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 秦贤如
摘要 黄鳝“发烧”是舒城县黄鳝的主要病害之一。分析了影响黄鳝“发烧”的原因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进一步防止黄鳝运输发烧死亡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鳝;成活率;耗氧量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0517-6611(2014)03-00808-02
黄鳝(Monopterus albus),俗称鳝鱼、田鳝,亦名长鱼、血鱼、罗鱼、无鳞公子等,为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鱼科的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可养殖供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黄鳝分布于亚洲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及东南亚的淡水流域。舒城县是大别山区黄鳝主产区之一,产量十分丰盛,一般年产量在3 000 t左右。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较高。黄鳝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不仅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黄鳝不仅被做成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舒城黄鳝销往国内外,更有冰冻黄鳝远销美洲等地区。黄鳝一年四季有产量,但在贮养和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会有大批黄鳝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分析了影响黄鳝“发烧”的原因、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旨在为提高黄鳝运输成活率提供试验依据。
1 影响黄鳝“发烧”的原因[1]
1.1 黄鳝“发烧”
在高密度养殖和长时间运输过程中,黄鳝体表分泌的黏液在水中聚积发酵释放出大量热量,可使水温骤升(有时高达50 ℃),水中溶氧量降低,黄鳝焦躁不安,相互缠绕,造成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90%。
1.1.1 黄鳝“发烧”与水温、气温、溶解氧和耗氧量的关系。取健壮的活黄鳝30 kg和自来水25 kg,贮存于容量60 kg的圆柱形木桶内暂养48 h,定期观察,观察期内不换水。
由表1可知,当气温为24~32 ℃时,一般12 h后水质已完全污染,溶氧量降至零,有机物耗氧量升至50 mg/L以上,温度开始上升,少量黄鳝发生死亡;18 h以后,温度显著上升,容器内水温比气温高12.5 ℃,耗氧量达93.60 mg/L,死鱼较多;24 h以后,耗氧量达151.30 mg/L,水温高达43.5 ℃,比气温高17.5 ℃,黄鳝大量死亡;36 h以后,耗氧量高达207.40 mg/L,水温继续上升到47.5 ℃,此时除容器表层的黄鳝头露出水面、直接利用空气进行呼吸还依然存活外,其余的黄鳝绝大部分已死亡。48 h以后,水温上升到42.5 ℃,耗氧量高达262.50 mg/L,此时死黄鳝重量达26.54 kg,死亡率为88.4%。因此,在容器内盛装黄鳝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的情况下,就会发生黄鳝“发烧”的现象。
1.1.2 黄鳝“发烧”与黏液发酵的关系。取容量10 000 ml的白色细口瓶2只,标为A、B;A瓶盛装自来水10 000 ml,为对照组;B瓶盛装自来水9 000 ml,另外加入黄鳝粘液500 ml,为发酵组,进行48 h观察。
引起黄鳝“发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黄鳝的黏液所致。发酵组,当气温为24~32 ℃时,12 h以后溶解氧已降至零,水温上升到34.5 ℃,对照组高3.5 ℃;18 h以后,水温显著升至36 ℃,比对照组高10 ℃;24 h以后,水温继续上升到39.5 ℃,耗氧量高达183.60 mg/L;30 h以后,水温达44.5 ℃,比对照组高14 ℃;36 h以后,水温高达48.5 ℃,比对照组高18 ℃;48 h以后,水温下降到42 ℃,但耗氧量仍继续上升到315.30 mg/L。由于黄鳝体表富含黏液,当容器内盛装黄鳝密度很大又不及时换水时,这些黏液就会污染水质; 贮存时间越长,黄鳝分泌的黏液也越多,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这些黏液会引起水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有机物耗氧量显著增加,将水中的溶氧量消耗殆尽,并产生热量,使水温显著增加。当水温达40 ℃左右时,容器内中、下层的黄鳝就相互缠绕成团,大批黄鳝死亡,即黄鳝“发烧”。由此可见,并不是黄鳝自身“发烧”,而是由于容器内水温高且缺氧窒息“烧死”之故。
1.1.3 防止黄鳝“发烧”的试验。取容量60 kg的圆柱形木桶4只,分别装入健壮的活黄鳝30 kg和自来水25 kg,暂养48 h,分为Ⅰ、Ⅱ、Ⅲ、Ⅳ4组;Ⅰ桶试验期内不换水,为“发烧”组;Ⅱ桶每隔6~8 h彻底换水1次,为防止“发烧”组;丙桶不换水,
在开始时和24 h后,投放浓度为0.07%的硫酸铜溶液30 ml,为抑制“发烧”组;Ⅳ桶不换水,在开始和24 h后,投放青霉素3.0×105 IU,为抑制“发烧”组。上述各桶每隔3~4 h用手伸至桶底再朝上将黄鳝搅动1次。
当气温为23~30 ℃时,采用及时彻底换水或投放青霉素或硫酸铜等药物的办法,对防止黄鳝黏液污染水质和抵制黄鳝黏液的发酵作用,对防止黄鳝“发烧”都有良好的效果。由表3可知,若不换水(Ⅰ组),黄鳝成活率只有12.75%;采取每隔6~8 h彻底换水1次的办法,成活率可达96%;若在开始时和24 h后各投放青霉素3.0×105 IU,成活率可达93.4%;若开始时和24 h后各投放浓度为0.07%的硫酸铜溶液30 ml,成活率可达90.15%。
头部受伤,用铁夹捕捉,常卡伤鳝体。在出售黄鳝时,用破损的篾篓盛装,容易擦伤鳝体;有时盛放在塑料桶或木桶内的黄鳝,也会发生相互咬伤尾部的现象。这些受伤的黄鳝,大多体质较弱,在运输过程中极容易发生死亡。分别取体质健壮、无外伤的黄鳝与受伤黄鳝各40尾,在圆柱形的木桶中贮存4 d,每天彻底换水1次,结果健壮的黄鳝成活率为97.5%;头部受伤的黄鳝成活率只有5%,身体受伤的黄鳝成活率为17.5%;尾部受伤(俗称“烧尾”)的黄鳝成活率为72.5%(表4)。
1.3 温度对黄鳝的影响
舒城县一般在立冬后黄鳝开始潜入泥穴,惊蛰前后渐趋活跃,清明以后已经十分活跃,到夏至前后活跃更甚,产量也最旺。黄鳝在不同季节和水温条件下,其耗氧量有较大的差异。当水温为8.5~10 ℃时,平均耗氧量为38.75 mg/(kg·h);当水温15~17.5 ℃时,平均耗氧量为243.63 mg/(kg·h);当水温23.5~26.5 ℃时,平均耗氧量为326.35 mg/(kg·h);当水温30~34.5 ℃时,为697.55 mg/(kg·h)。这些耗氧量包括黄鳝所分泌的黏液耗氧在内。一般而言,随着水温的上升,黄鳝耗氧量也显著增加。
温度也是造成黄鳝发生大批死亡的原因之一[2]。2012年春夏之交,六安市某商贩从舒城发往广州的4 t成鳝在中途换水,因为水温相差10 ℃以上,成鳝到达运输目的地后死亡1.8 t。
2 黄鳝启运前的准备工作
2.1 黄鳝暂养 待运输的黄鳝转入到暂养网箱内暂养1 d,并禁食,并在暂养网箱内放入少量泥鳅[3]。
2.2 盛装和贮存容器[4] 盛装和贮存容器主要有网箱、水泥池、塑料桶和木桶等。目前舒城地区大多用网箱、塑料桶和木桶作为收购、贮存暂养和运输黄鳝的盛装容器。桶的规格为圆柱形,用1.2~1.5 cm厚的杉木板制成(忌用松板),高67 cm,桶口直径50 cm,桶底直径46.7 cm,桶外三道箍,附有2个铁耳环,以便于搬运。桶口用同样的杉木板做盖,盖上有若干条通气缝以通空气。
起运前都必须将病伤黄鳝剔除。同时要认真检查一下运输过程中的用具是否完备。与暂养一样要求在清洁卫生环境中装运黄鳝,并要求保证鲜活。运输黄鳝的工具应为无毒、无异味、表面光滑的器具。黄鳝不得与有害物质混装混运,更不要在运输过程中使用任何有毒有害的化学药物。
3 黄鳝的运输方法
黄鳝的运输方法应根据黄鳝数量和交通情况,分别采用木桶装运、湿蒲包装运、机帆船装运或尼龙袋充氧装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