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如何培养知识背景多元、能力全面的媒介融合新时态下的全媒体人才,已成为社会与高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传媒教育 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Pool)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其实媒介融合最核心的思想不是两种或三种等少数几种媒介进行融合,而是多种媒介彼此交融,最终合为一体。比如手机报、IPTV等,报纸和网络、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报纸通过网络开展音视频业务,广播电视通过网站开发数字报纸业务等。
一、媒介融合新时态下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
从媒介发展史来看,每一次因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如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相继产生,都或多或少对新闻教育产生新的推进,引起新闻教育的相应调整和“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媒介融合的加剧,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新闻载体与新闻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已经和正在引发新闻传播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剧变。媒介环境的变化给各新闻教育机构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新闻传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人才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了 22 个国家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 21 世纪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素养及三种才能。四方面的素养是: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和准确的判断;三种才能是:写作才能、传播才能以及创造才能。也就是说,新时代的新闻人才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广泛的知识面,综合素质高、有创造性才能,能适应新闻、广告、公关等更宽泛领域的传播工作;要兼具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素养,有较高外语水平,掌握传播新技能,善于交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和批评能力②。
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具体体现在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重大贡献。而跨学科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管理、受众分析、效果评估等一系列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闻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即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核心知识,并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也即既有专业精深度,又要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其他专业知识。而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不同的专业具有够得上“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有机地整合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具备媒体融合技能的人才
媒介融合态势下,各种新闻传播技术不断交叉、融合,对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质要求已经不仅限于具有新闻采、写、编、播等传统的新闻职业素养的要求,而是更加全面地要求新闻传播者具有跨媒体技能。跨媒体合作是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跨媒体传播将是今后媒体发展的主流,除综合利用媒体资源、大幅度地降低传播成本外,也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例如:2011年11 月浙江卫视宣布在电视行业内首推“中国蓝4S 助播”行动,力图通过立体化推广手段助力大剧营销。浙江卫视“4S”战略由SIX(第六届中国电视观众节)、视频(爱奇艺)、Sina(新浪微博)、iPhone 4S(互动活动奖品)4个部分组成。在此情形下,新闻工作者要同时具备新闻文字采写能力、视频编播技能、网络宣传策划、各媒体整合报道的综合技能。
另一方面,专业技能界限的打破,使得具备媒体融合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说:“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练其它报道手段、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③例如,美国的报摊(News Stand)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与全球200多家报刊形成了合作关系,共同制作以及通过网络发行新型电子报纸,这其中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大报。2006年10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联手,实现跨媒体合作,共同打造新闻信息合作、广告经营合作、大型文化传播项目合作、经营管理模式交流以及人才培养交流等平台。在这种新业态下,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为报纸提供文字报道,又要为广播电视提供音频和视频报道,还要为网站提供网络报道。但目前在我國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技能新闻人才的培养上,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④
(三)具备新媒体思维能力的人才
媒介融合下新闻工作不再是单一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而要对媒介演变与形态变化充分熟知。媒介形态的演变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让新闻的传播与制作越来越趋于及时快速,更具现场感。因此,新闻传播的从业人员应该对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与人、新媒体与文化、新媒体与社会的传播关系都要有把握,同时对整个社会产业的变革与传播形态的改变也要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才能够做好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工作,因此说,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应具有一定的新媒体思维能力。
二、媒介融合新时态下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刺激着新闻教育的改革。美国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于2005年9月开设媒介融合专业,本科毕业拿的是新闻学士,研究生拿的是文科硕士。而在只有研究生教育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也设有新媒体新闻专业方向的硕士。⑤200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媒体专业开始招生。即便如此,面对媒介融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理念的陈旧,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造成较大的阻力。
(一)专业设置单一,脱离业界实际需求
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进行的。1997年新闻传播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进行设定。其中,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实际上主要偏向于报纸新闻学。这种按媒体划分专业的做法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⑥网络兴起之后,一些新闻院系迅速做出相应变革,增设网络新闻专业,但也只是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看作是在传统三大媒体基础上新增加的媒体而已。事实上,网络等新媒体与以往媒体相比具有强烈的融合气质,它们的兴起直接改变了整个传媒格局,并且也引发了传统媒体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此背景下,增加新专业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对传统专业进行适当整合。
(二)教育理念落后,跟不上业界同步发展
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我国传播教育理念相对比较落后,系统的教育理念还未成熟,粗放的教育形态,与新时期的传播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教育理念与其实践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创新相脱节,缺乏良性的创新智慧。同时,高校也觉察到了媒介融合的新挑战,也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的创新仍不清晰,在学生“全面性”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教学漏洞。而且,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在创新方面缺乏经验和胆识,使得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工作难以有实质性的推进。
(三)专业教育与业界实践技能训练脱节
新媒介环境下,强调的是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也就是说,专业教育与技能教学需要统一,需要以理论融会贯通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目前,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细分下的专业教育与技能教学存在脱节。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教学模式无法在连贯性的教学中体现。并且,专业不断地细分,进而把对学生的培养局限于狭小的空间,这势必影响教育的全面性。同时,随着新媒体工具和方式的出现,强调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性,是适应媒介融合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失。
(四)课程体系缺乏交叉构建
在以单一媒体化的专业设置下,往往是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具体课程,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策划采写编评,虽然有些章节也涉及广播电视,但基本都是一带而过,或只是开设广播电视类课程选修课。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更是以广电为主,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以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难以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
(五)融媒体教学师资匮乏
近年来,受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新闻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这与新闻学科的强实践性特质是相违背的。如果说有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那么具有融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是少之又少。从新闻实践本身来看,“融合新闻”目前还在探索与尝试中,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运行规则和管理方式并不成熟。⑦当实践还不能提供更多可供研究的对象时,理论的提升也是困难的。因此,无论是从教师的自身实践,还是从实践可以提供的案例来看,新闻教育都难以满足对新型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
三、媒介融合新时态下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方式、教学平台三个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便于培养新时期的新闻人才。
(一)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设定的新闻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这些传统设制已不再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因此,新闻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
由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媒介在地域和时空上的界限,因此,在媒介融合新时态下,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不断地跟进,用动态模式的课程模块对应媒介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按类别设置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新闻类、传播类、人文素质类和创新类课程等)。其次,再将每类别细分成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传统新闻教育宝贵经验的延续,起“奠基性”作用;动态性课程具有变动性、现实性、前沿性的特点,起“延展性”作用)。按类设置专业课程能保证课程模块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经验累积和学科发展。分设基础性课程和动态性课程,既能传承传统新闻教育中的精髓,又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新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时代要求。⑧
另外,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多借鉴国外新闻院校的经验,紧盯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在对新闻教育、传媒政策、传媒科技、传媒产业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让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二)教学理念和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进行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学科教师,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以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多面手”,并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如新闻写作课上可以对同一材料进行多种处理,写成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新闻。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新闻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广泛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课堂模拟采访”“集中社会实践采访”等教学。如,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采访与写作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关注媒介热点,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前沿对媒介及其报道(特别是同一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实践中、模拟中得到提高。
(三)教学平台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学平台不仅是传统的实验、实习平台,而且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教学平台。这种融合性体现在两方面: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
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或实践成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从而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未来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能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开放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决定了融媒体教学平台的开放模式。新闻学教育可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融媒体机制,将前沿技术、前沿趋势等引入教学,重点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
四、结语
媒介融合新时态下需要媒介融合性人才,这是新闻教育适应未来的大趋势。新闻教育者更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探索新闻教育的规律,适应并能够引领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努力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化、职业化、优质化的优势,不断拓展教育面和改进教学模式,为新闻传播媒介输送合格的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2]程道才.《跨学科设置课程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战线》,2005年,第10期.
[3]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改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8期.
[4]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年第4期.
[5]蔡雯.《專家型记者和融合型编辑浅谈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J].《今传媒》,2005年第10期.
[6]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7] [美]Brain•S•Brooks著,周婵译.《媒介转型时期新闻教育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2期.
[8]杨星星、孙信茹.《构建新闻人才培养的动态模式》.http://www.cnynjx.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612,2006-12-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西北民族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创新”》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牛丽红,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业务副院长。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少数民族新闻传播。
责任编辑:赵萱瑞