歌娱乐一把。
在说演绎娱乐界,怎么一下扯到邵族了!
人之忙碌为几何?新旧交替为哪般?
人有三爱:物爱,情爱,仁爱。
物爱者,常被器皿、物件、金钱、权力、荣誉所牵扯、迷恋。
情爱者,善于一见钟情,爱得死去活来。有时候不明白,生龙活虎的人为何被色所迷,为情所惑。还欲生、欲死、欲出家入佛。
仁爱者,爱天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太多的人爱物,爱情,不爱人。
佛家讲六根清净。
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因为,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意贪乐境。
仔细想来,人还不是为身体上下这几个窟窿眼活着?
俗人哪能六根清净?
古人心静身动,现代人身静心动。出行,汽车、飞机;办公,或坐或站;在家,或躺或卧。生活多姿多彩,心中浮躁纷繁。
似乎离婚可以锻炼身体。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新娘新郎移来移去。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移动。简称“中国移动”吧。
离婚,是身动。离开了家,离开了人,离开了情。只是心,再也静不下来。期盼着,寻找着,呼喊着。
妻子打电话。
回家吃吗?
不回了,我说。
那我炒一个菜。
放下电话,悠然心动。每次在家用餐,她炒两个菜、三个菜,包饺子两样馅、三样馅。原来,我不回家,她吃饭简单。
一个菜,一碗饭,叫吃饭。
两个菜,两碗饭,叫夫妻。
没有举案齐眉,却是心心相印。也争吵,也打闹,却惦念。虽惦念,不表达,是生活。
一起过日子十几年了,才知她这样大的人,竟然对我如此依附。而我,却从没意识。或许,天下的女人都依附男人。有的柔情似水,有的淡然相悦,有的嬉笑打骂,有的怒吼雷霆。但,都是依附。是女人对男人的在乎、追寻和渴望。
夫妻时间久了,便没了激情。没了激情,就多了借口。不回家,有应酬,工作忙,事务多。
据说,大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大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但人家是迫不得已,想回家温存不得机会。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望穿秋水,也不见大禹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作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望夫石的传说在各地都有。虽然版本众多,但都是女人等男人化爱成石的悲壮。有孟姜女千里寻夫记;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有杜十娘望尽负心汉,怒沉百宝箱;有秦香莲携子奔开封,悲铡陈世美。
是一种种不平等的等待与追寻,一路行程,千辛万苦,落得“痴心女子负心汉”之“美名”。
民间也有说法,叫“傻老婆等汉子”。女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怎么总是如此被动?那男人做得如何?
夫妻商量,以大局为重,等孩子上大学后再离婚。这样不至于影响孩子心智,也不会对其情感造成太大冲击。
但,上大学孩子的母亲基本在45岁左右,可以列入“黄脸婆”的队伍了。而,45岁的男人风华正茂、风景正好,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都已趋于上乘。再找一个年轻的女人,或女孩都可梅开二度、幸福弥漫。那,女人该如何是好?去找60几岁的男人吗?女人不愿意。那么,四五十岁的男人谁会去接受一个有婚史的,青春逝去、更年期到来的老女人?
男人又何必。
再找一年轻的女人不也要老去吗?再说,野花在室外开得香艳,移栽到家中能存活得太久吗?一个老男人,被一个或一两个年轻女人床上床下、家里家外地折腾能好受到哪儿去?事实证明,好受的事做多了都会变成难受。
还不如,趁孩子远走,重温二人世界。一起旅游、读书、打球、跳舞、练太极、做公益,来享受一下宁静的、平安的、不乱心的快乐。
一起变老不是挺好吗?
朋友父亲去世几年,母亲独自淡然生活。那日,朋友发现母亲在听MP3。母亲挺时尚的!朋友想。
趁母亲不在家,偷偷地打开MP3,听一听母亲在听谁的歌曲。当他戴上耳机后,泪水潸然——原来是父亲的鼾声。
……
每个人都会老,会死。在没有老、没有死之前,互相珍重,彼此珍惜,重温历史,并肩搀扶,一起走完余下的路。该有多好!
今天,我回家吃饭,妻子炒两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