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陶灶是两汉时期墓葬中最常见的明器之一,全国各地的汉墓中均有大量的陶灶出土,本文就汉代墓葬陶灶出现的时代背景、思想信仰进行梳理,分析了汉代陶灶明器在当时流行的原因及陶灶明器在造型、装饰图案在汉代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 汉代 随葬陶灶 起源 发展
两汉时期是我国丧葬文明的繁荣期,因此其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异常丰富,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陶质明器,即古代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明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已日益普遍,战国时期,明器的使用进一步发展,至汉代,明器到了一个盛行的高潮时期。因为在汉代早期,厚葬之风甚盛,许多王公贵族死后往往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此时所用的明器严格来讲没有专门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的实物。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模型明器兴起。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不仅用生时所喜好的器物陪葬,还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从已发现的汉墓随葬品来看,陶灶是这时期非常典型的随葬明器之一。
一、汉代墓葬陶灶流行的原因
汉代,人们对灶极为重视。《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 。在汉代人的观念中,以为人死了等于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生者要"事死如生",因此要为死者配置一套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由此在墓中陪葬陶灶的习俗开始盛行起来,与陶灶相配的案、盘、杯、勺之类物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汉代人们普遍在墓葬中使用陶灶则是受到了道家或道家祭祀思想的影响。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祭灶也成为求仙的手段,于是上仿下效,祭灶活動在全国盛行开来,灶在汉代人心中也有了新的含义,从而促进了陶灶的流行。
因此,陶灶不仅仅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各地的汉墓中,它所包含的信息还有很多,它是对当时是现实生活的摹写和映照,是以生活灶台为原型,融合了汉代人的祭灶思想、成仙思想而形成的,我们通过形制、装饰各异的陶灶可以了解汉代人们的生存背景、生活和饮食习俗、思想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
二、汉代墓葬陶灶的发展及主要造型、装饰图案
陶灶在汉墓葬明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但数量多,而且型式也比较复杂。西汉早期的陶灶多为长方形,灶面中间有一个大灶眼,灶眼上有釜等灶具。灶身前壁有门,后有烟囱。到了西汉晚期,灶面面积增大,大灶眼后还增设多一个灶眼,灶面上模印出各种食物及灶具。至东汉时陶灶明器的设计更为精巧,除了灶眼增加到三至五个,灶的形状已不再只是长方形。此时陶灶的装饰亦更加复杂,较以前纯粹在灶面上雕刻花纹讲究得多。在今天可以看到的诸多形态各异汉代陶灶中,无不反映了当时的工匠智慧、生活情调以及高超的制陶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已发现的汉代随葬陶灶来看,按灶面形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圆形灶、半椭圆形灶、椭圆形灶、船头形灶、长方形灶、梯形灶、心形灶、抹角方形灶、多边形灶等;从胎质和釉色上分,有无釉灰陶灶、无釉红陶灶、绿釉红陶灶、黄釉红陶灶等;从灶孔上分,有单眼、双眼、三眼以至多眼等。灶门多为方孔、拱形孔。
汉代陶灶模型装饰图像也繁缛精美,装饰风格统一多样,充分反映了汉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制作工艺的高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俗、文化内涵。
西汉早期的灶面装饰较少,以素面为主,有的仅仅在灶前壁火门周围饰简单的装饰图案。这种素面灶形成主要由当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连年的战争造成经济萧条,人们没有精力用装饰陶灶。西汉中期以后,作为明器的灶变化很大,装饰不仅局限于火门周围,在灶面和灶的四壁都出现了精美的装饰,烟囱的装饰也变得精细,由早期的圆孔形或简单的凸起状变为宝顶状等不同形状。这时灶面通常模印有鸡、鸭、鱼、肉等各类食物和碗、盘、刀、钩、铲等炊具,造型写实,生活气息浓郁。侧面有的印有有龙虎怪兽、庖厨等内容及几何纹饰。灶门两侧多有造型各异为生火做饭之妇人。图案的制作工艺主要为模印,显现出浅浮雕、刻画的不同效果,使装饰图案栩栩如生。此外,在汉代出土的许多陶灶上还发现有祈求富贵、子孙兴旺的吉祥文字,这些所有的表现无不反映出人们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阴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陶灶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是当时生者对死者在阴间生活的周到考虑,以及当时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期盼。
总之,汉代墓葬随葬陶灶不仅揭示了汉代人们的丧葬习俗,还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后人了解汉代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我们汉代墓葬的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及汉文化的深入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梁云.论秦汉时代的陶灶[J].考古与文物,1989.
[3]贾文忠.汉代陶灶[J].古今农业,1996.
[4]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R].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芹(1983-),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本科,巴彦淖尔市考古所,文博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