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锦昊
1.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组成
1.1 站位的选择
站位似乎跟接发球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人都忽略这个问题。若站位靠前,站近球台底线,对方发来的快速上旋球使接发球者未等发力球即过来,也就是俗称“让球顶住”。但是这个站位却对近网的短下旋、上旋很有用。若站位离球台底线远,在接短球方面有阻碍,不适合,所以得站到适当的位置处。一般来说适合的位置距离离台30-40厘米处。
1.2 对来球的判断
判断是接发球的第一步,在乒乓球技战术上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判断正确,那么后面就好,如果判断部分出现差错的话,很可能给对方一个早秋机会。当然,在判断球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2.1 集中精神。
1.2.2 观察拍型。
1.2.3 观察发球者的动作轨迹。
1.2.4 观察对方出球的弧线。
1.2.5 观察发球者触球的动作快慢。
上旋球、不转球出手很快,反之下旋稍慢,这样能够保证有时间摩擦球。
2.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2.1 站位的训练
以右手持拍为例,左右脚保持平行站姿,宽度方面稍微比两肩宽一点,整个身体不为像右面倾斜,面朝球台,前脚的内侧部着地,膝盖稍微内旋一点。身体的上部分向前面倾斜,收腹。同时,多次进行提踵练习,有利于步法的提高。一般可每组练习30至50次,每次练习3组。
2.2 情绪调节训练
2.2.1 调节呼吸法。
学员在练习的时候,建议采取腹式呼吸,但是这个呼吸状态必须深而快,呼吸的同时心里要想一些暗示语,重复练习3到5组,每组联系12到18次。
2.2.2 肌肉控制法。
学员通过增加肌肉的紧张度,来对身份某些部分肌肉进行收缩,或用手快速抖动肌肉,并想象自己在以往的激烈比赛中获胜的场景,或用一些暗示方法,比如我浑身充满力量,坐等参加比赛等。
2.3 注意力训练
尽管乒乓球比赛具有球速快、对方发球千变万化、场上局面瞬息万变等特点,但学员在练习时依然需要根据情况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对象或活动上,以便更有效地排除对方的各种干扰,收集处理重要的比赛信息。例如:对方发球,盯住其拍触球瞬间的触球部位、发力方法、发力方向以及用力大小等动作细节,有效地排除对方假动作的干扰,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
2.4 接发球抢攻实战训练
2.4.1 对方发长球,我方应尽量抢攻、抢位、抢冲。
首先,准确判断对方学员发球的旋转,根据球的旋转和落点采取合理的抢攻方式。如果对方发球为不转、左侧上旋球、右侧上旋球,我方学员应该以向前发力抢攻、抢冲为主,否则,对方发球为下旋、左侧下旋、右侧下旋球,我方学员应注意向上的摩擦球动作。其次,准确判断落点,并及时跑动到位,较强烈的侧旋发球,在反弹后有一定的侧拐现象,特别是下蹲发球,因此,跑动时应注意侧拐的方向及其弧线,准确地在最佳击球点抢攻、抢拉、抢冲。第三,抢攻时应注意回球的落点的变化,最好将球达到对方弱点或空档处。第四,在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正手抢攻、抢冲、抢拉。对方发球至本方反手位时,单面攻选手应积极侧身抢攻,反手攻质量较差的两面攻学员也应该在条件允许时侧身抢攻。第五,必须注意:长球相对来讲摆短难度较大,效果较差,对学员手感的要求较高,因此,学员在无法抢攻时,应主动劈长至对方较难抢攻的地方,以限制对方的攻势。
2.4.2 对方发半出台球,我方学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上手,切不可犹豫不决,想抢攻又想控制,白白贻误了战机。
3.接发球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掌握接发球这项技术,是很复杂的,因为它是集很多技术为一体的,比如攻球,搓球,削球。接发球的训练是由点、拨、拉、推、搓、削、摆短、撇侧旋等。当学员还没有掌握点、拨、拉、推、搓、削、摆短、撇侧旋等技术的时候,就根本无法接发球。所以,对任何学员来说,必须要掌握点、拨、拉、推、搓、削,才能开始研究接发球。要想提高接发球的技术,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站位置以及回击各种来球的方法,还要加强对基础技术的训练强度。第二,接发球训练和发球训练应该有机结合,同时进行。这样会提高学员的技战水平。第三,对于学员的指导要坚持“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在最初的时候,运用固定的技术去接对方的单一发球,对落点不作任何的要求,只要过网就行。再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回球落点以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符合高要求后,就运用其他已掌握的技术回击发球。
4.小结
如今,新赛制情况下,在乒乓球比赛或者训练中,接发球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高,质量的高低严重的影响比赛的质量。乒乓球学员接发球技术训练须不断提高,能力训练应不断加强,促进学员在乒乓球技术上整体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和探讨,乒乓球学员的接发球技术的训练可从建立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接发球技术出发。通过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专门的进攻性接发球训练、结合实战练习,形成个人接发球抢攻的战术。同时,乒乓球学员应在心理上、注意力上进行练习,以便在比赛中能够处于兴奋状态。此外,应加强对来球速度和落点的判断,以便在比赛中,回击长球、短球和半出台球,使学员的接发球技术得到明显的提高。(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5):62-63.
[2] 兰大红.现代乒乓球比赛与专项体能训练浅析[J].内江科技,2007,14(6):73-74.
[3] 罗蕾,刘鹏.我国乒乓球运动专项体能研究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23):91-92.
[4] 李智伟,陈志军,周烈铭.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及训练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7(3):45-46.
[5] 郑海波,李嘉鹏.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J].体育科学,2005,26(3):18-21.
[6] 温军.乒乓球專项身体训练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5,25(1):18-28.
[7] 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